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臂螺旋波在外界扰动作用下的稳定性及漂移行为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huoxia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螺旋波广泛地存在于物理、化学和生物系统中,其的形成是在远离热平衡的可激发系统中自组织行为的一个绝好的例子。多臂螺旋波作为螺旋波的一种,比单臂螺旋波有着更高的对称性。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在外界影响下可激发系统中多臂螺旋波的稳定性和漂移特性。外界影响包括直流电场、交流电场、圆偏振电场和介质激发性周期性调制等。具体来说,本论文的结构如下:   在第一章中,我们概述了斑图动力学的基本背景,特别是激发介质中的激发波,以及波在传播过程中所满足的基本动力学关系。我们还描述了在弱激发极限下系统的动力学行为以及弱激发介质中的螺旋波。   在第二章中,我们介绍了多臂螺旋波。首先我们介绍了多臂螺旋波的发现过程,描述了以缺陷为中心的多臂螺旋波和自发形成的螺旋波。接下来讨论了单臂螺旋波之间的相互作用、螺旋波束缚对以及多臂螺旋波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模型中模拟显示多臂螺旋波只能在弱激发介质中稳定存在。最后我们给出多臂螺旋波的动力学行为。   在第三章中,我们研究了圆偏振电场对多臂螺旋波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显示,旋转周期是多臂螺旋波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当两臂螺旋波旋转的平均周期低于某个值时,两个臂之间的排斥相互作用变得很强,最终两臂螺旋波将分解成两个单臂螺旋波。我们发现,频率与强度都合适并且与螺旋波旋转方向相反的圆偏振电场可以有效地提高两臂螺旋波的旋转周期,从而减弱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使两臂螺旋波稳定。在原先不能存在稳定的三臂螺旋波的参数区间中,我们展示了用反向的圆偏振电场将三臂螺旋波成功稳定住的例子。   在第四章中,我们研究了在电场作用下和周期性改变介质激发性时多臂螺旋波的漂移行为。研究发现,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对于两臂和三臂螺旋波,其端点都朝相同的方向漂移,整个多臂螺旋波在漂移过程中保持稳定。在交流电场的电场频率等于两倍螺旋波旋转频率时两臂螺旋波的端点漂移方向也相同,且两臂螺旋波在漂移过程中也保持稳定。但是,当介质的激发性被周期性地调制并且调制周期等于螺旋波旋转周期时,两臂螺旋波的两个端点朝相反的方向漂移,两臂螺旋波因此分解成两个单臂螺旋波。当交流电场的频率不等于两倍螺旋波旋转频率和介质激发性的调制周期不等于螺旋波的旋转周期时,多臂螺旋波没有出现漂移现象。基于运动学理论我们对以上行为作了解析分析,分析结果与模拟结果一致。   在第五章中,我们对本论文涉及的研究工作做了总结。
其他文献
额外维与膜世界理论由于能够解决物理学中的基本难题,如规范层次问题、宇宙学常数问题等,因而备受关注。在膜世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就是研究高维时空中的各种物质场局域
2010年12月16日,《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印发。这一规划既是国家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重要组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高职高专院校现如今的艺术设计专业同学们大多数存在着学习能力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现象,大多数还习惯着初高中老师追赶学习的教育教学方式,这就制约着高职高专院校艺术
在一定的温度变化范围之内,多铁材料既具有铁电性,又具有磁性,还具有铁电相和铁磁相耦合所生的一种新的效应-磁电效应。该材料可以分为单相的多铁材料和复合的多铁材料。  
室温磁制冷是一种基于磁热效应(MCE)来实现制冷的热点研究领域。磁制冷与传统的气体压缩制冷相比,不仅效率高,而且更重要的是磁制冷不需要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氟利昂作制
自旋电子学起始于1988年Fert和Gruenberg分别独立发现的巨磁阻效应(GMR)。自旋电子学是最近几年在凝聚态物理中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分支,它研究在固体中自旋自由度的有效控制。在
对于高中啦啦操的教学,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以及老师的辅助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就小组教学法在高中啦啦操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
新型碳材料因其具有特殊的纳米结构、优异的导电性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而在能源转换和存储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作为具有综合性能最好的储能电池体系锂离子电池和清洁、高效的能源转换器件燃料电池,成为了解决二十一世纪人类所面临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的关键技术。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新型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电催化材料中的应用,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制备了碘掺杂石墨
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教育局招生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以此来统领招生工作的进行,面对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局面,做好教育局的招生工作,在招生中实现生源、学校、社会的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