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下肢外周动脉病变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1.探讨下肢外周动脉病变高危患者的超声表现、红外表达与分布特性;
  2.探讨下肢外周动脉病变高危患者的血管超声表现与红外表达特点的相关性;并以血管超声为标准对照,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诊断效能;
  3.初步探讨年龄、BMI、糖尿病、吸烟与下肢外周动脉病变结构及功能影像表现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在2018年4至2019年4月来我院进行下肢外周动脉病变筛查的患者中,根据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指标,随机抽取下肢外周动脉病变高危患者110例,先后进行IRTI、临床体查及超声检查,并分别记录被检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并计算BMI等)及临床病史(个人史、既往史等)。利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骨性标志物为分界,将下肢外周动脉病变高危患者双下肢红外异常温度的表达划分为4个区域:跖趾关节至趾尖为1区,踝关节至跖趾关节之间为2区,踝关节区为3区,踝关节以上至膝关节下为4区。根据下肢外周动脉病变高危患者患肢有无异常温度表达将患者分为五组,其中无异常温度表达的患者为A组,仅1区有异常温度表达的患者分为B组,1区和2区有异常温度表达的患者分为C组,1、2、3区有异常温度表达的患者分为D组,1、2、3、4区均有异常温度表达的患者分为E组,对上述分区及分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及对各组患者患肢最低温度值(Tlt)之间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对每组包含2个及2个以上区域的如C组(2个区)、D组(3个区)、E组(4个区)的患者患肢各区Tlt间的差异作独立t检验或方差分析。以超声检查结果为标准,对患肢外周动脉病变不同狭窄程度与患肢异常温度的表达作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不同狭窄程度患肢Tlt间的差异作方差分析;将超声检查结果中血管狭窄程度正常(管径狭窄率<30%)的患肢不同病变程度与患肢异常温度的表达作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不同病变程度患肢Tlt间的差异作独立t检验。以超声检查结果为对照,运用卡方检验对IRTI诊断下肢外周动脉病变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分别对高危因素(不同年龄组、不同BMI、有无糖尿病、是否吸烟)与下肢外周动脉病变高危患者患肢异常温度的表达及超声结果中血管的狭窄程度作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同时对这些高危因素组中患肢Tlt间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或独立t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1时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
  结果:
  1.根据四肢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超声诊断标准,正常的88例(80%),其中包括无异常表现的30例(27.3%)、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伴或不伴斑块形成的58例(52.7%);下肢动脉管腔狭窄的11例(10%),其中包括轻度狭窄2例(1.8%)、中度狭窄4例(3.6%)、重度狭窄5例(4.6%);下肢动脉管腔闭塞的11例(10%)。
  2.下肢外周动脉病变高危患者患肢ROI主要以低温表达为主,且在红外热图上有着不同的红外表达与分布特性。
  3.下肢外周动脉病变高危患者红外检查结果中,A组19例(17.3%),Tlt:(32.14±0.9)℃;B组16例(14.5%),Tlt:(28.86±1.5)℃;C组34例(30.9%),Tlt:(27.9±1.7)℃;D组21例(19.1%),Tlt:(26.99±1.4)℃;E组20例(18.2%),Tlt:(24.62±2.4)℃。各组Tlt间存在显著差异(F=12.979,P=1.27×10-8)。其中,B组至E组患者患肢Tlt均低于A组(均P<0.01);D组(P=0.028)和E组(P=3.13×10-4)患者患肢Tlt均低于B组;E组患者患肢Tlt低于C组(P=0.001)。在C、D、E三组中,1区的Tlt最低,除C组无显著差异(P=0.766)外,D组(F=4.567,P=0.014)和E组(F=4.563,P=0.005)均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但是,在D组和E组各区间比较中,D组1区与3区(P=0.004)、E组1区和4区(P=4.21×10-4)以及2区和4区(P=0.04)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4.超声检查结果中下肢外周动脉病变高危患者患肢血管不同狭窄程度与红外异常温度的表达存在相关性(R=0.235,P=0.013),而各组患肢最低温度值之间的无显著差异(F=0.506,P=0.732)。
  5.根据超声表现中患肢血管有无结构改变将超声检查结果中狭窄程度正常的患者分为完全正常组30例(34.1%);亚正常组58例(65.9%)。超声狭窄程度正常组中的不同病变程度与患肢异常温度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423),且各组患肢最低温度值之间亦无显著差异(P=0.805)。
  6.红外热成像技术诊断下肢外周动脉病变的灵敏度为86.4%,特异度为18.2%,阴性预测值为84.2%,阳性预测值为20.9%。下肢外周动脉病变红外热成像检测结果与超声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2)。
  7.不同年龄组(P=0.008)、有无糖尿病(P=0.026)与超声检查结果中下肢外周动脉病变高危患者患肢血管的狭窄程度相关,而不同BMI(P=0.336)、是否吸烟(P=0.079)与超声检查结果中下肢外周动脉病变高危患者患肢血管的狭窄程度无显著相关性;但这些高危因素与下肢外周动脉病变高危患者患肢红外异常温度的表达无相关性,且在各组中患肢Tlt间亦无差异。
  结论:
  1.下肢外周动脉病变高危患者患肢红外热像表达具有一定表达特性,通常呈低温表达;红外异常温度表达范围与患肢Tlt之间呈正相关,且患肢1、2区出现异常温度表达的患者人数最多;病变累及患肢在1区的Tlt最低,且1区的Tlt与患肢狭窄程度无关,提示功能改变早于结构改变,可早期发现下肢外周动脉供血状态异常。
  2.下肢外周动脉病变高危患者患肢超声血管狭窄程度与红外异常温度表达范围呈正相关,但与患肢Tlt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3.超声血管狭窄程度正常组的红外表达与分布特性不足以鉴别完全正常的血管及狭窄率<30%的外周动脉病变。
  4.红外热成像技术诊断下肢外周动脉病变的灵敏度为86.4%,阴性预测值为84.2%,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阴性预测值较高的优势,可用于下肢外周动脉病变高危患者的快速筛查。
  5.年龄越大或患有糖尿病的下肢外周动脉病变高危患者患肢血管的狭窄程度越重。
其他文献
化疗耐药是乳腺癌化疗后疾病控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如何逆转乳腺癌化疗耐药一直是乳腺癌治疗研究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阿霉素(Doxorubicin,DOX)是治疗乳腺癌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而DOX在治疗乳腺癌期间引起的不良反应(尤其心脏毒性)以及肿瘤本身对DOX的耐药是制约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  Pluronic是一种由聚(环氧乙烷)(PEO)、聚(环氧丙烷)(PPO)和聚(环氧乙烷)(PEO)组成
学位
弱精子症是男性精液异常常见表现之一,由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弱精子症在原发性不育中约占40%,在继发性不育中占60%-80%[1]。精索静脉曲张目前认为是通过对睾丸功能的影响导致弱精子症,但对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阐明。附睾与睾丸在解剖和功能上关系密切,精子由睾丸产生,并在附睾进一步成熟并获得受精的能力。中性α-糖苷酶是由附睾上皮合成与分泌的,是附睾功能的标志物[2]。在动物模型实验显示精索静脉曲张引
研究目的  系统评价左西替利嗪与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通过计算机搜索中外文数据库PubMed、theCochrane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数据库等,同时手工检索相关的会议摘要,将全部关于左西替利嗪及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疾病(荨麻疹、变应性性鼻炎等)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纳入本研究,2名系统评价员精读原文后,评估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
学位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