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青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重要的一维,自诞生以来备受瞩目。作为承载着一代人梦想与失落的文学载体经历了波澜起伏,内涵日渐丰富。时至今日,关于知青文学的研究甚嚣尘上并趋于历史化。知青文学运动形态、理论形态及创作形态是知青文学形态的三大板块,是知青文学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由于政治的特殊原因,知青时期的主流知青文学是政治权威话语的代言,而非主流文学的创作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抵抗主流文学创作的千篇一律与粉饰太平,是知青后文学的先声。知青后时期,知青文学以连续、交叉的方式,反映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以及后来的社会现实:歇斯底里地宣泄和控诉在扭曲的年代中遭受到的累累伤痕;争论知识青年们上山下乡的十年青春是否无悔;灵魂彻底冷静之后开始思索并寻找民族文化的根。知青文本的创作随着时局的稳定日渐丰盈,逐渐接近文学的本质。知青时期,知青文学运动显示出跟随政治事件发展而动的形态特征,运动由政治权威阶层倡导,所要解构的是与主流意识形态规范下的绝对权威文艺思想相左的文艺观点;在文学理论形态上,知青文学具有完整的理论支撑,主要来自于政治权威阶层的讲话、座谈会纪要以及报刊文章等,体现为“主题先行论”题材原则、“三突出”人物塑造原则和“革命样板戏”等为指导的理论形态。进入到知青后时期,知青文学运动从依靠政治的力量拨乱反正到回归正常运动轨迹,经历了由激切的伤痕控诉思潮到冷静的自我反思思潮,再到理智的文化寻根思潮的转变;这一时期的知青文学理论形态,体现出由依赖主流意识形态到寻求自我突破的特征,文学理论出自于全国性的文艺会议、文学论争以及文艺座谈会,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创作标准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导下,知青文学开始积极地思索探寻,向真正有价值的文学靠拢。知青时期的代表作有代表了主流知青文学但侧重点不同的小说《征途》和《鼓角相闻》;非主流知青小说《波动》在叙述方式上突破主流意识形态规范,是社会的真实声音,也是知青后时期知青文学伤痕思潮的前奏。知青后时期的代表作是伤痕思潮下的《生活的路》,仍存有知青时期主流文学的痕迹,但在叙述主题与叙事技巧上有所突破;反思思潮下的《今夜有暴风雪》,小说虽然遵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规范,高扬“青春无悔”的主旋律,但是在侧重点、创作手法上表现出可喜的进步;寻根思潮下的《棋王》,小说着力弘扬道家禅宗的文化精髓,注重民族文化的深入开掘,同时在刻画人物形象与遣词造句上显示出不凡的功底。总体而言,1968至1988二十年间,知青文学形态从扭曲地附着于政治到回归文学本真,最后走向兴盛。文学性的逐渐回归,体现为文本精良的知青作品的大量涌现,预示着知青文学创作喷薄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