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发光层全磷光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meil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由于其自发光、宽视角、可挠曲、易大面积和透明等优点,被认为是新一代绿色环保的新光源,在照明和显示领域极具发展前景。  为了实现高效、高质量的白光OLEDs,通常在器件发光层结构中采用主客体掺杂的方式提高材料间激子能量传递效率,减小高亮度下效率滚降(roll-off)。而使用主客体掺杂发光层结构,尤其在多发光层器件中过度依赖于掺杂浓度,会导致器件制备过程复杂,影响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具有非掺杂超薄发光层结构的器件能够简化器件结构,降低器件的制备难度的同时,也可以获得良好的器件性能。但传统的超薄发光层结构器件中由于发光层薄,复合区较窄,造成了区域激子浓度过高,不利于抑制激子淬灭,导致高亮度下较为严重的roll-off。为了使这种极具潜力的器件结构能够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本论文深入研究了超薄发光层结构OLED的工作机理,并通过器件结构设计,制备出了系列具有良好光电性能的超薄发光层有机发光二极管。论文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通过调控超薄发光层远离激子复合区在激子产生区的位置,成功制备出了具有高效率、低roll-off的绿光磷光OLEDs。该结构有效抑制了激子淬灭,显著改善了器件在高亮度下的roll-off,制备的绿光磷光器件最大外量子效率(EQE)、电流效率(CE)和功率效率(PE)分别为25.5%、98.0cd A-1和85.4lm W-1,在5000cd m-2亮度下分别保持25.1%、94.9cd A-1和55.5lm W-1,在10000cd m-2的高亮度下仍能达到24.3%、92.7cd A-1和49.3lm W-1。通过对比同一材料体系下掺杂双发光层结构的磷光OLED、具有传统超薄发光层结构的磷光OLED和我们设计的新型超薄发光层结构的磷光OLED中的激子分布和性能,揭示了新型超薄发光层结构激子高效利用的工作原理。  2、通过调控红、绿和蓝光磷光超薄发光层在发光区的位置,成功制备出了高效率、低roll-off的白光磷光OLEDs。由于有效抑制了激子的淬灭,显著提高了器件在高亮度下的效率,制备的白光器件最大EQE、CE和PE分别达到了20.3%、44.2cd A-1和39.0lm W-1,在5000cd m-2亮度下仍能保持在18.8%、41.9cd A-1和28.6lm W-1;该器件也表现了良好的光色稳定性,在1000-5000cd m-2亮度下其色坐标(CIE)变化十分微小,从(0.47,0.43)到(0.43,0.44),高显色指数(CRI)达到了80。并详细解释了器件中的能量传递过程。  3、通过调控橙光发光层在mCBP:Flrpic/PO-T2T激基复合物中的位置,成功制备出了高效率、低roll-off白光OLEDs。mCBP:Flrpic/PO-T2T的结构设计显著提高了激子利用率,改善了器件在高亮度下的roll-off,制备的蓝光器件,最大EQE、CE和PE分别为25.73%、55.45cd A-1和62.19lm W-1,在1000cd m-2的亮度下仍可达22.3%、48.5cd A-1和31.7lm W-1。制备的冷白光器件,启亮电压为2.6V,最大EQE、CE和PE分别为28.37%、72.17cd A-1和87.17lm W-1,在1000cd m-2的亮度下EQE和CE仍能达到18.23%和46.37cd A-1,从2000cd m-2到10000cd m-2的亮度范围内,色坐标从(0.26,0.39)到(0.25,0.39),表现了非常好的光谱稳定性。制备的暖白光器件,启亮电压同样为2.6V,最大EQE、CE和PE分别为23.8%、67.7cd A-1和81.1lm W-1,在1000cd m-2的亮度下EQE和CE仍为17.4%和49.0cd A-1。CIE为(0.35,0.44),表现了很好的光色稳定性。
其他文献
该工作测定了不同温度和浓度下乙醇与正己烷液体混合物的热压力系数及内压,并用修正的van der Waals模型关联了这些实验数据,从模型参数B/A得到了一个乙醇自缔合随组成而遭破
人类的生命过程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化学反应,其中许多的生理过程需要金属离子以及生物小分子的参与,这些金属离子和生物小分子由于其特殊的生理功能而广泛的存在于生命体系
该课题主要针对中国目前对煤直接液化技术直接的和潜在的迫切需求,从煤与催化剂的匹配关系入手,研制煤液化担载铁催化剂,揭示产物组成性质并与煤种、液化反应条件进行关联,研
文章根据煤矿集团在资源整合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结合国家建设大集团、大基地的政策要求,系统地提出了煤矿集团在战略发展中应从资源、投资、走出去战略等多方面需要采取的措施
自组装单层膜(self-assembledmonolayer,SAM)被一些研究者认为是膜修饰电极发展的最高形式,对其进行研究和表征将对界面电子或粒子转移、生物电催化和生物催化、分子或粒子的
7月19日,下午2时,毛主席偕王秘书长若飞乘车来交际处,到客厅,金处长通知我们到客厅晋谒。当我们到了客厅门外时,主席出门笑容相迎,并一一握手后,相偕进客厅,让我们依次环坐,
该论文通过发展一些新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电极界面上发生的分子识别及分子组装现象用电化学阻抗技术进行了研究.1.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分子识别电化学分析仪,它能够将被测物的
热诱导延迟荧光(TADF)发光材料与磷光配合物相似,可以利用电产生的包括单重态激子和三重态激子在内的所有激子,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中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而不同于磷光
该论文对含萘聚醚醚酮、聚醚醚酮与聚醚醚酮酮的共混物和共聚物、钛酸钾晶须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利用亲核取代反应分别合成了含萘聚醚醚酮
环丙烷衍生物是酯环化合物中特殊的一类,其亲核反应较难发生,相关报道较少.该论文研究了贫电子环丙烷衍生物与含硫弱亲核试剂苯硫酚和2-巯基苯骈噻唑的反应,并初步探索了含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