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子野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xin_g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裴子野是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他出生于官宦世家河东裴氏家族,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裴子野继承了祖辈们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学史学传统,以所撰史学名著《宋略》二十卷名留史册,并与其曾祖裴松之,祖父裴骃并称“史学三裴”。在文学理论上,裴子野著有文学专论《雕虫论》,提倡复古的文学观念,并在文学创作上加以实践,作品风格以质朴典雅见长,引领梁代中期文学复古风潮。裴氏的文学、史学观念和创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考证的方法,依据相关文献资料考证裴子野的家世,生平,论述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同时对其著作进行考证,校勘,注释,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阐发,以期尽量完整呈现裴子野其人及其著作的真实面貌。  本文正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自裴子野八世祖裴康切入,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河东裴氏家族发展概况,追溯裴子野的家世源流,以求裴氏家族文学史学传统对裴子野的影响。第二部分以《梁书》、《南史》裴子野传为依据对裴子野的生平进行考述,对其仕途,为人处世,交游活动等进行深入的研究。第三部分从梁武帝与裴子野的关系以及对裴子野文学集团的考究两方面探究裴子野在梁代的地位与影响。下篇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裴子野的著作进行考证,重点是《雕虫论》以及《宋略》史论佚文的考述。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梁代中期文学复古风潮及裴子野在其中所占据的地位,并从《雕虫论》入手阐述裴子野的文学观。第三部分从《宋略》的写作背景,以及裴子野的史学地位两方面对裴子野的史学成就探讨。本文的附录分为《裴子野年谱》和《裴子野作品校注》两部分:《年谱》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裴子野的年谱做了更为细致,更有条理的整理;《校注》则在慎重吸收前贤成果,注重证据,以不妄改原文为原则的前提下对裴子野现存的诗赋文进行了相关的校勘、注释工作。  本文从上述几个部分对裴子野的家世,生平,作品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考述,在此基础上,较系统地论述了裴子野的文学史学成就,以期还原裴子野在中国文学史学史上应有的重要地位,在文献学方面为继续研究裴子野及其作品奠定一定的基础。
其他文献
本刊讯2006年6月22日,以纪念建党85周年、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为主题,北京高校纪念建党85周年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首都医科大学隆重召开。中共北
每个时代的作家都是社会最敏感的捕捉者,奥尼尔也不例外。当人们欢庆美国在科学、经济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时,奥尼尔却看到了人类即将面临的精神危机。奥尼尔戏剧作品都是美国大
期刊
在西方语言学史上,限定与非限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不同时期的各种语言学理论和流派都对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不同学派的切入点和处理方法并不完全一
为了克服传统K-Means算法初始聚类中心选择的盲目性,提高聚类精度和聚类结果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闻香识源的人工蜂群聚类算法,用于数据聚类.该算法首先利用样本数据稠密度
早期的粤曲艺人,自身并没有独立的演唱曲目,他们演唱的曲子主要来自戏班中的唱段,名为唱“班本”,他们演唱的曲子,被称为“班本曲”或“班本”,也就是早期的粤曲。班本是粤曲的早期
根据3GPP协议,研究了GSM_TD-SCDMA重选判决、系统消息SI2quater发送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空闲态和数据业务态下的GSM至TD_SCDMA重选进行了实验,并结合理论研究,对GPRS至TD-SC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运用较多并流传至今的词语。“和”,相应也,“谐”是配合得当,“和谐”就是事物之间的相应和配合得当。体现在学校的人事管理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以人为
本文将萧红的文学创作置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大背景之下,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通过对萧红不同时期小说文本的深入分析与解读,来讨论萧红小说创作中独特的个人话语。
本文在对石南话词汇调查和描写的基础上,通过共时和历时的比较分析,以及石南话词汇所承载的民风、民俗等来展现石南话词汇的面貌。  横向的共时比较包括石南话词汇与普通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