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村落及其周边环境协同优化策略研究——以皖南宏村及其周边村落为例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ore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文化遗产村落数量多,分布广,文化内涵深厚。近年来,围绕文化遗产村落拓展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模式较为普遍,文化遗产村落的保护与更新越来越成为我国城市、社会发展中的一项持续性的重要工作。从新的角度出发,考虑其与周边环境的协同优化发展,将对文化遗产村落的保护和再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研究是以皖南宏村及其周边村落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开展调查研究。首先对宏村及其周边的村民和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辅以访谈,了解掌握他们的需求以及生活(旅游)基本状况,归纳提出基于村民和游客需求的宏村及其周边村落协同优化意见;其次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对宏村及其周边村落形态的的空间结构展开定量研究,并结合区域现状,提出在理论与实际高符合度前提下的区域协同优化策略;最后运用田野调查法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宏村及其周边的商业现状,并提出商业的优化改进策略,同时通过对地域特色的分析,提出旅游机制的影响下的宏村及其周边商业协同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生活上应将村民与游客有所分离,加强村民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定位每个商业圈的属性,做到有所侧重,重点开发。并加强宏村周边的商业建设,改善现有环境、设施、业态分布等,考虑将周边的商业与宏村内部商业更好的结合,建议将周边商业街巷“网格化”,增加与游客的接触度。同时论文对宏村内部的商业与参观流线的结合以及旅游形式的突破等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本论文通过基础资料收集、问卷调查、访谈法、空间句法和田野调查法,从多方面对皖南宏村及其周边村落提出了协同优化策略,其成果对于文化遗产村落及其周边环境的协同优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为文化遗产村落的保护和再发展指明了方向。
其他文献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制定的“雅典宪章”首次将“休闲”纳入到城市规划的四大内容(居住、工业、休闲、交通),反映出“休闲”日益成为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在我国的
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如欧洲的德国、法国)的住宅建设发展历程都经历了大规模新建——新建与维修改造并重——将重点转为对旧住宅进行更新和现代化改造三个阶段。对于城
数字化变革触发了社会环境、经济结构、文化艺术以及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的深层变化,这种变化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建筑、建筑设计和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形态
住宅风环境是决定住宅能耗高低的一个关键因素,但却经常被人们忽视,它的优化对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人体舒适性、降低空调的使用频率,降低建筑能耗等的促进作用都比较大
传统的养老模式主要为家庭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两种,但在生活节奏飞快发展的今天,多数老人的子女忙于工作而无暇照顾父母,而大多数老年住户的收入水平也不足以支撑高额的机构养老
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化和现代化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城市文脉不断趋同,多样性的文化价值被忽略,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导致建筑领域出现形式化和商品化的设计趋向,场地的特殊性与历
本文是针对我国当前城市雕塑建设的现实环境基础上,以咸阳市城市雕塑体系规划提供的机遇为契机,以整个城市内部的雕塑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外城市雕塑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城市雕塑建
在城市化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的背景下,中国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然而,随着桂林作为一个国际著名旅游城市的知名度的提升,桂林城市风貌与山
我国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激增并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中国人口老龄化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老龄化发展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基于这样的社
城市是人与环境关系最不友好的人居环境类型,而对于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现状,环境友好的压力就更为严峻。本研究将环境友好型城市作为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