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op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造成的水污染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日趋恶化,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各种高级氧化技术的发展,基于过一硫酸盐(PMS)的高级氧化法受到了广泛关注,相对于传统的Fenton体系,PMS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以及更广的pH适用范围,因此极具应用潜力。在该反应中催化剂的作用十分关键,金属基催化剂催化活性较强,但是存在金属析出和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催化性能高的非金属催化剂对于该反应的实际应用意义重大。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通过NaNO3盐模板法合成了氮掺杂多级孔碳材料,探究了该方法对于不同碳、氮源的适用性,并研究了不同条件对于PMS氧化能力的影响,再次基础上推测了其反应机理,为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首先,以葡萄糖为碳源,NaNO3为模板剂和造孔剂,通过高温碳化以及NH3高温后处理合成了氮掺杂多孔碳NC-X-T(X为NaNO3与葡萄糖的质量比;T为碳化温度)。通过苯酚的降解测试,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造孔和掺氮过程可获得极强的催化能力,NC-0.5-800的反应速率常数为0.397min-1,优于大多金属及非金属基催化剂,且该体系的活化能较其他催化剂/PMS体系更低,仅为10.15kJ/mol,更有利于PMS活化。
  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物质结构以及实际应用情况,我们选择聚丙烯酰胺(PAM )同时作为碳、氮源,通过一步碳化法原位合成了具有超大比表面积(>4000m2g?1)的多级孔氮掺杂碳材料。该碳材料活化PMS降解苯酚的反应速率常数可达0.622min-1。其高催化活性源于多种活性位点(氮位点、缺陷位以及含氧官能团)得共同作用,通过机理研究进一步表明,由于多孔结构中大量边缘缺陷的形成,PMS活化途径可以由自由基为主的过程转变为非自由基主导的过程。
  在本论文的第三部分,我们考察了所制备的催化剂/PMS体系处理实际印染废水的效果,经过絮凝+催化氧化两步处理,废水的COD值由初始的8783mg/L降至98mg/L,满足国家排放标准,证实该体系可以有效处理实际印染废水。此外我们还以不同生物质为前驱体,通过NaNO3盐模板法制备了一系列杂原子掺杂多孔碳材料,均具有卓越的催化性能,说明该制备方案具有广谱性。
  综上所述,NaNO3盐模板法,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所得材料比表面积大,催化PMS性能强,且对多种碳氮源均具有良好效果,极具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油水分离网膜材料因分离效率高、无二次污染、操作简单等特点,受到当今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在现实环境中,油水分离网膜材料寿命短、耐用性差,因此难以投入实际应用。为提高其耐用性和使用寿命,制备具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的油水分离网膜材料,本文通过氧化转化法和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改性制备超亲水油水分离不锈钢网膜,实现了长期耐用性、耐腐蚀性以及耐摩擦性油水分离材料的制备。  首先,以1400目不锈钢网(S
学位
学位
CO2加氢制备低碳烯烃(C2=-C4=)是CO2利用和高效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催化剂的制备是制约CO2加氢进展的关键技术。铁基催化剂由于兼具逆水煤气反应(RWGS)和费托反应(FTS)的高活性且对倾向于低碳烯烃的选择性生成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其复杂的反应机制和相态变化一直是调控反应性能的难点,RWGS和FTS反应速率的合理匹配是实现高选择性生产低碳烯烃的最大挑战,因此,构建多组
近年来,反渗透技术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工段。但产生的反渗透浓水(Reverse Osmosis Concentrates,ROC)具有含盐量高、有机污染物降解难度大等特点,是当前工业废水处理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本文选择两个钢铁企业的不同反渗透浓水作为处理对象(1#ROC为钢铁综合废水经膜脱盐浓缩后的反渗透浓水,2#ROC为焦化废水的尾水经膜脱盐浓缩后的反渗透浓水),以催化臭氧氧化
氟-19磁共振成像(19F MRI)在体内没有背景信号干扰,具有无创、无放射性、无组织穿透深度限制和直接定量等优点,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主要由超疏水全氟化物或两亲性氟化大分子制备的纳米造影剂,存在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氟含量不足和疏水聚集导致信号衰减等问题,严重制约体内成像效果及定量研究。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从超亲水两性离子造影剂的分子设计与制备到体内定位定量示踪应用的研究思路
随着大气中CO2浓度升高,温室效应加剧,如何有效减少CO2排放量,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传统的CO2捕集法存在吸收介质易挥发、脱碳效率低等问题,不符合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近年来,离子液体及类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因具有饱和蒸气压低、热稳定性强、结构可设计等特点,在CO2捕集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视为极具前景的CO2吸收剂。其中,杂氮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及低共熔溶剂表现出良好的CO2捕集性能。受此启发
学位
学位
油水分离旨在解决工业含油废水和溢油污染问题。在该领域,特殊浸润性材料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大、孔径可调等诸多优点。然而,大部分MOFs材料对水分敏感且不稳定,从而限制了其实用性。为此,对MOFs材料进行疏水改性,可有效提高水稳定性。本论文围绕疏水性MOFs及其复合海绵的制备与油水分离应用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长链烷改性Zr-MOFs
大气有机气溶胶来源广泛,生成机制复杂。目前有大量研究分析有机气溶胶的分子组成,但涉及有机气溶胶粒径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大气气溶胶中有机物的粒径、来源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北京市有机气溶胶的理化特性,对环境治理具有指导作用。本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了北京市2017年到2018年的四个季节大气气溶胶的分级样品,研究了有机气溶胶的浓度水平、粒径特征、季节变化,进而分析灰霾和沙尘天气下
学位
挥发性有机物(VOCs)不仅是大气主要直接污染物之一,也是PM2.5的主要前驱体来源之一。因此,对VOCs的防控已成为环保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吸附作为VOCs治理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具有净化彻底、使用方便等特点。然而,作为吸附工艺的核心,吸附剂经常在使用过程中“失活”,导致吸脱附效率降低。  本文针对VOCs(以甲苯为例)吸附剂在工业应用中“失活”问题展开研究,探究变温、变压吸脱附工艺(水分、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