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尺寸柔性光声换能器的非接触激光超声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ugui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金属材料被广泛地应用在各行各业。对金属构件进行缺陷检测,是预防金属微小损伤演变成巨大缺陷而造成财产损失甚至生命威胁的重要措施。激光超声方法是一种检测金属缺陷的有效手段,目前激光超声的应用中,存在高功率激光灼烧被测对象表面,而非损伤条件下激光产生的超声信号信噪比低以至于不能保证检测精度和深度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简单高效且可以实现无损条件下精确定位缺陷的激光超声检测方法。本论文在国家自然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大型航空复合材料复杂型面自适应相控阵三维聚焦成像智能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和深圳市智慧传感与系统检测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的支持下,以7075型号航空铝材的激光超声检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利用大尺寸光声换能器配合激光超声方法实现金属表面和深层缺陷大面积快速检测的新方法。首先设计并在铝板表面制备了一种均匀性能的大尺寸柔性光声换能器,并原位测试了光声换能器的声激发性能,然后根据检测信号特征通过实验和仿真方法对光声换能器结构进行了优化,最后利用优化后的光声换能器基于合成孔径聚焦方法实现铝板表面和深层缺陷的定量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光声换能器和激光超声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在无损条件下实现缺陷精准定位。该工作的创新性是提出了一种具有均匀性能的大尺寸柔性光声换能器制备和优化方法,并结合激光超声方法实现了金属构件表面和深层缺陷的无损检测。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介绍了激光超声检测技术,以及从理论研究和实验应用两个方面总结了光声换能器的研究现状。从理论方面分析了光声换能器的光声转换物理过程,并设计了光声换能器的二维简化模型,使用等效热源代替激光激励源的方式,基于经典传热学和声波传播理论,从理论上说明了光声换能器中的温度分布和声压输出特性,最终基于理论和模型给出了光声换能器表面的声压分布表达式。(2)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大尺寸均匀性能的柔性光声换能器。将烛灰作为光吸收材料,使用机械臂精确控制基板沿蛇形路线移动,从而使烛灰沉积路径有序叠加得到均匀厚度烛灰纳米颗粒(Candle Soot Nanoparticles,CSNPs)层;然后基于液体旋涂成型工艺将热弹性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与均匀厚度的光吸收层结合,在3 mm厚铝板上制备得到了大尺寸柔性光声换能器;搭建了激光超声检测系统,对样品(光声换能器和铝板)进行表征和结果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样品上不同位置产生声波的波形和频率特征基本一致,成功验证了制备方法的工作有效性和控制可靠性。(3)优化了光声换能器激发声波的性能。针对测试实验中信号多波峰的问题,利用实验和仿真研究了光声换能器三层结构对激发声波性能的影响:1)对于光声转换层:实验制备并测试了不同光声转换层厚度的光声换能器的声激发性能,并从光声换能器产生声波的过程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光声转换层的最佳厚度;2)对于保护层和声学匹配层: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了光声换能器的二维轴对称模型进行厚度与声波关系分析,并分别给出了二者最佳厚度的计算公式。在各层最佳厚度参数下制备了大尺寸光声换能器,结果显示,结构优化的光声换能器能够产生高幅值的简单波形信号。(4)使用结构优化的光声换能器检测并定位铝板表面和深层缺陷。对于表面缺陷,采用环形布置检测点的方式,对铝板表面一定区域进行了覆盖式检测,通过计算声波从声激励源到检测点的飞行时间,对区域内划分的所有点进行了信号幅值对应,并基于合成孔径聚焦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缺陷的二维成像定位图;对于铝板深层缺陷,利用光声换能器激发的高幅值纵波对测试铝块进行了透射和反射实验,分别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处理,绘制了二维图像确定了缺陷的水平和深度位置。本论文提出的基于大尺寸柔性光声换能器的非接触激光超声检测方法实现了铝板表面和深层缺陷的定位检测,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无损检测方法,在金属构件损伤检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正>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汽车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之大变革,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绿色化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日前,以"融合创新绿色"作为主题的202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天津举办。与会嘉宾纷纷为汽车产业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和推进"双碳"战略建言献策。
期刊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IVDD)是诱发多种脊柱疾患共同的病理基础,亦是导致腰背部疼痛的主要因素之一。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的合成及分解代谢失衡,导致胶原纤维、蛋白聚糖及其他基质的异常降解是IVDD的主要病理特征。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s)与基质金
<正>“2022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422万辆,同比增长66.3%,其中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60万辆,同比增长115.58%。”2022年8月27日上午,在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主论坛“全面电动化与绿色低碳转型”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主席万钢分享了一组数据。万钢表示,
期刊
<正>汽车、交通和能源已经构成了相互支撑、互为约束的碳链条。三方全方位协同才能推动双碳目标实现。《汽车、交通、能源协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径与政策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下,国内正在经历一场涉及各行各业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2022年将是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中国“双碳”目标持续深化的一年。按照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
期刊
本文从设计目标、硬件架构、软件开发、业务功能几个方面阐述了新媒体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新媒体综合监管平台的设计方案。
针对语文课程标准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评价工具的教学要求,“评价量表”正逐步应用于习作教学中,成为当下教学研究的“香饽饽”。为了进一步发挥“习作评价量表”的作用,教师有必要从其存在的问题、理论认识、突围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多维审思。在找准学生问题,找对解决策略的情况下,教师设计的“习作评价量表”应该有针对性的评价内容、激励性的评价过程和客观性的评价结果,做到导向精准、内容精当,并在精妙的时机以精到的方式加以
全球史观是一种全新的史学理念,这种史观已被我国学术界所认可。全球史观已经融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在高考试题中更是频频显现。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全球史观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人教版历史必修教材为例尝试在高中历史教学运用全球史观整合教材构建宏观知识体系。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课堂教学作为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阵地,既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科学育人的发力点。在教育信息化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结合线上线下教学优势,创新融合教学新模式,以驱动教育教学变革,达到更新优化教学内容、重构教学设计、再造教学流程和重塑教学评价等目的。本文以初中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为例,探究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学科教学实践,从教学资源的优化、教学方式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速迈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本文首先梳理了标准化战略理论与我国实践,介绍了我国新能源车桩现状,其次对《2020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围绕标准化战略助力电池安全再利用展开进一步分析,提出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需要同步加快标准化建设工作,推动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标准体系,健全各层
<正>0前言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汽车行业要想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必须实现全产业链减碳脱碳,其中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零部件再制造,就是通过再制造工艺和技术对功能性损坏或将报废的零部件进行性能修复或新一次制造,再制造零部件产品性能达到或超过原先新产品要求。分析表明,零部件再制造可回收报废产品蕴含附加值的70%左右,与原始制造相比,可节约材料、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