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教育财政努力程度分析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7月,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提出4%的投入目标和实现期限,这是中央政府在近20年来第三次提出该目标。  实现4%的投入目标的关键是提高各个地区对公共教育投入的积极性。本文主要使用两个指标来加以衡量:教育财政支出比和各类教育的努力指数。“教育财政支出比”可以测度地方政府每年总体上教育投入努力程度,便于在时间趋势上比较政府的投入倾向的变化。但是,这个指标在跨地区的对比上存在问题,因为不同省份之间各类教育规模相差较大。“努力指数”克服了“教育财政支出比”的弱点,综合考虑了财政支出结构和教育人口结构的因素,可以进行跨地区的对比。但是,由于中国近年来各地区各类教育的绝对和相对规模存在巨大的变化(普九达标、普通高中、高等院校的扩招),因此学生数的变化会引起“努力指数”的相应变化。因此,“努力指数”主要用于跨地区的截面对比,而不是在时间趋势上进行自我比较。  本文利用1998年至2008年的省级财政收支和教育经费统计数据进行了地区对比,得出如下发现和结论:  第一、各地区的教育财政支出比在2002年之后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且在有些省份如辽宁、广东从1998年开始,该比值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有些省份像青海、宁夏等在2002年前后教育财政支出比变化较大。  第二、努力指数的区域性差异在义务教育阶段更为明显。2002年之后,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努力指数,远远落后与中东部地区。而且像广东、辽宁等发达的地区,它们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努力指数并不高。  本文在最后通过对这些“教育财政支出比”和“努力指数水平”双低的地区的财政体制和政府间关系进行对比,发现这些地方和同类地区相比,财政支出的权限更集中,更多依赖上级的转移支付,限制了预算外的教育投入,影响了基层政府投资教育的积极性,导致其努力程度水平不高。
其他文献
学位
“以人为本、高满意度”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理念,已经走向了人们的视野。成员的工作满意度在提高工作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高的工作满意度就没有高的工作质量。  边
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各级国家机关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家机关履行职责,发挥职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因此,各级国家机
当今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都是以人才为核心的发展,人才竞争态势日趋显现。人才竞争力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人才环境因素是人才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吸引力指
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建筑施工技术与工艺的不断革新.伴随着作业环境、施工工艺、施工设备的变化,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较多的安全管理问题.以某棚户区装配式建
2000年3月广东省制定了《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以广东省为起始标志,随后北京、上海、成都、云南等地相继设计并实施了专门针对农民工群体的养老保险制度。受制于各地
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在经济日益发展、土地制度不断改革完善的时代,土地的市场化配置能力不断加强,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愈加重要。在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前提下,各地土地市场化
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地球村的形成给企业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也给企业的壮大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经历了飞跃式的增长,企业在良好的经济环境
学位
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本相关概念的解析,发现人力资本共享具有现实意义。目前人力资本的相关研究比较系统,为实现人力资本共享提供可行性支撑。但从公共政策视角研究人力资本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