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利用——以山西省传统民居集落为例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is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民居集落是历史上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基础上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是千百年来人与自然的融合和历史的积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浓郁的风情和独特的建筑空间环境,充满着迷人的魅力。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民居集落因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而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及时对传统民居集落进行保护与利用,研究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如果做不到“动态保护,合理利用”,就不能保证历史建筑的长治久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讲的保护,必须是动态的;我们讲的利用,也必须是合理的。而“动态”与“合理”并重,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所在。 本文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整理,了解了关于历史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的研究进展,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几个重要文献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同时,立足于我国国情,深刻揭示传统民居集落与现实的种种冲突与传统民居集落的困惑,指出历史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以山西省郭壁古村落传统民居集落和尉迟古村落传统民居集落的保护规划作为实践,作了实践性的研究,并就若干重要理论原则在保护与利用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阐述分析,结合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在本论文的最后部分,主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传统民居集落的进一步认识和总结。总结出从区域角度看待传统民居集落的保护和利用,深化了历史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的理论,寻找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平衡点——动态保护与合理利用。试图揭示一条适合山西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途径,为历史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实践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如日中天,带动城市的兴起与繁荣。如今,城市与社会、经济、文化更加紧密结合,城市的规划建设占据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地位
在现代城市的居住模式中,居民的社区意识淡漠,邻里关系疏远,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各方的关注。对此建筑界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以建筑空间联系居民,促进交往。近些年,在新建住宅项
空间句法是以比尔·希里尔为代表的巴特利学派研究组织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展的关于空间形态复杂性的量化研究分析理论.该方法基于形态本身特有的空间内在结构逻辑理论,在建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规划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城市发展的过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经济快速发展及大规模城市化的推动下,我国城市普遍面临着新一轮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7%,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也就是说,中国以全球7%的水
学位
本文以北朝相关的历史资料,历史遗迹为研究对象,结合历史文献,及对山西境内北朝木建筑特征进行研究。论文采用模拟复原北朝建筑的方法,对山西境内北朝建筑元素进行详细的总结、统
进入21世纪,信息社会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国家战略发展中的地位,从而全面引发了对教育认识观念的更新和高教改革的深化。教育,关系到中
大陆自改革开放后,医疗需求急遽加大,医院建设供不应求。尤其从调查资料显示,约50%的医院建于1970年代以前,这些老旧医院面临强大的改扩建压力,须通过建筑空间变异,以获得新的生命,延
学位
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已逐步进入到一个非物质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建筑不再是一个纯功能性的人造物技术产品,而逐渐转变为许多非物质元素的集合体,功能、逻辑、经济和效率的实现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