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软件外包技术创新的策略选择——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j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发展货物贸易的同时,我国服务贸易迅速发展,软件外包是发展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发展速度快于货物贸易。但我国软件外包处于成本要素驱动阶段,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主要是低端服务,在技术上没有优势。因此,技术创新是软件外包企业承接高端服务的必然选择。软件外包的技术创新面临着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的策略选择问题。
  本文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在资源约束的环境下,通过自主创新利润(自主创新收益、研发成本、战略性贸易政策)、模仿创新利润(模仿创新收益、模仿创新成本)、承包份额等因素构建软件外包自主创新-模仿创新的技术创新策略选择演化模型,分析其行为的演化过程,并对此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从静态演化的角度,分析软件外包企业技术创新的策略选择过程,研究表明,模型中各因素(自主创新收益、研发成本、战略性贸易政策、模仿创新收益、模仿创新成本、承包份额)对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影响不同。自主创新收益的增加、研发成本的降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模仿创新收益的减少、模仿创新成本的提高、承包份额的增多有利于软件外包企业选择自主创新策略,反之,选择模仿创新策略。
  2.从动态演化的角度,分析软件外包企业技术创新的策略选择过程,研究表明,在满足一定条件下,软件外包企业技术创新的策略选择将演化为稳定的状态。(1)当自主创新利润与模仿创新利润相等时,如果软件外包企业选择自主创新策略(或模仿创新策略)竞争到的承包份额较多,那么软件外包企业稳定于选择自主创新策略(或模仿创新策略)。(2)当自主创新利润与模仿创新利润不等时,即使软件外包企业自主创新(或模仿创新)的利润不大,但其承包份额达到一定额度,所有软件外包企业依然会选择自主创新策略(或模仿创新策略)。
  最后,运用数值模拟验证了上述结论,提出政府应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和软件外包企业自身加强建设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期刊
学位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自2006年国家鼓励设立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进行增量改革以来,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后续资金不足、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的困扰,面临着如{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政策预期目标难以实现,发展规划难以落实。近期,国务院鼓励支持温州地区金融改革,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将会蓬勃发展,其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同时我
文章基于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现实,通过对既有金融结构论、金融功能论和融资模式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系统回顾和评述,确定了研究思路。接着选择英国、日本和美国为例,考察三国在工业化不同阶段,对适应实体经济发展融资模式的选择,并得出相关启示。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从实体经济对融资模式的金融服务需求,融资模式提供的金融功能两个方面出发,结合帕特里克的"需求追随型"与"供给引导型"两种金融发展模式,展开融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