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表面修饰的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生物组织中的分布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m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控制纳米颗粒与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仍然是一项挑战。本工作利用不同表面修饰物对氧化铁纳米颗粒(IONPs)等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性能,再将不同修饰的IONPs分别与细胞共同培养或注入鼠脑后,研究其与生物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面向生物医学领域的不同应用。具体内容如下:(1)以聚乙二醇(PEG)和乙酰丙酮铁(Fe(acac)3)为原材料,利用高温热分解法制备具有超顺磁性、良好分散性、形貌一致、尺寸均一的PEG修饰的氧化铁纳米颗粒(PEG-IONPs)。将其与PC-12细胞共同培养,用CCK-8法检测PEG-IONPs的细胞毒性,PEG-IONPs的浓度范围在200-400μg/m L时表现出较低的毒性,浓度范围是25-100μg/m L时有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这可归因于PEG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再将PEG-IONPs注射到SD大鼠的黑质24 h和7 d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和透射电镜(TEM)观察了纳米颗粒在大鼠脑内的分布。结果发现,注射PEG-IONPs 24 h和7 d后,嗅球、颞叶、前额叶皮质和丘脑的铁含量较高;PEG-IONPs主要分布在轴突膜和树突膜周围,少量分布于髓鞘膜和线粒体膜附近。(2)以PEG、聚乙酰亚胺(PEI)和Fe(acac)3为原材料合成了PEG和PEI共同修饰的IONPs(PEG/PEI-IONPs),再将叶酸(FA)用EDC/NHS化学法偶联到PEG/PEI-I ONPs表面得到FA修饰的氧化铁纳米颗粒(FA-IONPs)。表征结果如下:PEG/PEI-ION Ps和FA-IONPs的在TEM下的平均尺寸分别为10.80±2.2 nm、12.66±1.9 nm,两者粒径相差不大,且都满足正态分布。PEG/PEI-IONPs和FA-IONPs的流体动力学直径以及Ze ta电位分别为24.36 nm、+21.48 m V和105.71 nm、-4.69 m V。Zeta电位、粒径的改变以及紫外、红外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表征结果都证明FA的成功偶联。与厦门大学合作,分别用PEG/PEI-IONPs、FA-IONPs和纯FA与Hela细胞培养4 h后进行高分辨质谱成像实验;与未修饰FA的纳米颗粒在m/z 56处的Fe+峰相比,修饰了FA的两组纳米颗粒的质谱图显示出更多的杂峰。通过比较纯FA的激光解吸电离光谱,我们能够确认在细胞实验中获得的杂峰来自这些FA。再将PEG/PEI-IONPs和FA-IONPs与溶酶体红色染料(Lyso Tracker Red DND-99)继续培养1 h进行染色。染色后的细胞进行纳米空间分辨率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和质谱成像。结果显示出PEG/PEI-IONPs和FA-IONPs可以大量进入细胞,分布在溶酶体中,即呈现出在亚细胞水平的分布。(3)利用高温热分解法合成了亲水的PEG-IONPs,然后用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氧化得到Au-Fe3O4金磁纳米颗粒。TEM结果可以看出Au-Fe3O4 NPs的尺寸约为40-60 nm且呈花瓣状;流体动力学直径及Zeta电位分别为78.8 nm和-9.7 m V;紫外光谱结果显示在400-800 nm范围内,PEG-IONPs没有出现特征峰,而Au-Fe3O4 NPs在568 nm处出现了平滑的紫外吸收特征峰,此峰出现的范围(500-600 nm)与金纳米颗粒的特征吸收峰相对应;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征的结果也显示了Au-Fe3O4与Au标准卡片(07-0484)和Fe3O4标准卡片(28-0491)相对应,这些表征结果显示了Au-Fe3O4 NPs的成功制备。(4)结合本工作及课题组先前研究结果,本论文总结并对比了不同表面修饰的IONPs注入大鼠黑质部位及与细胞共同培养,用TEM观察纳米颗粒在细胞及脑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修饰的IONPs(DMPC-IONPs)无论是注入大鼠黑质部位还是与细胞共同培养,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聚集和内吞,这可能与DMPC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本身特性有关。提前在细胞培养液或脑组织中注射一定量的生物素后,与细胞共培养的或注入脑组织的链霉亲和素修饰的PEG/PEI-IONPs(SA/PEI-IONPs)以及异硫氰酸荧光素与SA共同修饰的PEG/PEI-IONPs(FITC-SA/PEI-IONPs)都可粘附到细胞膜上,这是利用生物素与SA之间的强结合力,使得其可以停留在细胞膜上。注入鼠脑内的谷胱甘肽修饰的IONPs(GSH-IONPs)也出现大量内吞,在轴突和胞体中发现大量纳米颗粒;其有很大可能是通过囊泡包裹,进行胞吞作用而进入细胞,并伴随轴浆运输而到达轴突远处。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与马来酸酐共同修饰的IONPs(RDG/Mal-IONPs)和牛血清白蛋白与Mal共同修饰的IONPs(BSA/Mal-IONPs)在许多细胞器内及膜上(如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等)均有发现;相比之下,Mal修饰的IONPs(Mal-IONPs)在这些部位分布较少;但RDG/Mal-IONPs、BSA/Mal-IONPs和Mal-IONPs均是以聚集体的形式分布,这极有可能与生物体内的生物分子(如白蛋白等)将纳米颗粒包裹形成蛋白质冠或等离子体有关。硫酸软骨素修饰的IONPs(CS-IONPs)倾向于包围神经元胞体和突触附近的细胞外间隙,未发生明显的内吞作用。这可归因于CS是一种细胞外基质,且在细胞膜上存在许多CS受体,使纳米颗粒能停留在细胞膜上从而避免发生内吞。
其他文献
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特征识别方式之一,因其普适性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以及各种高性能计算设备的出现,使得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各式各样的设备成为了可能。手持稳定器作为一种最早起源于无人机航拍的辅助摄像工具,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的辅助拍摄过程中。本文将Improved-YOLOv3-tiny人脸识别网络模型应用到手持稳定器中,并利用该模型应用到
现如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海洋事业领域的重视日渐明显,海洋信息化可能会成为新的科技革命。我国的经济实力日渐雄厚,但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面起步较晚,很多技术还不够成熟,为了早日实现海洋强国战略,我国目前正加大对海洋资源、海洋信息数据、海洋科技上的投入力度。要发展海洋科技,就需要有效地利用好海洋数据资源,但由于海洋数据多源异构的特点,要做到百分百的利用几乎是不太现实的事情,在对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逐渐迈入数据科学迅猛发展的新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海洋数据科学能够实现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和再利用,提高行业运行效率,挖掘产业巨大潜力。但是海洋环境要素数据多源异构的特性使其很难实现有效组织和管理,传统海洋要素数据共享方式也存在可视化度较低、用户交互方式单一等问题,无法充分发挥数据所包含的经济与社会价值,极大地影响了远洋渔业等海洋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式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云计算这种便捷高效的服务模式得益于其中的云数据中心。它是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为云计算服务提供基础支撑。对云数据中心的资源进行合理管理,能够提升云计算服务的效率。因此,云数据中心的资源管理问题是国内外研究学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研究学者们主要将重点关注在云数据中心的工作流调度上,这是由于虚拟化资源众多及用户在线请求数量激
传统的视频监控技术中大多应用场景都采用单摄像头实现对运动目标的检测和跟踪,利用该方式对目标进行跟踪时,监控视域范围较小,监控设备智能化水平较低且需要耗时较长。当监控视野范围较大时,存在视野重叠视野,难以实现同一运动目标实时连续跟踪。通过当前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探索,虽解决了运动目标在单摄像头场景中的目标跟踪问题,但是针对多摄像头存在重叠视域范围下的目标跟踪研究成果较少,多视角协同的运动目标
微波介质陶瓷作为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功能电子材料,具有介电常数高、介电损耗低、谐振频率温度系数接近于零的特点,是现代通信谐振器和滤波器的关键材料。作为微波介质陶瓷材料中的一个分支,具有B位缺陷的Ba8B7O24型八层六方钙钛矿因具有位移和孪生两种不同的结构类型,优异的微波介电性能和随着B位离子组成不同表现出可调控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等优势而备受关注。在本论文工作中,为了改善B位缺陷的Ba8B7O
当金属材料与半导体材料相互接触时,由于材料的功函数不同,可以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接触:肖特基接触和欧姆接触。在不同的制备工艺下,也会出现不同的接触效果。在半导体器件中,性能优异的欧姆接触一般不会降低器件的电学性能,更不会出现整流效应。目前,对基于第三代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器件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对于Ga N HEMT(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高电子
当前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时代对信息储存及处理要求呈几何量级增长,爆炸式增长的信息需要超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和高效的信息处理系统。忆阻器(memristor)可用于神经形态的计算和信息存储,在模拟实现“类脑”学习记忆等方面有很大的潜能,在神经形态电路中使用忆阻器作为仿生突触可以实现内存和计算所需的高能效和高密度。目前忆阻器性能不稳定是限制其应用的巨大障碍,也是引起神经形态电路误差及难以复制的重要因素。为了从
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集成了激光测距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是一种主动对地观测的新型技术,也是测量领域继GPS之后又一项新的科学技术发展革命。它突破了传统逐点测量的方法,使测量工作呈现快速、高效、大范围的特点,使获取的激光雷达数据具有空间三维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摄影测量获取三维信息不方便的问题。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
卤化铅钙钛矿材料因其成本低、易于合成、带隙可调、载流子迁移率高而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光电器件半导体材料。在最近的几年中,由于卤化铅钙钛矿(LHP)材料在单光子发射极、发光二极管(LED)和光伏器件上具有优异的性能,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不论是LED还是太阳能电池,乃至于某些半导体激光器,都会涉及到异质半导体和钙钛矿之间的电荷传输过程,弄清异质半导体-钙钛矿界面的电荷转移动力学特性至关重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