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与运行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污泥颗粒化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污水处理方法。然而,该技术往往因颗粒化进程慢、运行过程易发生丝状膨胀、成熟污泥易解体、遇恶劣环境系统不能及时恢复而导致整个运行崩溃等一系列问题,从而限制了它的推广及工业化应用。本课题旨在通过成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进一步研究不同形态污泥的性能、丝状微生物在颗粒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控制丝状膨胀的一般方法,同时考察进水碳氮比对颗粒污泥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有机物降解与污泥生长动力学规律,将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应用于处理豆类废水。课题的研究为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以及该技术在实际工业中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首先经过SBR反应器接种絮状活性污泥,通过调控各工艺条件使丝状膨胀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最后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实验表明,丝状微生物在颗粒形成和稳定性维持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丝状膨胀期,污泥的沉降性能和有机物降解能力低,但丝状膨胀与否,对NH3-N、TP的去除效果影响不明显,仍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且较为稳定。研究表明,增加反应器内的水力剪切力和控制温度对丝状膨胀污泥形成絮团有一定的效果,而缩小C/N比,均衡进水营养可从根本上解决污泥膨胀问题。实验通过进水C/N比变化,研究了C/N比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影响。结果表明,C/N比过高或过低对污泥颗粒化的过程均有影响,不利于系统稳定。对有机物的去除受进水C/N比影响不明显,颗粒初步形成后CODCr的去除率基本维持在87.00%左右;在C/N比6.67~2.86之间时,除磷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稳定在80.00%以上;进水C/N比对NH3-N的去除效果影响明显,C/N比为10时,好氧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NH3-N的平均去除率达90.59%,但低C/N比能抑制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活性,当进水C/N比由5降低至2时,反应器对NH3-N的去除率由65.23%下降到38.77%。在表观上升气速1.6cm/s,水温22±3℃,进水有机物浓度1300mg/L,并保持C:N:P为100:10:2的条件下,SBR反应器内接种絮状活性污泥运行至35d最终形成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成熟颗粒污泥具有优良的沉降性能及除污效果,平均沉降速率基本为70~80m/h,CODCr、NH3-N及TP去除率分别达到94%、96%及97%。采用稀释豆类废水逐步替换人工模拟废水的方法对成熟好氧颗粒污泥进行驯化。结果表明,在驯化初期,基质的替换对反应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然而,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颗粒污泥逐渐适应了新的培养环境,最终驯化完成,SVI、污泥浓度基本稳定在50mL/g、4200mg/L,CODCr、NH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基本稳定在88%、75%、94%。利用污泥在不同有机物浓度下进行有机底物的批式降解实验,监测降解过程中有机底物利用及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通过图解法对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与活性污泥进行基质降解和污泥生长动力学研究,得到好氧颗粒污泥的半饱和速率常数Ks、最大比降解速率Vmax分别为活性污泥的3.4倍、8.2倍,而好氧颗粒污泥产率系数Y低于普通絮状活性污泥,分解系数b高于活性污泥,从理论上说明了好氧颗粒污泥技术优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IGF-I)和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研究,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对子宫内膜增生的作用机
伴随着供给侧改革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体系也得到不断地完善,农村金融机构虽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只能适应传统的农村金融体系,在新型农村的背景下
次区域经济合作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对概念被提出,演进过程中出现了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概念,以与国内次区域经济合作相区分。当前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重要
测试与命题是学科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既是对学科教学活动的检测与评价,又指导着学科教学活动。因而在应试教育的实然背景中,学科教学检测与命题在整个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扮
《雷雨》的冲突中心应是在周朴园和蘩漪之间。蘩漪是曹禺塑造的最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同时蘩漪对命运的反抗和幻灭集中反映了戏剧主题.周朴园和蘩漪的冲突勾连着剧中每一个人物的
金刚石钻头在钻井破岩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而岩石力学特性是进行金刚石钻头设计和选型以及制定钻进参数的主要依据。本文在弹性力学理论基础上建立起预测岩石力学特性的数
从某种程度上讲,班级管理属于动态化过程,需要教师根据相关管理目的与管理要求,采用科学化的管理手段与措施,积极引导学生就班级内部相关资源进行规划、组织以及管控,最终达
目的:探讨用经肠镜引导下支架置入术和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某院收治的50例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50例患
<正>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防水技术专业委员会论文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专业委员会汇编的学术会议论文集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的《中国重要会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