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负荷不平衡下低压配电网的相序优化与能效评估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0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压配电网长期处于三相不平衡状态时,将导致配电线路的损耗增大和变压器的输出功率降低、损耗增大等问题,使得低压配电网的综合能效降低。因此提出有效的措施降低低压配电网中因三相负荷不平衡增加的线损,建立合适的指标分析三相不平衡下低压配电网的能效,对低压配电网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低压配电网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序优化和综合能效展开分析研究,主要工作如下:本文首先从三相负荷不平衡低压配电网的线损计算出发,提出利用出口电流曲线替代法建立用户负荷模型,再进行分相潮流计算,得到低压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其次,从人工换相角度出发,提出基于负荷预测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2算法)的人工相序优化方法,主要对调相当日的运行参数进行预测,再通过基于预测的运行参数综合考虑以线损最低和调相次数最少为目标函数来建立低压配电网相序优化模型,使用NSGA2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对比安徽电网某低压配电网原始状态、本文优化方案和其他平台优化方案下的线损与三相负荷不平衡度,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最后,从能效评估角度出发,根据《中低压配电网能效评估导则》(GB/T31367-2015)中对低压配电网能效评估指标的选取,综合考虑三相负荷不平衡对低压配电网的影响,提出三相负荷不平衡下低压配电网的综合能效评估体系,并使用层次分析法-反熵权法(AHP-EWM)结合的综合权重方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量化了三相负荷不平衡下低压配电网的能效水平。通过对相序优化前后的方案进行能效评估,论证本文所构造的能效评估体系在评价三相不平衡下低压配电网的能效水平时具有可行性与科学性。
其他文献
在这个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电力系统向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电网快速发展,电网的复杂程度也随之增加。同时,随着智能电网战略的推进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由信息物理融合带来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问题已经凸显,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许多大停电事故与信息系统息息相关。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交直流系统连锁故障和交直流CPPS连锁故障的研究现状,建立了一种交直流系统连锁故障预测方法和交直流CPPS连锁故障演化模型。主要工
由于当今世界正面临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开发新型能源成为科研目标之一。其中,钙钛矿材料因其出色的光伏性能、易加工、低成本的优点而受到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近年来,有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作为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热点,其光电转换效率(PCE)从最初的3.8%迅速增加到25.5%。目前常见的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仍是spiro-OMe TAD,其具有优越的性能和可掺杂的特性,因此
高强钢筋可以有效降低单位面积钢筋的用量,节约资源,并且利用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高强化建设高强度钢筋混凝土结构将是未来建造工程结构的重要趋势,600MPa级高强钢筋兼具强度、延性以及可塑性等优点,将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一直以来,基于强度的抗震设计都是各国设计规范的主流,但数次地震引发的灾害表明,钢筋混凝土柱具备良好的变形能力是防止结构倒塌破坏的有效方法。目前,愈来愈多的国家依据延性抗震理论进行抗震设计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光伏发电的清洁性和太阳能取之不尽的用量,使得光伏发电已经成为近些年最具开发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之一。传统的两电平或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由于电平数较少,输出电流含有不可忽略的谐波分量,往往需要增加滤波环节才能实现并网。多电平电流源型光伏逆变器拓扑采用了谐波注入理论,能够消除特定次数的谐波,不需要额外的滤波环节即可并网发电。
综合能源系统具有多种能源相互转化、协同运行的特点,能够有效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解决能源环境问题。为减小系统预测误差对实际运行产生的影响,可通过划分时间尺度逐级提高预测精度,并根据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在线调节系统各部分出力。然而,集中式模型预测控制方式下模型阶数较高,在线计算量较大且不易于拓展,不适用于多分布式单元接入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将系统整体划分为多个联系紧密的子系统,
逆变器作为一种常用的功率变换器,在轨道运输、交直流输电等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相比传统二电平逆变器,多电平逆变器具有输出电平多、性能稳定等优点,但其开关器件数量多,电路拓扑结构复杂,一旦出现故障,势必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甚至造成设备损坏,因此有必要对逆变器进行及时的故障诊断。本文主要研究有源中性点箝位三电平逆变器(Active Neutral-Point Clamped,ANPC)故障诊断方法,主
由于微电网技术在推广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实现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作用愈来愈显著,各国政府已在用电集中的城区大力建设联网型的园区光储微电网。随着用户需求特殊化和交、直流负荷多样化,传统的光储联合发电系统正面临极大的挑战。通过对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内常用且功能相似的零部件进行精细化分类,并对各模块分别进行结构优化和集中管理与配置,集标准化、组合化、系列化于一体的模块化光储联合发电装置可以满足各种微电网场景下
风力发电机常坐落于空旷地区,其高度可达100m以上,极易遭受雷击。雷击是导致风机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准确的雷电流波形数据是风机雷击故障分析和防护改造的重要依据。钢制风机塔筒是雷电流泄流的必经通道,其直径可达4m,难以采用罗氏线圈直接测量,基于磁传感阵列的非接触式电流测量技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研究结构简单、反演精度高的风机雷电流测量方法,研制小体积、宽频带的风机雷电流反演测量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
随着三北地区新能源装机容量的不断增长以及东部沿海地区负荷需求的日益增加,特高压直流输电(UHVDC)分层接入方式已成为提高多馈入直流系统的电压支撑能力、引导电网潮流合理分布的重要技术手段。由于分层接入UHVDC系统均采用半控器件晶闸管作为换流单元,逆变站对交流系统的电压变化极为敏感,若交流母线发生接地故障,将会增加逆变侧换流器发生换相失败的风险,威胁交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本文针对分层接入U
近年来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在给我们提供绿色清洁能源的同时其对电网的稳定运行也带来了挑战。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模型的建立是研究其与电网以及电网中其它电力电子接口装置交互过程的关键。事实上,电力系统在规划、运行时通常需要对接入电网的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建模,通过仿真的手段以研究其输出特性及其对电网潜在的影响。然而在当前的电力系统分析中,由于信息的缺失,电网公司无法直接开发商用逆变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