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自然”视阈下的建筑设计转向与方法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khdnfoihsdflwd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造活动伊始,“自然”这一议题便始终以不同程度与建筑及更为广泛的空间设计保持联系。15世纪以来,建筑逐渐从工匠技艺的狭窄限定中走出,成为一门“艺术”学科,以正统的姿态参与、适应和改造更迭中的艺术史,隶属于“文化”中的“艺术”使得建筑逐渐独立于“自然”之外,成为人类思考自身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媒介。随着工业和科技革命的周期性出现,在技术改良的同时,“自然”环境亦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这些变化或积极、或消极,反过来成为重塑人类生产生活的触发点。漫长的时间累积中,人类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地理推力”,参与了地球表层的更新再造,与人类活动相关的新材料、新现象层出不穷,由我们自己所参与定义的“人类世”到来了。
  在这种“你来我往”的纷繁变化中,“自然”已不再是人类文明的对立,而同时成为人类的产物和缔造者,我们已无法用传统的二元论来理解它,于是本研究借以“后-自然”为名,重新审视当下人与自然的共融共生。本研究中事关“后自然”的探讨将始于海德格尔关于“存在”的基本哲学讨论,在生态问题渐趋成为一种普遍自然现象的当下,以格雷姆·哈曼的“客体导向本体论”和提莫森·莫顿的“超对象”理论为指导构建之于“人类”与“自然”、“空间”“个体”与“存在”的认识论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距离”已不再是衡量个体间关系的主要标尺,“杂合”成为存在的主要方式,个体间的边界渐趋模糊。
  作为“存在”最直接的物质再现,“后自然”时期的建筑及城市空间直观地物化了上述特质,预示着建筑学科的自主性走向新的高潮,建筑空间原有的尺度被打破,与其说设计者在构筑空间,不如说他们在为新的存在形式限定“领域”。在改变环境面貌的同时,这些“领域”的出现直接影响了人类之于世界的认识和复杂生态体系下各生物个体的有效共生。在基本认识论更新的过程中,建筑学科体系内暗流涌动。伴随着社会变革和科学进步,响应环境的建筑空间革新势在必行,而囿于建筑理论的不甚完善和“技术先行”的设计倾向,这一革新并不能永续向前,而是呈现周期性起落,最后呈现出技术进步、空间老旧的窘境,同时社会之于建筑领域内的革新也关注不足。研究希望通过“后自然”视阈下建筑设计转向与方法的提出和总结,将关于“自然”的建筑议题加以完善,助设计者在有所深思之后做出客观决断,进行具有实际意义的空间创新。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上海租界是上海现代化的起源地,上海监狱制度的现代化也肇始于租界,与之同步而生的是现代化的监狱建筑类型。华德路监狱是上海规模最大的具有现代化监狱制度的监狱,它也是近代上海乃至近代中国的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并反映了20世纪初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对中国的影响。论文对这一尚未充分展开研究的建筑类型进行调查、认识和分析,以此丰富近代上海建筑史的研究,也为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作出有益的补充。本项研究也为华德路监狱作当
学位
交通枢纽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交通运载工具换乘地。门户型交通枢纽是城市级交通运载工具(如高铁、飞机、长途客运等)之间或城市级交通运载工具与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换乘地。门户型交通枢纽与商业综合体联合开发在欧洲、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是高度成熟的模式,如欧洲的法兰克福机场与火车站的theSquaire办公楼、日本涩谷站的商业再开发等。在中国,随着近几年交通基础设施的迅猛发展与开发理念的进步,门户型交
嘉兴,是长三角地区重要城市之一。随着嘉兴市的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优化,城市中心地区原有的一些工业开始逐渐迁移到新兴工业区,遗留下大量的工业性质用地以及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建筑。嘉兴冶金机械厂就是其中之一。面对嘉兴快速的城市发展和城市更新需求,本研究以工业遗产的居住化改造为出发点,结合多种功能,探讨工业遗产改造为功能混合的居住社区的方法。  论文第一章,论述了国内和国外工业遗产建筑改造的发
学位
在诸多现代历史叙述中,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成就总是被以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现代建筑运动为标准来评判。这种带有先入之见的视角使得制造联盟的早期活动中只有一小部分被看做是现代主义的先驱而得到重视,而其余丰富的观念和主张则在历史叙述中被压抑,大量建筑师的观念、文本和作品也一定程度上被忽视或误读。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史学史建构和话语生产的认识不断加深,二十世纪早期的公共媒体传播对于现代建筑的影响,也
本文从传统营造的角度出发,以徽州、浙西(严州和衢州)、婺州乡土建筑为研究对象,三地同处于富春江上游,水运发达,历史上交流频繁,三地乡土建筑传统营造必然会相互影响。  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类型学的方法,以三地住宅与祠堂为样本,从地盘、侧样、正样、细部四个方面入手,试图找到三地乡土建筑的基本型,如平面布局基本型、剖面构成基本型等,进而总结出婺州、徽州和浙西传统营造的异同点。  通过以上研究,完善了传统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