碳纳米管薄膜液流传感特性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hun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纳米管被发现以来,作为一种新的准一维纳米材料,其独特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为其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利用它的电学性能在研制和开发纳米器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十几年来倍受人们关注,也由此而成为国际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特别是碳纳米管作为传感器材料,国内外纷纷展开了相关实验和理论研究,让人们看到了实际应用的前景。本文主要对碳纳米管的化学修饰、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碳纳米管薄膜的基本性质和液流传感特性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碳纳米管经混酸和氯化亚砜处理,实现了对碳纳米管不同的官能化修饰,并采用透射电镜以及红外谱图对处理前后的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分析。采用溶液沉积法制备出碳纳米管薄膜试样,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对薄膜试样进行表征。通过实验研究了碳纳米管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探讨了碳纳米管导电机理,通过电阻率与温度关系实验验证了碳纳米管电阻率公式。碳纳米管薄膜试样的液流传感特性研究方面主要包括流动溶液中传感特性研究以及转动溶液中传感特性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多壁碳纳米管薄膜试样在流动溶液中的传感特性与溶液的种类、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流速有密切的关系。薄膜产生的诱导电势随着浓度、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在所选溶液范围中,薄膜对HCl溶液的传感性最好,MgCl2溶液和NaCl溶液次之,而对KCl溶液的传感性最差。研究发现混酸修饰能大大增强薄膜对溶液的传感特性。混酸修饰后的传感特性约为未修饰薄膜试样传感性的10倍。本文对碳纳米管液流传感机理进行了讨论,采用“双电层”机理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在实验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修改,通过实验和理论综合研究发现,传感特性还与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核质比有关。单壁碳纳米管薄膜试样在转动溶液中的传感特性同样与溶液的种类、溶液的浓度、溶液的转速有密切的关系。提出了碳纳米管在转动流体中的“二维单离子层”机理模型.
其他文献
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经历过相互借鉴与创新的过程,因此这些民族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由于它们之间有着这样的联系,因此他们的神灵信仰、思考方式、生活习惯具
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发现:家庭群体的场馆学习研究存在两种基本视角,行为视角侧重对家庭群体行为特征与影响因素的人口统计学与行为学考察,认知视角侧重对参观动机、认
新媒体给人们提供了发布信息、交流观点的便利,但同时也给虚假新闻的生产和传播以可乘之机。本文试图从2012年至2014年《新闻记者》评出的"年度十大假新闻"中挑选出典型的网
视线跟踪技术是利用眼动仪来跟踪人的眼部运动,获取人的视线方向、持续时间等特征参数的新兴技术。本文研究了将视线跟踪技术引入交通标志视认性研究的意义和可行性,并重点阐
所有的马立克氏病毒分离株可根据生物特性分为三个不同的血清型:1)血清1型:包括所有的致病性或致瘤性MDV及相应的致弱株。
目的探讨程序性坏死信号通路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1/RIP3)通路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为急
一.对叔丁基杯[8]芳烃在二氯甲烷中的电化学性质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叔丁基杯[8]芳烃在二氯甲烷中的电化学特性。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在–0.31.6V (vs. Ag/0.1M AgNO3)的
层状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简写为LDHs)是由带正电荷的氢氧化物层、层间阴离子和层间水形成的化合物。其组成通式为[MxM′y(OH)2(x+y)]y+An-y/n·mH2O,其中M为
伊恩·麦克尤恩的《在切瑟尔海滩上》讲述了在英国20世纪60年代初,爱德华和弗洛伦斯这一对夫妇在新婚初夜因对性爱的不同理解导致两人婚姻破裂的故事。从弗洛伦斯的成长
本文研究了由Span-80、正丁醇、正庚烷、水配制的W/O型微乳液体系在25℃下能够稳定存在的组成范围,考察了不同含水量对微乳液稳定区域的影响;绘制了25℃时Span-80/正丁醇/正庚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