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全面了解山西省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背景和制度内涵,了解山西省某县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的特点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当前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的主要因素,深入挖掘影响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的原因。为进一步引导农村居民有序就医,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问卷调查法。采用三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山西省某县随机抽取3个样本乡镇,每个样本乡镇随机抽取1个样本村,共3个样本村。以户为单位进行调查,每个样本村随机抽取200户,共600户,每户家庭选择一位有代表性的村民进行调查,最终确定调查对象600人。根据自行设计的《分级诊疗视角下山西省某县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分为个人基本信息、就医行为、医疗保障制度、分级诊疗制度四方面。采用EpiData3.1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双录入,对有效问卷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问卷信、效度较好,Cronbachα系数为0.809。2.扎根理论法。采用“非概率抽样”中的立意抽样法,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者主观判断的需要确定研究对象;理论抽样的过程是伴随着访谈的进行持续下去的,直到所有的类属均达到饱和状态,最终确定访谈对象23人。运用扎根理论法,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比较,进行开放性编码、轴心编码、选择编码三级登陆寻找核心类属,经过归纳演绎最终构建理论框架。借助于Nvivo-11质性研究分析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1.山西省某县农村居民的就医行为在就医路线的选择上,45.7%的居民选择生病后先去村卫生室,再去县级医院及更高级别医院就医;在医生的选择上,46.2%的居民选择中医,53.8%的居民选择西医;在患小病时的就医选择上,40.3%的居民选择去村卫生室就医,24.8%的居民选择自我医疗,选择去乡镇卫生院的居民仅占12.5%;在患大病时的就医选择上,46.5%的居民选择县级医院就医,37.8%的居民选择去省市级医院就医,仅有7.2%的居民选择乡镇卫生院就医;在购药地点的选择上,41.0%的居民选择去村卫生室购药,28.3%的居民选择去私人/专门药店购药,仅有16.8%的居民选择去乡镇卫生院购药。分析发现,样本地区农村居民对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的利用相对较低。2.山西省某县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农村居民的居住地、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健康状况自评、医疗保障制度和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是影响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的主要因素。3.影响山西省某县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的扎根理论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法,通过开放性编码共得到230个与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相关的概念,最后通过不断比较,归纳整理并确定出22个范畴;通过轴心编码,进一步归纳出“就医偏好”、“乡村医生发展”、“乡镇卫生院”、“医疗保障制度”、“分级诊疗制度”5个主范畴;通过选择编码,结合定量研究的结果,最终整合得出“行为主体”、“医疗卫生机构”、“政策制度”3个核心类属,构建理论框架。结论:山西省某县农村居民的自身属性、就医偏好、在就医过程中的就医决策、医疗保障制度以及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都会对其就医行为产生影响。1.生小病时大多数居民选择前往村卫生室就医和自我医疗,生大病时大多数居民选择县级医院和省市级医院就医。乡镇卫生院虽然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中坚力量,由于农村居民对其本身存在心理上的偏见,因此选择前往乡镇卫生院就医的居民相对较少。2.农村居民对乡村医生的期望很高,但大多数乡村医生医疗技术水平较低。农村居民对其医疗服务能力相对不信任,乡村医生没能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中的网底作用。3.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在支付比例上实行差异化支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农村居民合理分流,但其报销范围和报销目录仍然不能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4.农村居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因此对医疗卫生政策制度的认知程度也较低。应该重视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和政策宣传方式,采用农村居民的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宣传方式,将政策的作用落实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