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10(IL-10)通过JAK/SAT3/SOCS3信号通路调控早孕母胎界面IDO的平衡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1987310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研究目的:机体通过免疫应答进行免疫反应是一种主动防御方式。孕期时胎儿在母体内顺利的生长发育也是母体免疫系统产生耐受的一个复杂调控方式,受到免疫活性细胞和其他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影响和调控。关于妊娠免疫耐受的机制目前有很多研究,比如有研究表明Fas/Fasl在妊娠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以Th1和Th2两型免疫反应为主导的母胎界面的局部免疫调控也对胚胎的免疫耐受起着不容忽视的调节作用。细胞、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之间构成相互作用的复杂网路,形成了母-胎界面上特有的免疫耐受状态,以维持正常妊娠。母胎免疫耐受平衡的调节使胚胎不被母体免疫系统所排斥,一旦这种平衡关系失调,母体免疫系统就可能会攻击已形成的胚胎,便导致病理性妊娠疾病,如胚胎停止发育、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等。胎儿作为半同种异体抗原,在妊娠过程中如何逃避母体免疫系统攻击而不被排斥,到目前为止仍未被完全阐述清楚。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是一种细胞内的含亚铁血红素酶,是肝脏以外唯一可沿犬尿酸途径使色氨酸分解代谢,从而催化吲哚环氧化裂解的限速酶。在人体中,约90%的色氨酸由IDO沿犬尿酸途径降解。IDO是分解色氨酸,沿犬尿氨酸通路代谢的限速酶,通过耗竭色氨酸及产生犬尿氨酸等生物活性物质,调节T细胞、NK细胞等介导的免疫反应,发挥免疫调节作用。Munn等发现IDO抑制剂处理的孕鼠能迅速引起针对同种异基因孕体的排斥反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排斥反应系由T细胞激活炎症反应,致补体C3沉积所致。由于T细胞是母胎耐受和维持妊娠的调控器,IDO是通过影响T细胞而防止母胎排斥反应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妊娠时胎盘滋养细胞产生的IDO能够抑制母体T淋巴细胞反应,从而保护胎儿对抗母体的排斥反应,可见正常的IDO表达和活性是维持妊娠所必需的。IDO在正常妊娠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免疫调节功能,是维持正常妊娠,防止胎儿发生免疫排斥的关键因素。在妊娠期,母胎界面存在辅助T细胞1(Th1)型/辅助T细胞2(Th2)型细胞因子的平衡与偏倚。妊娠早期,平衡向辅助Th2型偏倚,维持正常妊娠及母胎耐受。Th2型细胞因子,包括IL-4、IL-10等,参与B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及促进抗体的生成,增强体液免疫应答。在妊娠期,由于母胎界面Th2型细胞因子占优势,IL-10(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相对较高。IL-10是一种重要的多效免疫调节细胞因子,是有抗炎性质的最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IL-10具有抑制Thl型细胞因子合成的能力,并参与了 Th2免疫应答。通过调节Th/Th2平衡影响局部的免疫环境,使胚胎不会被母体所排斥,在维持母胎界面抗炎和促炎环境的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是一类负性调节细胞因子信号的蛋白家族,其中SOCS3为抑制细胞因子信号的关键因子。SOCS3在胎盘组织中高表达并参与胎儿细胞增殖、分化,调控胎盘、胎儿正常发育,对滋养层分化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是胎盘正常发育所必需的因子。进一步研究发现,SOCS3通过对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LIFR)信号的负反馈调节,抑制滋养层干细胞分化成巨细胞并促进海绵滋养细胞的形成。近年研究表明,SOCS3与Th1和Th2细胞分化、失衡有关,SOCS3优势表达于Th2细胞,抑制Th1分化。Ito等研究表明:IL-10可通过诱导SOCS3来抑制IFN-γ信号通路中STAT1依赖性的IP-10、ISG54等基因表达,进而促进Th1/Th2平衡,向Th2偏移。提示SOCS3可能参与调节IL-10信号通路及Th1/Th2平衡。先前的研究表明,在IDO/IL-10双缺陷小鼠中,IDO基因缺陷小鼠免疫活性明显减弱,IDO的活性是通过抑制IL-10来维持自身的免疫潜能。有研究也显示IL-10信号转导可以通过JAK/STAT3途径,上调SOCS3的表达,而SOCS3可以反馈抑制IL-10/STAT3信号途径,从而调控信号转导。但IL-10对早孕母胎界面IDO的调节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需要更多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来明确IDO在免疫调节中的真正作用及机制。对IDO代谢性免疫调节功能及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对IDO活性的调控,将有可能成为控制炎症感染、诱导同种异体移植物耐受、诱导和维持母胎免疫耐受的一种有效手段,而IL-10对IDO在母胎界面的调节的相关机制研究,也将为母胎界面免疫耐受提供依据及治疗手段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早孕绒毛及蜕膜组织中IDO和SOCS3的表达水平。用不同浓度(10ng/ml,100ng/ml,1000 ng/ml)的孕酮处理绒毛和蜕膜组织48h,然后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IDO和SOCS3的表达水平。2.用不同浓度(10ng/ml,50ng/ml和100ng/ml)孕酮抑制剂米非司酮处理早孕绒毛及蜕膜组织24h后,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IDO和SOCS3的表达水平。分离新鲜的绒毛和蜕膜组织,加入100ng/ml的孕酮培养进行培养,分别在12h时收集培养的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INF-γ、TNF-α、IL-4和IL-10的含量。在孕酮处理的绒毛组织培养液中添加抗IL-10的抗体,Western blot检测绒毛组织中IDO和SOCS3的表达情况。3.在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用不同浓度的(0.1 ng/ml,1 ng/ml,10 ng/ml)IL-10处理后,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二者组织中的IDO和SOCS3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然后对绒毛和蜕膜组织IDO和SOCS3的表达情况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用10,100和1000 ng/ml的IL-10处理早孕绒毛及蜕膜组织,然后用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IDO和SOCS3蛋白表达水平。再用10 ng/ml IL-10处理早孕绒毛及蜕膜组织不同时间(6h,12h,24h),Western blot检测早孕绒毛及蜕膜组织中IDO和SOCS3蛋白表达水平。4.在绒毛组织中,用浓度分别为(1 ng/ml和10 ng/ml)IL-10处理,Western blot检测JAK/STAT3通路中关键蛋白的变化,如磷酸化JAK,总的JAK、磷酸化STAT3和总的STAT3的表达。此外,我们进一步通过人绒毛滋养层细胞(HTR-8)研究不同浓度IL-10对JAK/STAT3通路的影响。通过分离细胞核蛋白和细胞质蛋白,Western blot检测IL-10对STAT3在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影响。通过细胞免疫荧光观察IL-10对STAT3在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定位情况,并用STAT3的活性抑制剂(STX-0119)进行验证。5.用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磷酸化STAT3蛋白分子与SOCS3启动子DNA序列的结合作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检测磷酸化STAT3是否和SOCS3启动子序列结合。6.用蛋白质磷酸化激酶芯片(含有37种不同的激酶和2种相关的总蛋白)进行细胞信号通路的初步筛选IL-10可能影响信号通路。进一步用1ng/ml和10 ng/ml的IL-10处理滋养层细胞,然后添加STAT3的抑制剂(STX-0119)后,Western blot检测SOCS3和IDO的表达情况。用蛋白酶降解的抑制剂(MG132)处理后,Western blot检测SOCS3与IDO之间的负调控关系是否通过蛋白酶降解系统来执行。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IDO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其在蜕膜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绒毛组织中(P<0.05);SOCS3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其在蜕膜组织中的表达量与绒毛组织差异不明显(P>0.05)。Western blot进一步对蜕膜与绒毛组中IDO和SOCS3的表达水平检测,结果显示:IDO在绒毛中的表达比蜕膜中表达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OCS3在绒毛、蜕膜中表达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在绒毛组织中低浓度(10 ng/ml)孕酮对IDO和SOCS3的表达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随着浓度的增加,100ng/ml和1000ng/ml的孕酮能显著抑制IDO的表达,100ng/ml和1000ng/ml的孕酮能显著促进SOCS3的表达,其中100ng/ml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在蜕膜组织中低浓度(10 ng/ml)孕酮对IDO和SOCS3的表达没有显著的影响,100ng/ml和1000ng/ml的孕酮能显著抑制IDO的表达,这种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而100ng/ml和1000ng/ml的孕酮能显著促进SOCS3的表达,其中1000ng/ml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这种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孕酮抑制剂能阻断孕酮对早孕绒毛及蜕膜组织中IDO和SOCS3表达影响。3.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结果显示,孕酮抑制绒毛组织中INF-γ和TNF-α的分泌,而促进蜕膜组织中TNF-α的分泌,抑制INF-γ的分泌(P<0.05)。此外,孕酮能促进绒毛组织和蜕膜组织中IL-10和IL-4的分泌(P<0.05)。添加10ng/ml抗IL-10的抗体后对IDO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到20ng/ml时,抗IL-10的抗体明显阻断孕酮对IDO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添加10ng/ml抗IL-10的抗体后能抑制孕酮对SOCS3表达的促进作用,随着浓度增加到20ng/ml时抗IL-10的抗体能显著阻断孕酮对SOCS3的促进作用(P<0.05)。上述实验结果提示,在绒毛组织中孕酮可能是通过刺激组织中的滋养层细胞或/和其他细胞(免疫细胞)分泌IL-10,分泌的IL-10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的方式调控绒毛组织中IDO和SOCS3的表达。4.0.1ng/ml、1ng/ml、10ng/ml的IL-10处理绒毛组织和蜕膜组织后,能显著增加SOCS3的mRNA表达水平,抑制IDO的mRNA表达水平(P<0.05),影响的强弱与浓度有关,1Ong/ml的IL-10影响最显著(P<0.01)。且在绒毛和蜕膜组织中SOCS3和DIO的表达显著负相关,绒毛组织中Pearson相关系数为-0.74(P<0.05),蜕膜组织中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6(P<0.05),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绒毛组织中,10ng/ml IL-10后能抑制IDO的表达,并能促进SOCS3的表达,随着IL-10浓度的增加这种促进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在蜕膜组织中,10ng/ml IL-10后能抑制IDO的表达,随着IL-10浓度的增加这种抑制作用逐渐减弱,此外SOCS3的表达水平随着IL-10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在绒毛组织中,IDO和SOCS3表达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808(P<0.05)。在蜕膜组织中IDO和SOCS3表达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855(P<0.05)。这表明经过IL-10处理后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IDO和SOCS3的表达具有高度负相关性。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在绒毛组织中,加入10ng/ml IL-10后能抑制IDO的表达(P<0.05),但随着IL-10浓度的增加这种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而10ng/ml的IL-10能显著促进SOCS3的表达,随着IL-10浓度的增加这种促进并没有浓度依赖性。在蜕膜组织中,10ng/ml IL-10后能抑制IDO的表达(P<0.05),随着IL-10浓度的增加这种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而1Ong/ml的IL-10后对能促进SOCS3的表达,随着IL-10浓度的增加这种促进作用没有显著改变。进一步研究显示在绒毛组织中,10 ng/ml IL-10在12h时能发挥显著的生物学功能,即抑制IDO的表达而促进SOCS3的表达(P<0.05)。在蜕膜组织中,10 ng/ml IL-10在12h时能发挥显著的生物学功能,即抑制IDO的表达而促进SOCS3的表达。6.用蛋白质磷酸化激酶芯片(含有37种不同的激酶和2种相关的总蛋白)进行细胞信号通路的初步筛选,发现IL-10能显著影响增加STAT3的磷酸化水平。进一步用浓度(1 ng/ml和10 ng/ml)IL-10处理后,与Control组相比,磷酸化的JAK(p-JAK)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对总的JAK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磷酸化的STAT3(p-STAT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对总的STAT3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此外,SOCS3的表达水平也随着磷酸化JAK和磷酸化STAT3表达水平的升高也显著升高。分离细胞质蛋白和细胞核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10 ng/ml的IL-10能显著促进滋养层细胞中STAT3的活化,促进其向细胞核进行转位,进而激活STAT3的下游靶基因,发挥生理调控作用(P<0.05)。细胞免疫荧光显示10 ng/ml的IL-10能显著促进滋养层细胞中STAT3的活化,促进其向细胞核进行转位。7.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STAT3的抑制剂(STX-0119),25μM和50μM后能显著抑制磷酸化STAT3的水平,同时SOCS3的表达水平也相应的降低。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检测结果显示IL-10能促进磷酸化STAT3与细胞核内SOCS3启动子区的结合。此外,添加10 ng/ml IL-10能显著抑制IDO的表达水平,与10 ng/ml IL-10单独处理组相比,添加蛋白酶抑制剂(100μMMG132)后,能显著阻断IL-10降低IDO表达的效应。结论:1.IDO在蜕膜组织中比绒毛组织中表达更高,SOCS3在绒毛组织与蜕膜组织中表达无明显差异。孕酮可能通过刺激滋养层细胞分泌IL-10,再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调节IDO和SOCS3的表达。2.IL-10通过激活JAK/SAT3/SOCS3信号通路,导致磷酸化STAT3向细胞核转位,活化后的STAT3能结合到SOCS3启动子区,进而促进SOCS3的表达、抑制IDO的表达。3.IDO与SOCS3之间的负调控关系是通过蛋白酶降解系统来执行,即高表达SOCS3能和IDO结合形成SOCS3/IDO蛋白复合体,该蛋白复合体通过泛素化途径进行蛋白的降解。
其他文献
Nestin是第Ⅵ类中间丝蛋白,通常被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干细胞和祖细胞的标记物。Nestin常被发现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如黑色素瘤和脑肿瘤。胶质瘤是最常见的成人脑肿瘤,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具侵袭性的胶质瘤类型。我们最近的研究表明,与其他类型的胶质瘤相比,人GBM中Nestin的表达明显上调。此外,Nestin的表达与GBM的恶性程度和预后有关。这些结果提示,Nestin表达可能在GBM的
学位
第一部分基于转录组学测序技术揭示七氟烷神经发育毒性的机制研究目的:七氟烷是应用广泛的吸入麻醉药,主要用于手术的诱导及维持。因其具有血气分配系数低、诱导快和苏醒期短的特性,尤其适用于婴幼儿的手术。然而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报道称,发育脑反复暴露于七氟烷可诱发神经毒性(Sevoflurane-Induced Developmental Neurotoxicity,SIDN),且机制不清。目
学位
研究背景卵巢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呈快速上升趋势。卵巢癌治疗难度大、预后差、死亡率高,而卵巢癌晚期的转移和侵袭是其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是上皮性的细胞由于外因刺激、内因决定等因素,逐步失去上皮细胞特性并获得间质细胞特性的过程。研究表明,EMT是肿瘤细胞转移浸润的初始步骤,是肿瘤侵袭过程中常常发生的一种重要的细胞生物学特征事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诊断
学位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机印染废水正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环境负担。有机染料废水存在致毒致癌和化学负荷高等危害。传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降解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占地面积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探索新的废水处理方法对水资源的有效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水力、超声空化等方法被用于降解废水,但是空化-空蚀现象相伴而生,空蚀现象会对直接接触的设备造成破坏,影响设备的服役寿命。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有机废水激
学位
虚拟电厂由于集聚分布式能源,能够作为主体参与各类型电力市场的竞争。为了实现虚拟电厂收益最大化,考虑非合作博弈与多类型市场设计虚拟电厂的两级竞价机制,促进虚拟电厂“对内协调、对外统一”的内外部同时优化。基于此,首先从基于边际成本法设计虚拟电厂内部竞价机制;其次,基于多类型电力市场设计虚拟电厂的外部竞价机制;并利用KKT对构建的两阶段模型进行优化求解;最后以某一虚拟电厂进行算例分析,算例结果表明设计的
期刊
随着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其提出的精神文化要求标准也变得越发严格,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效。景观园林设计应践行绿色生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遵守基础设计原则,充分利用水体、地形等各类资源,提高整体园林景观园林设计质量,让其能够较好地满足现阶段人们提出的精神文化发展需要。本研究分析了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应用现实意义、应用目的、应用技巧
期刊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一系列推动政策相继出台,这不仅是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机遇,同时也对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2010年教育部开始实施的“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幼儿教师也于2011年被纳入了此项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并带动各级地方政府也开始实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幼儿教师培训项目计划。高质量的幼儿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
学位
脂环族环氧化合物和氧杂环丁烷衍生物是阳离子紫外光固化中常用的预聚物。与脂环族环氧化合物相比,氧杂环丁烷衍生物具有毒性低、粘度低、挥发性低和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感光性差的缺点,限制了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在本文中,氧杂环丁烷衍生物3-乙基-3-烯丙基甲氧基氧杂环丁烷(Allyl EHO)和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D4H)经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阳离子预聚物—1,3,5,7-四甲基-2
学位
乡村小规模学校经历了“村村办学”到“撤点并校”再到“保留发展”的生存样态,折射出政府对小规模学校的态度在追求“资源优化配置”与保证乡村儿童“就近入学”两者之间能寻找一个平衡点,并有逐渐向后者倾斜的转变。全面加强和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对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乡村儿童就近入学的权利、传承乡土文化、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实困惑在于,以“生均资源”占比为逻辑起点义务教育学校
学位
随着微纳米马达研究的不断发展,其生物医学应用已从简单的“获取、运输、释放”等概念的验证阶段拓展到动物体内应用的早期阶段。自主运动的微纳米马达可提供一种主动给药方式,在药物运输方面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本论文基于介孔二氧化硅药物传递体系,设计并制备一系列不同形貌、功能的血液接触类微纳米马达,采用从化学自驱动到外场驱动的驱动方式,完成从单一药物释放到不同药物逐级释放的模式,以实现提高药物有效负载量和可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