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下不同发育模式在东北和华北玉米产区的适用性比较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jiny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了作物生产系统。作物生产系统如何响应与适应气候变化,是个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大科学问题,相关研究得到了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在变暖环境下,作物主要发育期可呈提前/延迟趋势,完成发育阶段所需的日数也发生相应变化。在预测气候变化对发育期影响时,主要采用基于常数积温/光热时假设的发育模式。在过去数十年里已经发展了数十种模式。近期有报道指出非常数积温/光热时假设的发育模式也有较好的适应性。这些不同假设的模式在机理和结构方面不尽相同,导致在预测变暖对发育期影响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迫切需要评价不同发育模式应用在气候变暖条件下的适用性,为气候变化环境下发育期的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以玉米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1980~2020年间气候变化对东北春玉米和华北夏玉米生长季内农业气候资源及物候变化产生的影响,随后基于不同假设的发育模式(7个基于常数积温/光热时假设的模式:MAIS、SIMCOY、EPIC、MCWLA、WO FOST、Beta和CERES;2个基于非常数积温/光热时假设的模式:耦合响应与适应机制的模式RAM和不模拟模式NSM),对研究区域的玉米分发育阶段进行模拟,利用R MSE、NRMSE、SA、MAE、一致性指数及系统偏差等统计指标对各模式的表现进行评价。选择其中精度较高的机理发育模式(MAIS、Beta和RAM)与机器学习算法(MLP)进行比较,识别不同模式在变暖环境下的模拟能力和适用性,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玉米发育期的预测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东北地区过去40年间玉米生长季内温度呈显著上升趋势,降水基本保持稳定,个别站点出现波动,日照时数显著减少。历史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春玉米物候变化以开花期提前、成熟期延迟的趋势为主;8℃以上有效积温呈东北—西南走向逐渐增加的分布,研究站点以有效积温增加趋势为主;春玉米以开花—成熟阶段日数延长为主要趋势,发育阶段日数与同期平均气温成负相关关系,在出苗—开花和出苗—成熟阶段尤为显著。华北地区过去40年夏玉米生长季内温度也呈显著上升趋势,自然降水基本保持稳定,玉米生长季内日照时数显著减少。夏玉米出苗期因站点不同而呈提前或延迟趋势,但开花期和成熟期分别以提前和延迟为主;8℃以上有效积温空间上呈东北—西南走向逐渐增加的分布,时间上主要呈增加趋势,各发育阶段有效积温的倾向率波动较大。夏玉米发育阶段日数的变化,以开花—成熟阶段日数延长为主要特征。发育阶段日数与同期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关系,在出苗—开花和出苗—成熟阶段尤为显著。(2)9个发育模式模拟玉米发育期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在基于非常数积温/光热时假设的模式中,RAM模式模拟表现最优,NSM模式次之;在基于常数积温/光热时假设的模式中,不考虑光周期和三基点温度的MAIS模式表现最好,SIMCOY次之;仅考虑基点温度的模式中,考虑了三基点温度的MCWLA优于仅考虑下限温度的EPI C模式;考虑光周期和基点温度的模式中Beta模式略优于WOFOST和CERES。综合各项指标,RAM是最适合模拟东北和华北地区玉米发育期的模式。模拟精度表现较好的模式还有NSM、Beta和MAIS模式。(3)RAM、Beta、NSM和MAIS模式在RGP阶段的模拟表现较好,且这四个模式有共同之处,即在温度略高于下限温度时仍能累积相当高的发育速率,表明耦合这种机制可能有助于改进模式在变暖环境下的模拟效果,建议对此现象开展进一步的研究。(4)比较3个机理发育模式(MAIS、Beta和RAM)和机器学习算法(MLP)在变暖环境下的适用性,发现冷年校正时机器学习算法(MLP)模拟表现优于机理发育模式。但当温度升高时,MLP模拟能力明显下降,而机理发育模式中Beta和RAM表现较为一致。整体来看,没有一个模式在校正和验证阶段均全面占优。本研究表明,不同模式有不同的适用场景,关注准确反演历史气候变化对发育期影响时,建议采用MLP,而关注准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发育期影响时,应以机理发育模式为主。在应用MLP时,应给模式输入尽可能多的数据,以提高模式泛化能力。
其他文献
花岗岩红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高温多雨地区,崩岗侵蚀严重,是我国长江以南主要侵蚀土壤之一。细沟侵蚀造成崩岗区集水坡面表层土壤的侵蚀与流失,是崩岗区土壤侵蚀不断加重的开端,也是崩岗区坡面侵蚀的主要方式之一。本研究选取典型花岗岩红壤发育区福建长汀为研究区,以典型崩岗区集水坡面上未被侵蚀的花岗岩红壤表层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设计10°、15°、20°三种不同坡度和70mm/h、100mm
学位
扩展青霉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展青霉素引起的水体污染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污染问题,广泛存在于苹果,梨和猕猴桃等水果的相关制品甚至饮用水中。一些传统的去除真菌污染的方法见效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并且可能引起二次污染。近年来,很多学者研究了等离子体技术对杀灭水中细菌的作用效果,这些研究表明此技术相对于之前的传统处理方法具有高效、环保且二次污染少等优势,但等离子体技术对去除水中真菌孢子的相关研究还较少见。
学位
豆科植物通过与根瘤菌之间的分子对话,在植物根部建立共生关系,形成新的共生器官-根瘤。根瘤的形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多种植物激素参与其中,相互协调,共同调控结瘤过程;其中,细胞分裂素(Cytokinin)在根瘤器官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经典的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途径已研究的比较清楚,通过HKHP-RR级联信号传递途径响应细胞分裂素信号,启动细胞分裂相关基因表达。在百脉根中的细胞分裂素受体LHK1
学位
报纸
<正>主持人,你好!请问如何有效控制和清理生产过程可燃性粉尘爆炸危险场的粉尘,有哪些具体要求?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有效控制和清理生产过程可燃性粉尘爆炸危险场的粉尘,应该做到以下5点要求:1.企业对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应制定包括清扫范围、清扫方式、清扫周期等内容的粉尘清理制度。
期刊
T3SS效应蛋白在根瘤菌与豆科宿主植物之间的共生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功能。本文围绕三种不同的共生固氮体系中nopP基因的共生固氮功能开展研究,探索该基因对根瘤菌结瘤数量和宿主范围的影响。取得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实验结果。1.基于pK19mob插入失活方法,筛选突变体7653R nopPmut。PCR和测序结果验证突变体正确。通过植物盆栽检测接种突变体后的共生表型,发现接种华癸根瘤菌突变体的紫云英形成白色
学位
<正>主持人,你好!如何有效控制生产过程可燃性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除尘系统发生粉尘爆炸,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除尘系统有哪些管理要求,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置,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除尘系统的防爆要求有哪些?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除尘系统是由吸尘罩、风管、除尘器、风机及控制装置组成的用于捕集气固两相流中固体颗粒物的系统。
期刊
华癸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7653R能与宿主豆科植物紫云英建立共生固氮关系。本室前期转录组测序发现,M.huakuii 7653R中MCHK-3535在共生条件下表达量显著升高。本文对MCHK-3535在共生固氮中的生物学功能及潜在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和发现。1、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和分析了MCHK-3535的结构及功能。该基因全长1542
学位
纳米塑料(Nanoplastics,NPs)污染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自然环境中的NPs会经历诸多的老化过程。其中紫外线主导的老化过程会显著改变其表面物理化学性质,这会引起NPs自身迁移性与对其它污染物的吸附性能改变,进而影响环境中重金属等其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我国一些地区重金属污染问题仍然突出,为明晰老化的NPs的迁移行为及其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本研究以紫外线老化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olyst
学位
工农业的发展导致大量磷酸盐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爆发和水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对水体中磷的处理和回收是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和保护珍贵磷资源的重要举措。吸附法作为经济高效的水体污染物脱除技术,已被证明是一种控制水体磷污染的有效工程措施。但研制绿色、廉价且高效的吸附剂仍是促进吸附法在水体磷酸盐脱除中的关键。生物炭作为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碳质多孔材料被视为是一种潜在的吸附剂,但其吸附性能不稳定且循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