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峡谷内机动车尾气扩散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FQY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城市中的街道峡谷内通风较差,使得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浓度普遍高于其它区域,因此开展街道峡谷内污染物扩散问题的研究对局部环境评价与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该问题涉及交通控制、大气环境、建筑设计及流体力学等研究方向,导致研究具有较大的难度。虽然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但在对复杂交通排放状态下的街道峡谷内的污染扩散及初始扩散方面仍需进行深入研究。 论文考虑街道峡谷实际车道数量及分布情况,建立了双车道街道峡谷物理模型,并通过边界条件的设置代表两条车道上的不同排放情况,同时引入了低雷诺数湍流模型和被动标量的输运方程来实现街道峡谷内的风、湍流及污染物浓度分布的模拟,模拟结果与风洞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进一步分析流场和污染物浓度场发现:上风向车道上的排放对上风向建筑物附近的近地面处浓度的贡献较大;下风向车道上的排放导致的污染物浓度在空间分布上更加均匀且更易于向街道峡谷外部扩散。 接下来,研究由二维理想双车道街道峡谷问题向复杂的三维双车道街道峡谷型交叉口进行延伸。由于街道峡谷型交叉口处受信号灯控制,导致交通排放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为了采用CFD方法对街道峡谷型交叉口进行模拟,文中将一个信号周期内的非稳态排放过程转化为前后两个相邻相位时间内的稳态排放过程,从而通过稳态的标准k-ε模型和带有污染物源项的被动标量输运方程实现了对交叉口处流场和浓度场的模拟。在污染物源项计算中,还引入了怠速和速度为30km/h时的机动车排放因子,实现了同时对两种不同行驶状态下的车辆队列排放的模拟。通过与风洞实验的对比,证明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发现:不同相位时间内污染物浓度分布差异明显;在第一相位时间内垂直风向街区内参考点上的污染物浓度均值高于第二相位时间的情况;由于交叉口处的排放较强,导致接近交叉口的参考点污染物浓度高于高度相同的其它参考点的浓度;交叉口与垂直风向街区相连的区域内存在着明显的水平涡旋,使得污染物容易在此处产生聚集。初始扩散的研究有助于对大气湍流导致的污染物扩散过程中交通排放源进行合理设置,文中通过坐标转换将初始扩散这一非稳态问题转化为稳态问题,并采用定常的标准k-ε湍流模型、能量方程和组分输运方程对机动车行驶过程中尾流区内的空气流动和污染物扩散进行了模拟。网格生成中使用先进的尺寸函数(Size Function),克服了计算区域内大小尺寸网格之间的过渡问题,获得了高质量的计算网格。经与相关风洞实验结果的对比,证明了模拟方案的有效性。模拟结果分析发现:由于排气管直径相对较小,导致排气管出口射流速度对周围流场影响很小;尾流区内污染物浓度在三个坐标方向上降低速度都很快,当与车尾距离达到1倍车距时,排气管轴线上污染物的浓度已降低到排气管出口浓度的1/100左右;车速增加导致尾流区内污染物低浓度区的范围不断扩大,而高浓度区范围逐渐缩小;排气管出口与外部环境的温差导致的浮力作用在x,y,z三个方向上浮力的影响范围分别约是0.75倍车长,0.5倍车高和1倍的车宽;湍流动能在车辆尾流区内存在明显的大值区,且其随车速的增加而相应的增加,有利于尾流区内污染物的迅速相外扩散。
其他文献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接触传输信息等特点。基于物联网的射频识别(RFID)系统和各种传感器相结合,在智能化识别、定位、监控
扭动微动为相互接触界面间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微幅相对扭动,在此基础上同时施加交变水平切力即为切扭复合微动。微动发生于名义静止的接触部件,不易发觉,当发现时损坏已经
学位
现代工业的监控技术随着生产科技水平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形式趋于多样化,有些情况下通过目前流行的基于有线网络技术已显不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
以横向流中管阵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流体弹性不稳定性基本理论,基于Chens非定常模型获得合适的流体力表达式,建立管阵在横向流作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运用Galerkin法将运动控制方程进行离散,采用特征值法分析管阵系统的自由振动稳定性。并进一步施加非线性约束,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研究非线性系统的响应失稳形态。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Chens非定常模型,采用线性拟合,获得附加阻尼系数、附加刚度系
大块金属玻璃由于其独特的原子排列方式,使其具有了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损、耐腐蚀以及优秀的软磁学性能。但是在室温下,由于缺乏硬化机制,几乎所有的块体金属玻璃都由于一
电网规划中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规划工作的难度,对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也成为电网规划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电力体制的变革更使得电网规划工作中的不确定性
本文主要的工作是研究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谐波,对谐波的抑制进行了综合的分析。首先,文章对谐波的产生及其危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详细阐述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谐波的特点和危害,对谐波治理的必要性有了一个说明。在谐波抑制和治理的过程中,对谐波进行分析是首要工作,谐波分析方法的研究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础,本文对谐波分析方法常见的几种也进行了分析说明和对比;然后在研究分析方法的基础了,提出了谐波检测理论,因为
压电智能结构的气动弹性主动控制是当前国际上气动弹性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压电智能复合材料盒型机翼为研究对象,对气动弹性主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特性以及开闭环颤振
应用超声应力波对结构损伤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是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目前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激励和接收超声应力波是该检测技术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