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质泥岩卸荷流变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ppsl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岩具有比硬岩更加复杂的力学特性,其作为工程岩体时往往表现出应变软化、流变及非线性大变形等工程力学特性,是影响工程长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深入开展软岩力学特性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软岩隧洞砂质泥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对其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RMT-150C岩石力学试验系统进行砂质泥岩三轴压缩及卸荷试验,研究了不同应力路径下岩石的强度、变形以及破坏特征,获得了压缩及卸荷应力路径下岩石的基本力学参数。2)针对三轴压缩及卸荷试验中无法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直接确定砂质泥岩试样峰值强度这一问题,将半对数法引入到试验数据分析中,利用1g(σ1-σ3)~ε,关系曲线和σ3~1gε1关系曲线较方便的确定了岩样的峰值强度值,并基于应力增量、应变增量与应力之间的关系曲线|△ε1/△(σ1-σ3)|~(σ1-σ3)对取值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3)采用RLW-2000微机控制岩石三轴蠕变试验机对砂质泥岩进行恒轴压卸围压和加轴压卸围压应力路径下的分级卸荷流变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应力路径下砂质泥岩试样轴向及侧向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两种应力路径下加速流变阶段砂质泥岩试样流变变形特征和速率发展规律;利用等时曲线法确定了不同卸荷初始围压下砂质泥岩试样的长期强度,并引入强度比概念对比分析两种应力路径下长期强度与破坏应力间的比例关系;分析了不同应力路径下砂质泥岩试样的破坏特征及其随卸荷初始围压变化的发展规律。4)基于卸荷流变试验全过程曲线,采用西原模型对应力水平小于σs(岩石流变破坏的前一级应力水平)条件下砂质泥岩的流变特征进行了描述,利用Levenb erg-Marquardt优化算法对模型中各流变参数进行了优化辨识。5)以西原模型为基础,引入非线性黏塑性流变元件建立了一个新的非线性黏弹塑性流变模型,使其能够较好的描述破坏围压下砂质泥岩流变全过程曲线的非线性加速流变阶段,验证分析表明该模型计算的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曲线比较吻合,表明所建立的非线性黏弹塑性流变模型是合理的。6)对新建立的非线性黏弹塑性流变本构模型在FLAC3D程序中予以数值实现并将其运用于某水电站引水隧洞的长期稳定性计算分析,研究成果可为隧洞围岩的长期稳定性研究和隧洞长期运行的安全性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在本文中修正的提出了建立在桁架+拱力学模型基础上的抗剪理论。具体分析了一般梁柱构件的抗剪机理,提出了其理论的和实用的抗剪公式;利用前述理论,结合高强连续复合螺旋箍筋对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近年来应用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在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裂要求比钢筋混凝土结构要高,如何正确地评价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
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简称PCC桩)及其复合地基是一种全新的地基处理新技术,已应用于高速公路、民用建筑、港口、海堤等工程建设中,PCC桩在处理效果、工期、造价、环保等方面具有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健康监测是目前工程界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通过长期的健康与损伤状态监测,获得结构不同状态的参数对结构进行反演分析和对比,判断其损伤状态,采用人工神经
大量风振、地震灾害现象表明,输电线路的破坏会导致供电系统的瘫痪,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产建设、生活秩序,而且还会产生重大的次生灾害,给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确保风振、地震作用下输电线路的正常工作,已成为电力工程与土木工程界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并引起了国内外有关研究者的极大注意。 在本文中,以岗市—长江500kV输电线路湘江大跨越为工程背景,采用两种不同的模型研究了该工程
本文通过两榀短肢剪力墙与无粘结预应力楼盖结合而成的大空间组合试件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分析研究了这种结构体系在水平荷载(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性。首先分析
本文研究了加筋挡土墙及土钉墙等土工加筋结构分析设计方法,目前常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对结构物进行力与力矩的平衡分析,经过试算确定最危险滑裂面的位置及相应的最小安全系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超高层建筑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有必要对超高层建筑的合理结构形式和动力响应计算方法进行系统研究。 巨型框架
现在建筑中室内柱角凸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审美观。由此设想,在高层钢结构建筑中,采用类似异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的异形截面钢柱,就能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但是国内
SRC-RC竖向混合结构是指主要由型钢混凝土构件和混凝土构件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SRC-RC竖向混合结构能够充分利用普通混凝土结构和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各自优点。这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