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研究与仿真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HANQ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简称WSNs)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技术,已成为通信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是新兴的下一代无线网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传统的适用于无线移动自主网Ad-hoc的路由协议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中存在着众多承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有限的能量资源和各节点地理位置信息,确立目标区域的路由,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由于每个节点只能获取局部拓扑信息,给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设计提出了限制,同时,由于传感器节点的电源能量、通信能力和计算能力都十分有限,因此路由协议设计的首要目标是提高节点的能源有效性和网络的生命周期。其中一些研究方向提出了如何在每次数据传输过程中选择能量消耗最小化的路由算法,而另外一些研究方向提出了怎样最小化全网的能量消耗。无疑,LEACH协议的提出使我们通过随机选择簇头节点,平均分担中继通信业务保证了所有节点公平地承担能量消耗的负担,最终可以延长整个系统的生命周期。本文先总结归纳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结构、特点、应用范围、现有解决传感器网络能量高效性问题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这些协议存在的整体能耗高、网络生命周期短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LEACH协议的能量优化的簇首选择算法EOSA(Energy Optimized Strategy Algorithm),在EOSA中,我们分别在簇头选择算法和网络中最优簇数的确定两方面对LEACH进行了改进。簇头选择算法的改进:通过簇首节点寻找能量剩余较多节点来形成数据传输路径,取代了传统的寻找最小能量消耗路径的方法,对LEACH协议中的阈值T(n)进行调整。从而采用新的簇头选择机制。最优簇数的确定及改进:通过考虑LEACH协议中遗漏的发送广播包所耗费的能量,依据其传送路径的长度产生的消耗能量差异重新计算最优簇数。同时考虑了簇内节点到簇首的距离因素,能从可能的候选路径中选择一条最佳路由,并使得该路径上节点的剩余能量较多。本文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EOSA算法在NS2仿真平台中实现的可行性,以及理论性的验证了适用于LEACH协议网络仿真的有效性及相关实现技术。最后,对本论文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本课题领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移动自组织网络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和动态灵活性,在缺少固定基础设施的商用环境中,军事及紧急灾害场景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极大的关注。节点的相对独立
DNA微阵列技术是基因组信息学研究的主要支撑技术,它为癌症研究提供了最基本和最必要的信息及依据。然而由于基因芯片数据样本少、高维数高的特点,在基因芯片数据处理时面临
便捷、准确的无线网络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具有组网灵活、自适应性强、覆盖范围广的无线Mesh网络,更是如此,并逐渐成为下一代无线网络的主要代表。为了应对当前各式各
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以其灵活性,可重用性等特点已经逐渐成为系统间取得互用性的有效机制,SOA允许现存的遗产系统将其业务功能以服务的形式应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嵌入式显示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从CRT到LCD,再到近年来出现的电子纸显示技术。电子纸显示图像,具有功耗低、对比度高、可视角度大、强光下可阅读等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与传统机器人的结合构成了智能机器人。在以往机器人智能领域的研究中,由于忽视了对多个传感器之间的综合分析,对提高智能系统的性能带来了不利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应用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信息充斥在互联网之上。面对如此多的资源,如何快速找到自己真正所需要的信息,成为众多研究学者、理论专家和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随机部署在监测区域的微小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自组织方式构成的分布式网络系统,一般用于对人类无法到达的区域或环境进行监测,并将采集的信息传
现有的恐怖预测模型主要是根据组织以往背景与行为之间的联系来预测其未来的表现,并未考虑组织背景属性变化引起行为属性的改变。以文化建模(Culture Modeling,CM)为基础的恐
真实感三维人脸重建技术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基于网格模型的人脸真实感重建方法,分析了面部三维网格简化方法及局部器官特征的定位、人眼模型及运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