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缘山区是亟需关注、多种问题耦合交织的区域,其边缘化是特定空间地域和时期的“发展态”呈现出“滞后”的状态与过程。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中国边缘山区的人地关系表现出不同的状态、特征和响应模式。 本研究突破了传统封闭均质的环境,把人地关系置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开放性大背景下,并且充分考虑边缘山区的特殊性。基于人口、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动态数据,运用演绎与归纳、地方垂直综合分析、尺度间关联分析、时空耦合分析、区域比较分析、理论构建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总体方法,采用数理统计、地理信息系统、情景规划手段,首先对边缘山区边缘性特征作综合性剖析,其次探究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用地响应,再次分析人地关系结构与要素,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对人地关系历史进程加以思考并对未来不同情景作出理性规划。研究表明:受不利区位、自然环境刚性限制、脆弱经济基础多重制约,研究区域的边缘性特征显著,空间边缘化程度日趋加重;农民人均纯收入与林地面积显著相关,农民外出务工、非农收入的增加对减缓边缘山区历史时期形成的人地压力、山区生态环境的恢复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民生态用地转换成本较高且呈加重趋势,农民的经济承受力和可接受性,成为退耕还林的关键性因素;人口-耕地-收入相互交织,共同反映出人地关系的状态与过程。研究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与发达地区差距大,内部结构反映出较低的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和产业层次,总人口与常住人口剪刀差增大,耕地效益波动下降,山区农业依靠物质投入来增加收益的潜力不大,人们更倾向于通过外出务工或发展非农产业来提升总收入;从上世纪80年代以前城乡分割的计划经济到城市化背景下的市场经济,边缘山区的人地关系经历了土地承载力低、人地压力大、林地大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人地关系冲突,到支撑力提高、人地压力减缓、林地大面积增加、生态环境改善、人地关系低度协调的过程;⑥在现有的劳动力构成、作物结构、土地利用方式下,靠增加土地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人地关系潜力有限,难于支撑小康生活水平发展目标,人口空间转移是山区实现人地协调、生态涵养的主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