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脑血运重建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anl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参数、脑氧代谢相关指标,并检测神经损伤标志物的含量变化,评价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脑血运重建术患者的围术期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符合试验要求择期行脑血运重建术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常规液体治疗组(C组)。G组以SVV为目标导向进行补液,C组依据传统输液方案进行容量治疗,两组术中均持续泵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0.01~0.03μg·kg-1·min-1)。记录患者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脑氧代谢相关指标,同时测定神经损伤标志物NSE、S100β蛋白浓度。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入量、并发症、住院天数以及NIHSS评分。结果:1.出入量:与C组相比,G组的晶体液入量、胶体液入量、总输液量明显减少(P<0.05)。2.HR:两组在Tc~Tg时点较Ta、Tb时点降低,Td、Te时点较Tc时点降低,Te较Td时点降低(P<0.05)。3.MAP:两组在Tc~Te时点较Ta、Tb时点升高,Tf时点较Tc、Te时点降低,Tg时点较Tc~Te时点降低(P<0.05)。4.Sjv O2:与C组相比,G组在T4时点升高(P<0.05)。两组在T4时点均较T3时点升高(P<0.05)。5.CERO2:与C组相比,G组在T4时点降低,两组在T4时点较T3时点降低,T3时点较T2时点升高。(P<0.05)。6.S100β蛋白与NSE:与C组相比,G组在T4时点降低(P<0.05)。7.NIHSS评分:与C组相比,G组在d7降低(P<0.05)。两组在d3、d7均较d0降低(P<0.05)。结论:脑血运重建术患者在接受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的同时持续泵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可减少术中输液总量,稳定血流动力学,优化大脑氧供,保护大脑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出现术后谵妄(postop erative delirium,POD)与术前痛阈的关系,评价术前痛阈的测定对预测POD发生的可行性,从而为术前评估提供参考以减少POD的发生,进一步指导对POD的干预治疗。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男女不限,体重指数(BMI)17-30kg
目的:评估生物补片在腹股沟疝患者术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手术方式均为Lichtenstein无张力修补术。采用对照试验的方法,依据术中使用补片材料不同可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共20例,采用生物补片。对照组共20例,采用合成材料自固定补片。对比分析2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及出院时间、术后早期疼痛、伤口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01至2018-6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通过EPBD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远期并发症(包括胆总管结石复发、急性胆囊炎、非结石性胆管炎、肝脓肿以及由胆道原发疾病引起的死亡)将所有患者资料分为两组,对两组间的观测因素先进行Ka plan-Meier对数秩合检验单因素分析,对于各
目的:通过观察无基础疾病的人群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人群中末梢灌注指数(TPI)和血压(SBP、DBP)、心率(HR)及应激激素水平(NE、E、COR)在不同伤害性刺激下的变化,分析TPI与其他各指标相关性,评价TPI在三组人群中反映应激状态的敏感性。方法:选取ASAⅠ-Ⅲ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75例,其中单纯高血压组25例设定为H组,单纯糖尿病组25例设定为D组,无基础疾病的人群组25例设
目的:观察神经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术中脑功能变化,探讨术后谵妄(POD)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血清S100β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接受颅内血管狭窄介入治疗的患者40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术前合并症、ASA分级、受教育年限等一般资料。记录患者的进入手术室后(T0)、喉罩置入后(T1)、支架置入即刻(T2)、支架释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各种慢性窦道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1.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烧伤科治疗的慢性窦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完善相关检查后治疗组在常规清创换药的基础上给予PRP填塞治疗,对照组同样方法清创换药后银离子敷料引流治疗。2.对比两组患者慢性窦道的愈合时
目的:对二尖瓣置换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总结相关经验。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77例行二尖瓣置换同时三尖瓣成形术手术患者的临床数据,观察了解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治疗后7天及接受治疗后6个月三尖瓣反流程度、左心房内径(LA D)、右心房内径(RAD)、左心室内径(LVD)、右心室内径(RVD)大小的改变情况和相关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无围术期死亡。患
目的:探究给予不同剂量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麻醉期镇静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81例,年龄18~65岁,体重指数18.5~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n=27):苯海拉明20mg组(D1组)、苯海拉明40mg组(D2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三组患者均于术前30min及15min分别给予如下药品:D1组术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近端入路枕大、枕小神经阻滞对行颅脑外科开颅手术枕后区域的镇痛效果是否优于体表标记法枕大、枕小神经阻滞。方法:择期行枕后区域开颅手术患者1:1随机分为超声组(U组)和体表标记组(B组),均采用0.5%罗哌卡因行头皮神经阻滞。U组入室后采用超声引导近端入路进行枕大、枕小神经阻滞,B组患者采用体表标记法进行阻滞,阻滞15min后用针刺法进行阻滞效果的评定,再进行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主要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术中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行择期CEA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常规液体治疗组(C组)。G组根据Flo Trac/Vigileo监测仪计算的SVV值指导补液,维持SVV≤13%。C组根据经典输液方案进行容量治疗,术中维持CVP于8~12cm 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