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友渔(1899年-1992年)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新闻记者、报刊评论家、新闻学家、政治学家、法学家。张友渔先生不但是五四以来七十多年间中国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此期间很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在七十余年的社会活动实践中,张友渔先生的工作重点几经变化。 为了把张友渔先生的工作经历和个人魅力更好地诠释,本文分三个部分对其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名为优秀的报人。其间介绍了张友渔的早年经历和报刊活动,以及1927年以后他的报人生涯。报人的早期经历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个部分:早期所受教育的类别和程度、早年接触到的社会阶层和社会思想、进入新闻界的时间和方式。期间讲述了张友渔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早年的思想变化,以及他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加入共产党。在介绍他的报刊活动中,本章着重阐述了在1927年-1947年间,他为什么三赴日本?他为何断断续续在《世界日报》工作了十年?这十年他和成舍我的关系为何若即若离?他是怎样以“粉红色”身份在《时事新报》工作的?在《华商报》工作期间他原何犯了错误? 第二部分名为出色的社会活动家。1927年到1947年间张友渔扮演了多重社会角色,就是在这二十年间,在张友渔公开的社会身份中,报人始终是最主要的身份,报刊活动是他为党工作的主要方面,其他的社会活动也是以著名报人的身份进行的,所以这二十年间的社会活动也就可以说是张友渔做为一位著名报人进行的社会活动。在阶级矛盾尖锐对立的情况下,运用在报刊活动中营造的社会关系网络,为党的工作服务本来也是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这期间张友渔以报人身份做了很多工作:1927年到1935年间他主要从事对阎锡山集团的统战工作;在天津《泰晤士晚报》主持笔政时期,他把很多党的新闻工作者安排到新闻单位里面去,最后在办了一个通讯社;“李立三事件”发生时,他凭借着广泛的社会关系网解救了不少同事;1941年到1943年之间,他又辗转香港做统战工作。 张友渔这段时间从事的工作主要是策动国民党上层人士参与抗战;做群众工作和做上层文化界的工作。在这段时间内,张友渔也没有完全离开报刊工作的一线,华北救国会的同仁当时创办了宣传抗日的刊物《时代文化》,后来改名为《文化动向》,向全国公开发行。 第三部分名为新闻学研究的专家。党的老一代文化工作者不但坚贞的革命信念和卓著的工作成绩令后人敬仰,他们学识的渊博也往往令后人赞叹。要是谈到张友渔,那不仅仅是学识渊博而已了。他在学术研究上的成就即使在几乎每个人都是才华横溢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中也是为数不多的。张友渔在法学、国际政治、新闻学三个领域都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在法学界,他是公认的宪政专家;在国际政治领域,他对日本的研究当时后来都少有可出其右者;在新闻学界,他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新闻学理论、日本新闻史、新闻法制。 张友渔新闻学研究的第一个高潮时期是在三十年代中期,当时张友渔受成舍我委托主编《世界日报》的副刊《新闻学周刊》,同时兼任燕京大学和民国学院的新闻学教师。在此期间,张友渔共撰写新闻学论文27篇,1936年结集出版为《新闻之理论与现象》一书。 张友渔四十年代的新闻学研究与三十年代相比,表现出很明显的差异:张友渔在三十年代的新闻学研究主要是以个人身份进行的,主要是在专业杂志上发表,研究的问题比较宏观。而四十年代的研究文章则是以社论的形式在党报上发表,此时张发渔的身份是《新华日报》社论委员会这个工作群体中的一员;《新华日报》处于对敌斗争和统战友人的第一线,所以张友渔在此时期撰写的新闻学论文多是由具体的政治事件引发,对政治事件对新闻事业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析。 在本章中作者还进一步阐述了张友渔为什么,在什么条件下提出了“新闻这东西,是在阶级对立的人类社会中的阶级斗争的武器。”这个观点的? 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曾经这样说道“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成为由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写作事业应当成为社会民主党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统一的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工作者应当在报刊活动中自觉的贯彻党的思想、方针、路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卓越的工作成绩来维护并加强党的领导。在阶级斗争尖锐,政治局面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能否在工作中自觉的服从党在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更是考察一位新闻工作者是否是合格的“党的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标准。而正如本文分析的那样,张友渔在他的报人生涯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成绩优秀的答卷,为后来的党的新闻工作者做出了光辉的榜样。 张友渔先生的报刊活动和以报刊活动为基础的其他活动始终是自觉的遵从党的领导,为党的全局工作而服务的。因此将张友渔先生称为“党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不仅仅是对他工作成绩的肯定,而且是对他的工作性质的概括和总结。这样的称号也不仅仅适用于张友渔先生一人,同时也是如华岗、温济泽、石西民等一代党的新闻工作者的群像,希望本文可以通过回顾分析张友渔先生的新闻工作历程,进而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