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早期儿童声母习得偏误研究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lr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母习得偏误是普通话早期儿童语音习得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本文将“声母习得偏误”定义为在早期儿童中普遍存在的具有共同生理机制基础的有规律成系统的异于成人语音的声母发音。较已有研究,本文的进步之处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语料的选取,本项研究选取的语料是一名北京儿童01;02岁至03;00岁产出的自然语言,年龄跨度的完整性以及大密度的语料采集方式真实反映了早期儿童的声母习得状况,基于此语料归纳出的声母偏误类型较为全面,不仅印证了已有结论,还从中发现了新的声母偏误类型;二是采用实验分析方法进行横向对比研究;三是从生理角度深入探讨声母习得偏误成因。根据语料,被试产出的声母偏误类型包括四类:替换、同化、脱落、增音,其中替换类型又分为十种,分别是塞音化、塞擦音化、擦音化、前移、后移、送气化、非送气化、交叉、半元音化和浊音化。本文的实验是通过对另一名02;00岁北京儿童产出的声母偏误类型进行分析,从共时角度为关于普通话早期儿童声母偏误类型的结论提供佐证,总结声母偏误的规律。我们认为普通话早期儿童声母习得偏误具有以下规律:一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普通话早期儿童所产出的声母偏误的类型和数量都有各阶段的特点;二是普通话早期儿童声母习得的类型和数量与声母习得顺序的先后有一定的相关;三是普通话早期儿童声母习得偏误类型在出现频率上有高有低。在声母偏误成因方面,生理因素对于早期儿童语音发展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一列生理支配次序之中,同时语言因素即儿童所要习得语言的发音难易度也是造成声母偏误产出的原因之一。本文可为普通话儿童语音习得研究提供声母习得方面的补充。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朱子(1130-1200)是继往开来的理学集大成者,其思想学说,系统宏大条理缜密。关於朱子一生的思想演变,朱子年四十时将力索多年的“中和”问题最终确定为其最大的思想转变
在《论语》中,孔子构建了一个“仁学”体系,《国语·周语下》记载: “言仁必及人”,同样,孔子在谈论“仁”的时候极大部分都涉及人际关系,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仁学即人
<正>会计师事务所的最终成果是向委托人出具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与企业的产品一样,其质量如何,事关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和发展.各事务所为寻求降低其可能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
汉语“它”的使用频率远低于英语中与之对应的“it”。语言学家一般认为“it”的广泛使用与英语等外语有关。但是到底汉语“它”是怎样使用的,我们目前所知道的还不多。学者
本文结合课题“李子沟特大桥超大型群桩基础试验研究”完成。该工程所处地质条件复杂,岩土体承载能力较低。群桩基础由16至50根直径为1.5m的基桩构成,承台尺寸也达18.1m×37.6m
本文以作者母语——安徽宁国城区湖北方言为研究对象,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详细地描述了这种方言的现状。论文首先介绍宁国城区湖北方言的语音部分,描写了音系及其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的刑事法律思想、列宁的刑事法律思想、中国传统刑法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构成了毛泽东刑法哲学思想的基本理论渊源。毛泽东的刑法哲学思想有其发展与成熟的标志和
本文以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中国大陆报告文学的文体流变作为论述对象。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本文研究的方法论及其所切入的视角。文章在充分肯定近百年来以
针对数字海洋测绘产品的特点及其质量控制,对福州市1∶10 000海岸线修测成果的平面数学精度检测的测点误差分析进行分析和探讨。
黄河三角洲是东方白鹳的迁徙停歇地之一,但近些年开始出现繁殖种群.为了解该种群的繁殖现状,有效开展保护工作,于2009年在黄河三角洲对东方白鹳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