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作农业除粮食生产功能外,还具有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但其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往往因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在市场进行交易而未被赋予适当的市场价值,被社会公众所忽视。稻作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具有联合生产的特征,与稻田面积和生产强度紧密相关。近些年来,中国稻田面积逐渐减少,农用化学品使用强度不断加大,对稻作农业可持续经营产生了威胁。为了保护稻作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实现稻作农业可持续经营,需要制定相应政策保护和充分利用稻田的多功能性,而认识和评价稻作生态系统多功能价值,是实施政策干预的前提条件。本文以中国六个稻作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获取专家对稻作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的认知情况,定性评价稻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根据已有案例对稻作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结合中国水稻生产的实际情况,建立稻作生态系统多功能价值评估方法;应用所建立的评价方法开展中国六个稻区的稻作生态系统多重功能的货币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正面功能和负面功能两个方面,筛选出稻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主要指标。正面功能包括经济功能、生态环境功能和社会功能。经济功能主要包括粮食生产和秸秆资源;生态环境功能包括蓄水防洪、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消纳废弃物、水土保持、调节气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社会功能包括休闲娱乐、科研教育文化、就业保障和粮食安全。负面功能主要包括水资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农用化学药品污染。(2)稻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性评价结果为: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粮食生产>秸秆资源>调节气温>粮食安全>蓄水防洪>就业保障>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休闲娱乐,水土保持、消纳废弃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与蓄水防洪功能的重要性无差异,科研教育文化与就业保障的重要性无差异。水资源消耗和农用化学品污染造成的负面影响分别大于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影响。(3)建立了包含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条件价值法和成果参照法的稻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量化评价方法体系。(4)稻作生态系统多功能价值的量化评价结果表明:①2010年中国稻作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价值约为8478.43亿元,其中正面功能价值约为8979.77亿元,负面功能成本约为-501.34亿元,正面功能价值是负面功能价值的17倍之多,稻作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价值效益显著。②正面功能价值中生态功能价值最大,约为4493.61亿元,占正面功能价值的50%;经济功能价值最小,约为1682.89亿元,占正面功能价值的18.8%;社会功能价值约为2803.27亿元,占正面功能价值的31.2%。各类功能价值量大小排序依次为: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生态功能价值和社会功能价值总计约为7296.88亿元,是经济功能价值的4.3倍。③从正面功能来看,粮食生产、净化空气和就业保障三项功能价值较大,分别为1184.76亿元、3293.91亿元和1427.95亿元,合计约为5906.62亿元,占正面功能价值的66%:涵养水源、消纳废弃物、水土保持和调节气温四项功能价值较小,分别为99.38亿元、116.4亿元、47.99亿元和78.29亿元,合计约为342.06亿元,仅占正面功能价值的3.8%。各项正面功能价值量大小排序依次为:净化空气>就业保障>粮食生产>秸秆资源>休闲娱乐>蓄水防洪>粮食安全>科研教育文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消纳废弃物>涵养水源>调节气温>水土保持。④从负面功能来看,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大,约为-392.66亿元,占总负面功能的78.3%;农用化学品污染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小,约为-17.75亿元,占总负面功能的3.5%;水资源消耗产生的负面影响约为-90.93亿元,占总负面功能的18.2%。各项负面功能影响排序依次为:温室气体排放>水资源消耗>农用化学品污染。⑤从各稻作区来看,华中稻区稻作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价值最大,约为5009.12亿元,占总价值的57.7%;西北稻作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价值最小,约为71.92亿元,占总价值的0.7%。各稻区稻作生态系统多功能价值排序依次为:华中稻作区>华南稻作区>东北稻作区>西南稻作区>华北稻作区>西北稻作区。⑥通过对国内7个稻作生态系统多功能价值研究案例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经济功能和生态环境功能是稻作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⑦通过与中国台湾、韩国、日本和印尼4个区域稻作生态系统多功能价值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生态环境功能是各区域稻作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主要评价内容,但各案例对生态环境功能所赋予的价值量不一。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稻作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和社会功能的非市场价值远高于其生产功能所体现的市场经济价值。(2)稻作生态系统的生产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大于水稻生产活动带来的负外部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