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上海地区的庙产问题研究(1902-1915)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ax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庙产问题是清末民初社会转型的一个侧面。所谓庙产问题,是指清末新政以来国家和地方势力大规模征用、侵夺民间庙产而引发的社会冲突。它既是清末“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产生的新问题,同时又是传统宗教政策和地方社会政教关系和教俗矛盾延续。作为中西文化交汇之地,上海是20世纪以来各种社会变革和政治改革体现得最为鲜明的地区,同时也是庙产纠纷较为集中和激烈的地方。上海地区发生的这些庙产冲突,既是全国性掠夺庙产风潮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上海地区庙产问题的产生,与清末以来国家征征收庙产政策分不开。1902年,清廷下诏实行“庙产兴学”,上海地方官民随即响应。另一方面,上海开埠后佛教文化一度繁荣,各类庙宇大量兴建,为征收庙产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在传统中国,国家对各种宗教形态一直是利用与限制并举,特别是在江南地区,由于社会风气较为开放,国家对民间宗教的管控一直相当严厉。这种宗教政策也随着清末新政改革的到来而获得了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形式。上海庙产问题表现为多种形式,其中最普遍的是庙产兴学。此外,新政时期开办工厂、兴办警务等,特别是地方自治的推行,也都不可避免地会利用寺庙的房屋和财产。同时,由于当时社会动荡,地权关系混乱,宗教寺庙与世俗社会之间的财产纠纷亦较为常见。而围绕寺庙房屋和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而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也成为当时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在此过程中,官府、地方自治机构以及僧侣和民众都按照自己的行为逻辑,形成了复杂的博弈关系。民国建立后,一方面,争夺庙产之风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僧侣和民众也开始利用新的司法制度加以抗衡。两相博弈的结果,一方面寺庙的所有者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自己的财产,另一方面,寺庙的产权状态也更为清晰、明细。
其他文献
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卷 12 3《大宛列传》第 10本第 316 7页又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卷 6 1《张骞传》第九本第 2 6 97页 :“其明年 (作者注 :‘明年’《汉书》作‘秋’)
习主席指出,在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大潮中,谁思想保守、固步自封,谁就会错失宝贵机遇,陷于战略被动。随着以智能科技、大数据技术、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不断深入,人类
<正> 贵州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省份,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仅在建省以后,贵州就不断涌现出各类文化名人,尤其是近代以来,特别是抗战时期,贵州成为人文荟萃之地:国立浙江大学、交通
会议
<正>一姜姓来源于远古的炎帝神农氏,《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有(虫|乔)乔氏女,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百家姓中有很多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作为组建大型空间站、提供人员物资补给、运送科研仪器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关注。其中,使用光学交会对接技术具有瞄准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事故风险低、可
幼儿班级规则教育是幼儿园社会规范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则教育的目标不仅是需要幼儿单纯地遵守规则,更是要幼儿认同规则。幼儿对规则的认识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居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肝癌的复发转移是导致肝癌患者死亡率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揭示肝癌转移
对生存环境形成恰当的视觉表征,对环境中的目标对象的位置进行精确的估计判断,并以此指导个体的动作行为,是人类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光照充足线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全面推进,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着大的机遇和挑战。要使高中英语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改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普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