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绿地是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有生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能够提供保持水土、固碳释氧、滞尘降噪、降温增湿、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各种生态服务功能。建立在森林浴基础上的利用丰富的空气负离子和植物芬多精而对亚健康人群实施的康复治疗方式,已日益被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所证实。日本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森林气候疗法这一理念,其特色之一就在于激活城市近旁的闲置人工林,探讨如何利用城郊人工林疏于管理后形成的半自然环境,构建能供人们康复治疗的人工林设施,发挥其多元功能。步道设施作为实施森林气候疗法的物理场所、体验载体,其本身的疗愈功能日趋受到重视。因此,探讨将山地人工林步道规划建设结合森林气候疗法理念,提升其周边森林气候疗法因子质量,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康复治疗环境,实现山地人工林与人的共同“健康”,则是本文研究的内容。据现有文献查阅,人工步道环境在不同时间段、空间场所、景观空间类型的森林气候疗法因子质量上和森林气候疗法效果有关联性,需要对其进行定量研究与分析。选择人体舒适度、PM2.5浓度、负离子浓度、微生物浓度四个因子结合游客需求调查作为步道及周边康复治疗环境质量提升的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福州市金鸡山公园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景观要素、景观空间类型,选取具有代表性样地,对其森林气候疗法因子质量进行研究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冬季11:00-17:00人体舒适度最高,为最佳疗养时间;除揽城栈道、双龙寺后山谷地为“不舒适”,其他样地均为“舒适”;景观空间类型中开朗空间舒适度最高,半开朗与闭锁空间次之,三者差异较小,说明不同景观空间类型对人体舒适度影响不明显。(2)试验所有样地日均PM2.5浓度均未满足国家对一类区的限值标准,污染等级良,午后14:00-17:00最低,百花圃最高,揽城栈道最低;这与场地内存在多处污染源以及可能与测量的季节选择有关。应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源排放,提高空气质量。(3)公园不同时间段、样地、景观空间日均负离子浓度均达到“清新”及“非常清新”标准,叠石飞瀑最高,双龙后山空地最低,且开朗空间最高,闭锁空间最低。(4)步道周边空气微生物浓度均低于3.0×103cfu/m3的清洁标准。8:00-11:00、17:00-20:00两个时间段最高,11:00-14:00最低;揽城栈道及叠石飞瀑样地浓度最低,环山栈道凉亭最高,且开朗空间空气清新指数最高。(5)游客对现状步道建设整体满意度高,线路设计、休息平台设计、服务设施设置、步道周边景观质量会显著影响游客游览体验;游客对步道具有的康健功能认识相对较缺乏;对能够减轻心理压力的场所需求最高,对其治疗疾病功能缺乏相应了解,可通过环境解说规划以加强游客对森林气候疗法及步道的疗愈功能的认知程度;多数游客喜欢视线通透、半开阔的场所。服务设施的选择中,遮阳避雨设施需求最高。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应的步道周边森林气候疗法因子质量提升建议以及提出城郊半自然闲置人工林森林气候疗法步道设施选线、定位、分级、林分整理、景观空间类型、步道要素、休息驿站及附属设施、管理服务设施等方面的规划构想,以期为今后学者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