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差速辊的黄贮玉米籽粒破碎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t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作为我国粮、经、饲兼用作物,2020年我国玉米产量为2.6067亿吨,为确保我国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国家推出“粮改饲”供给侧改革、《关于加快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为破解畜牧业快速发展存在的饲料短缺提供了政策指导。在此背景下如何将玉米转化为饲料已成当下研究的热点。目前我国牛羊在饲喂过程中主要采用精饲料喂养,而现有的玉米黄贮主要采用以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发酵,属于粗饲料喂养范畴,玉米籽粒中含有较高的粗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将玉米果穗切碎,玉米籽粒破碎后进行黄贮,较单一的秸秆黄贮既能满足反刍动物对精饲料的需求,同时还能提高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但是我们在饲喂过程中发现,若玉米籽粒破碎不彻底,其营养成分很难吸收进而直接排出或形成瘤胃。因此开展黄贮玉米籽粒的破碎技术研究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论文以研究差速辊式黄贮玉米籽粒破碎装置为核心,以提高籽粒破碎率为目标。结合现有玉米籽粒破碎技术研究现状,提出了基于差速作用的挤、搓相结合的玉米籽粒破碎方法,设计了一种锯齿形差速辊式玉米籽粒破碎试验台,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离散元仿真试验确定了锯齿形差速辊的辊型结构,通过有限元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测试试验探究差速辊的固有频率和不同转速下的锯齿形差速辊式玉米籽粒破碎试验台的振动特性和振动机理,获得其振动时域统计特征及频域分布规律,结合离散元虚拟仿真试验与台架试验探索了锯齿形差速辊式玉米籽粒破碎装置的破碎效果,以期为提高黄贮玉米籽粒破碎效果,改善黄贮饲料的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吸收提供数据参考及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玉米籽粒进行含水率及力学性能测试试验。利用黄贮期的玉米籽粒试验样本,并对该样本进行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及厚度方向的压缩和剪切试验,获得玉米籽粒的力学特性为构建玉米籽粒的离散元模型提供相关基础参数。(2)研发了锯齿形差速辊式玉米籽粒破碎试验台。该试验台主要由喂入装置、切碎装置和籽粒破碎装置等组成,对本文研究的核心籽粒破碎装置进行破碎机理及结构参数设计,确定了锯齿形差速辊式破碎辊的直径为250mm、破碎辊的锋角为10°、钝角为55°、齿顶宽2mm、磨齿高度8mm以及采取锋角对锋角磨齿排列方式的锯齿形玉米破碎试验台。(3)基于离散元法,通过离散元仿真软件对锯齿形差速辊式籽粒破碎装置进行仿真分析试验。构建了玉米籽粒的离散元粘结模型,确定了其相关粘结参数,从构建的玉米籽粒离散元粘结模型中粘结键的断裂数量间接分析玉米籽粒破碎程度。对设计的锯齿形差速辊式玉米籽粒破碎试验台的籽粒破碎装置进行了仿真分析试验,探索了关键参数对作业效果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工作参数组合:上破碎辊转速4588r/min、下破碎辊转速3823r/min、破碎辊间隙3mm下,黄贮玉米籽粒离散元粘结模型粘结键的破碎率达到95.16%。并在搭建锯齿形差速式玉米籽粒破碎试验台基础上,以仿真结果为条件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黄贮玉米籽粒平均破碎率达到91.1%;16.3%的黄贮玉米籽粒处于完全破碎状态;64.4%的黄贮玉米籽粒处于标准破碎状态;12.1%黄贮玉米籽粒处于基本破碎状态;7.2%的黄贮玉米籽粒处于未破碎状态,仿真试验与台架试验相对误差为4.06%。(4)通过随机振动测试试验探究不同转速下不同工况下的锯齿形差速辊式玉米籽粒破碎试验台整机的振动特性和振动机理。获得其振动时域统计特征及频域分布规律,为提高其工作可靠性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发展的不同领域和各个层面,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信息化也已成为现代农业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广泛的应用于传统农业,实现传统农业的不断创新,以求农业发展紧随社会的发展,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指标,也是现代农业创新的基本内容,是有力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点,更是农村经济的快速、协调、高质量发展的有效
学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核能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能源选择,产生的乏燃料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大量的乏燃料急需通过运输容器,以陆路方式运送到处理场中进行处理,这对运输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乏燃料运输容器两侧安装减震装置以防止在出现破坏时产生泄漏危险,减震装置在里面需要填充减震材料,木材仍然是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减震器填充材料具有很好的减震吸能特性,然而木材存在纹理性,受温、湿环境影响大等缺陷限制了它
学位
近年来,基于纳米粒子内源性原位催化Fenton反应的化学动力治疗技术,能有效避免放/化疗所带来的毒副作用,且不依赖于外源能量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肿瘤治疗新技术。然而,复杂的肿瘤微环境(TME)限制了纳米粒子的催化活性,本文为提高其催化活性,发展新型高效且具有TME特异性的策略用于肿瘤治疗,开展了如下研究。1.首先,基于TME中的微弱的酸度和过氧化氢(H2O2)浓度水平不足以产生大量活性氧(ROS)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以工程机械为代表的重型机械领域以及航空航天、精密机床为代表的精密机械领域齿轮传动系统的要求不断提高。一方面,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对机械性能的提升提出了新要求,齿轮传动系统的稳定性是保证机械性能提升的根本前提之一;另一方面,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对产品质量与产品成本提出了新要求,机械领域产品性能的改善与产品成本的降低离不开关键零部件的升级优化,齿轮传动系统作
学位
<正>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真实情境既包括体验式真实情境,还包括模拟式真实情境和议题式真实情境。基于真实情境,设计适切的学习活动,是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应有之义。一、基于体验式真实情境的实践活动体验式真实情境是学生亲历的生活情境,是公共参与素养提升的重要平台。在此情境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感悟、理解、提升,采取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体悟和学习学科内容,或者把学科知识运用于真实生活情境,解决现实问题
期刊
<正>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2023—2030年,全国年均改造提升233.33万hm~2(3 500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后的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通过改造提升,解决已建高标准农田设施不配套、工程老化、工程建设标准低等问题,农田基础设施和耕地地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工程设施使用年限进一步延长,真正达到高标准,
期刊
在对靶喷雾过程中,喷头与马铃薯冠层的相对位置与喷雾量对农药在马铃薯冠层的沉积效果具有显著影响,不合理的喷头位置与喷雾量会造成农药在马铃薯冠层外的非目标区域过多沉积,危害生态环境,制约我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实现马铃薯的农药减施,提高农药利用率,本文基于深度学习与机器视觉等技术,研究了马铃薯施药过程中喷头定位信息的快速获取以及喷雾量决策等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1)马铃薯冠层识别与包围圆特征
学位
在变形测量方法中,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由于具备非接触性、低环境敏感性且实验装置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工程测量中。已有的三维数字图像相关系统主要有两类:双相机系统和单相机系统。传统双相机成像系统在观测狭小空间时存在盲区,分光装置与单相机相结合的成像系统会降低图像分辨率,彩色工业相机对光源的要求较高。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常用的相关算法更适合于测量连续变形体。对于非连续变形,直接计算会出现虚假应变。为此,
学位
噻虫嗪是典型的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由于其对非目标生物和人类的危害逐渐暴露,因此在环境及农产品中的残留问题愈发令人关注。蔬菜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由于上市周期短,样品基质复杂,传统的检测方法不能满足筛查及快速检测的需求。因此,亟需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以实现对蔬菜中噻虫嗪残留的检测。适配体是通过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of
学位
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作为燃料电池器件的核心,决定了能量转换和存储的效率。然而,ORR缓慢的动力学限制了燃料电池的发展。寻找成本低廉、高ORR性能的催化剂至关重要。生物质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环境友好和经济等优势成为了氧还原催化载体研究的焦点。生物质材料经过热解形成的碳基体具有多孔结构和丰富的杂原子对于提高催化活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凝胶生物质为前驱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