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er720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探讨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self-harm, SH)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参考,以预防并减少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家庭、学校甚至社会对当代青少年的教育和教养提供借鉴。方法:在临沂市某些地区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5所初中和3所高中的417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有受试者均为汉族。问卷调查按照自愿无记名方式进行,共获取有效问卷3957份,有效回收率94.76%。采用的问卷包括青少年及其家庭的一般状况问卷、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n Checklist 90 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list, ASLEC)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 EMBU)等。采用SPSS 13.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x2检验和t检验以及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等,设定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发生率为27.60%,自我伤害行为方式由高到低依次为掐自己、故意打自己、抓伤自己、咬自己、拽头发、割伤自己、撞头及烫自己。2.不同性别、不同来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之间自我伤害行为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女生高于男生,城镇高于农村,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3.总自我伤害行为发生率随学习成绩下降而有增加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x2=30.49,P<0.01)。4.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应激性生活事件、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5.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生、城镇学生、独生子女、学习成绩差、经历应激性生活事件、父母教养方式严厉或过分干涉及心理健康状况差是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1.青少年的自我伤害行为发生率较高,27.60%的青少年在过去半年内有过自我伤害行为。受不同性别、不同来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的影响,女生高于男生,城镇高于农村,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2.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发生、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3.女生、家庭居住地为城镇、独生子女、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存在心理障碍、经历应激性生活事件和过分严厉或过分干涉的教养方式为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危险因素。4.要有效的预防、减少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率,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减少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发生,父母避免过分严厉或过分干涉的教养方式,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其他文献
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层干部,是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保证学院坚持正确的办
创新的演变过程可划分为二个阶段:研究开发和扩散。研究开发涉及新观点的创造及使其实施成为可能的后继发展阶段,它是企业家将一项发明商业化的过程。扩散是指创新通过一定的
C.Rogers人格理论中最重要概念之一就是自我和谐,即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评估大学
经过近十年的时间,植保无人飞机终于从一种昂贵的高科技产品变成一种大多数人都能消费得起的农机,笔者今天也能以一种较平和的心态来观察这种产品,并写出这一篇观点中性的行
期刊
人们在适应现代生活的同时愈加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近些年来,当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突
当前卷烟工业企业对于品牌的普遍认识,工业企业通过不断推出新规格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面对品牌规格的日益丰富和增多,如何在辖区市场内对品牌规格通过合理布
在林芝松茸的市场推广中,餐饮业应准确把握卖点,从其自然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菜品开发和对外促销;在林芝松茸的对外推广方面,行业管理部门应挖掘其特异
世界卫生组织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1)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只是生理上没有疾病,还应包括如心理上的安适与社会关系的和谐。“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面临着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多。作为特殊群体的大学生更是如此,一方面,他们的身心发展非常不平衡,另一方面,他们肩负着国家的重任和建
本文分析了地方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的特点与政策变迁,阐述了大学生就业的理论基础与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特殊性,制作了针对地方高校学生的就业及学业心理调查表并有针对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