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法制意识、人权意识的空前提高,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变革,教育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以及面对来自新闻媒体的报道与关注,公众的目光对教育领域的惩罚问题关注越来越多。也因为很多家长对孩子过分地关心乃至溺爱,家长对孩子的心理是“打不得、骂不得”,“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碎了”,这种过于小心翼翼的心理使得家长对孩子在学校里受到的教育极为关心也极度敏感,特别是孩子在学校受到的惩罚。我们必须承认,新课改后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与过去相比已大大减少,这种体罚行为在中小学中也并不是很普遍。但是,近些年来,新闻媒体关于孩子在学校中遭受恶性惩罚的事件报道还是时不时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一次次地把学校和教师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和道德的审判台上。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单一事件逐步发酵,就形成了家长、教育主管部门、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理论研究者、教师同行、媒体舆论、社会公众等全社会的合力共同声讨和抨击教师恶性惩罚事件,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会由‘乐园’变成‘监狱’,我们的教师由‘灵魂工程师’沦落为‘生命的刽子手’?”为此,各级行政部门陆续颁布和实施的多部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学校和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但是,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达到所谓的“教育目的”和满足自我实现的目标,把这种显性的体罚行为变为一种更为隐蔽的冷暴力行为,给学生精神和心灵上带来长远伤害。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和对师生的访谈发现教师课堂冷暴力行为在中小学课堂还是比较普遍的,这不仅影响师生关系的健康、和谐发展,也影响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因此,本研究在课堂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微观政治学的权力理论分析教师课堂冷暴力产生的原因,基于师生主体间性理论对教师课堂冷暴力行为做出反思以及理念上的超越,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师生关系朝着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平等、对话的方向发展。首先是文章的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以往的研究主要从社会学、伦理学的角度对教育冷暴力的原因及危害、现象评述研究较多,而对于其具体划分维度和内涵、外延的界定研究较少。大多研究空间范围在教育或者校园,很少把空间划定在课堂层面,也较少用到教育学相关理论来分析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以微观权力理论和主体间性理论作为理论依据,通过微观权力理论对教师课堂冷暴力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主体间性理论作为研究的价值指向。其次,文章阐释了微观权力理论及其与师生交往的关系。探寻了微观权力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其对于本文所研究核心概念教师课堂冷暴力的价值所在。进而对教师课堂冷暴力的核心概念做出界定,明确了教师课堂冷暴力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危害,最后提出自己对教师课堂冷暴力的维度划分,以此作为第三章现状分析的依据。再次,全面分析教师课堂冷暴力的现状分析,主要根据自己课堂观察和课后师生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由于观察时间、理论知识和能力的有限,对于现状的分析可能不那么深入,还有很多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挖掘和进一步探究。然后,用微观权力理论剖析产生教师课堂冷暴力的原因。基于微观权力理论,结合笔者的课堂观察,深刻反思教师课堂冷暴力行为的现实情境。本文主要从出发,从权力、利益、场域、符号和策略等角度做出具体阐述和分析。最后,从主体间性理论的师生主体间关系角度对教师课堂冷暴力做出反思,实现教师课堂冷暴力的错误理念的超越与重构,进一步提出减少和预防教师课堂冷暴力行为的可能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