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vBL1调控c-Jun抗TRAIL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探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f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高致死性癌症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超过8成,包括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因其低增殖速率和低迁移能力导致超过7成的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因此生存率也很低。化疗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仅能在早期患者治疗中有效地发挥作用,即使通过多药联用也只能达到约30%的有效率,因此化疗常作为辅助手段协助外科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放射治疗。本课题统计发现RuvBL1在肺癌患者样本中高表达,并且其高表达表现出不良的临床行为和较差的生存率,因此推测RuvBL1可能影响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RuvBL1是AAA+超家族蛋白成员之一,具有ATP酶和解旋酶活性,能与多种蛋白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具有转录调控活性的蛋白复合物,参与转录调控、染色质重组、DNA损伤修复等多个细胞事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RuvBL1在肝癌、结肠癌、淋巴癌等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水平显著提高,并且可与Myc、β-catenin等多种致癌因子相互作用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目前围绕RuvBL1致癌性的研究很多,但是RuvBL1与癌症患者的预后相关性一直没有受到关注。在肺癌患者样本中,通过Kaplan对TCGATM数据库进行分析发现RuvBL1表达水平与预后具有相关性,生存曲线表明高表达RuvBL1的患者预后生存时间更短。接着发现高表达RuvBL1的肺癌细胞株对抗肿瘤药物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表现出低敏感性。因此,本课题以RuvBL1参与肺癌细胞的抗凋亡功能为切入点,从新的角度来探索RuvBL1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抗凋亡治疗中的作用。首先在肺癌细胞中证实了RuvBL1具有抗凋亡功能。肺癌细胞系中内源性高表达RuvBL1表现出对TRAIL诱导凋亡的低敏感性,在肺癌细胞A549中外源性过表达RuvBL1则能够显著地抑制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期间,在RuvBL1抗TRAIL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中同时检测到c-Jun表达水平的下降,因此推测c-Jun参与了RuvBL1的抗凋亡作用。c-Jun是AP-1蛋白家族成员,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转录激活参与细胞凋亡。在TRAIL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过程中,JNK通路被激活,c-Jun作为JNK的靶蛋白被磷酸化,继而激活AP-1转录复合物,启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转录激活。于是借助细胞转染的过表达体系和干扰体系,通过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验证了c-Jun参与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并发挥促凋亡功能。接着开展了RuvBL1与c-Jun表达相关性的探究。随着细胞内RuvBL1表达水平的升高,c-Jun的表达水平降低,并表现为剂量依赖型的负调控关系。当共表达RuvBL1与c-Jun时,RuvBL1不能显著下调c-Jun的表达,并因此失去了抑凋亡功能。因此得出结论,RuvBL1通过调控c-Jun的表达发挥抗凋亡功能。最后,围绕RuvBL1调控c-Jun表达的分子机制展开研究。首先,在蛋白水平上进行验证,采用CHX处理细胞后发现RuvBL1的表达并没有影响c-Jun的蛋白质降解,说明RuvBL1对c-Jun蛋白水平的调控与蛋白降解途径无关。接着,采用AP-1-Luc报告基因进行转录活性的检测,荧光素酶活性测定表明RuvBL1能抑制c-Jun/AP-1的转录活性。转录活性通常由两方面因素调控:一是转录因子的磷酸化激活,二是转录因子的DNA结合能力。Western Blot结果表明RuvBL1不影响c-Jun的磷酸化激活,而EMSA实验证实RuvBL1抑制了c-Jun的DNA结合能力。c-Jun是AP-1转录复合物的主要成分,其自身也是AP-1的下游靶基因。进一步通过Ch-IP实验发现,RuvBL1抑制了c-Jun与c-jun promoter的结合,从而抑制了c-Jun的转录,表现为对c-Jun表达水平的负调控。本课题以RuvBL1在肺癌中高表达和预后相关性为出发点,研究发现了RuvBL1具有抗凋亡功能,并阐明了其抗凋亡的分子机制,为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和理论指导。对非小细胞肺癌对化疗药物的低敏感性作出了可能的解释,为肺癌治疗手段的发展和预后生存时间的延长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其他文献
河口是陆、海物质输运与能量交换的关键区域,受到径流、潮汐、风浪、环流等复杂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河口水动力特征、沉积物输运(悬浮泥沙的再悬浮、沉降、絮凝、输运等)、污染物质的扩散与迁移、盐淡水混合、最大浑浊带形成机制以及近底部生物化学过程等重要问题一直备受广大海洋学者的关注。本研究选取长江口为研究区,基于沉积动力与湍流等物理过程的现场观测,验证河口湍流观测的可行性,探讨这些物理过程的影响因素与相互
学位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是植物根部与隶属球囊菌亚门(Glomeromycotina)的真菌之间形成的一种互相交换营养的共生体。AM的起源非常古老,演化至今已成为绝大多数植物保障营养供给,并增强自身抗逆性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在过去的18年里,研究人员从不同植物中一共鉴定出了60余个AM共生调控基因,分别涉及共生信号分子的合成、识别与传导、膜融合与物质运输、以
学位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地区不透水面比例不断增加,透水性景观比例减少,约束了径流的蓄渗空间。传统“快排、直排”的汇流模式容易加剧排水管网系统负荷,引发内涝积水现象。透水面与不透水面镶嵌的地表景观格局特征对地表径流产生重要影响,地表不透水性景观(Total Impervious Area,TIA)中直接连接的不透水面(Directly Connected Impervious Area,DCIA)是地表
学位
蓝藻水华是危害公共健康和水生态环境安全的全球性问题。微囊藻(Microcystis)是湖泊和水库中一种最常见形成蓝藻水华的藻类,且微囊藻能够产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水生态环境的微囊藻毒素和异味物质。因此,微囊藻水华的控制在蓝藻水华治理过程中至关重要。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很多关于溶藻细菌的报道。然而,关于真菌对微囊藻有较强溶藻活性的报道却很少。本文将一株从太湖分离到的溶藻真菌F20鉴定为嗜松蓝状菌,命名
学位
植物花器官的正常发生对于雌雄蕊的发育、配子体及种子的产生等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在拟南芥早期花发育过程中,CLAVATA(CLV)-WUSHEL(WUS)空间调控通路主要负责维持花分生组织稳态,调控干细胞数量的动态平衡,保证一定数量的干细胞产生以确保四轮花器官生成。负责花干细胞适时终止的AGAMOUS(AG)-KNUCKLES(KNU)-WUSHEL(WUS)调控通路则负责程序性抑制WUS表达以
学位
非生物胁迫影响着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其中干旱胁迫是对植物影响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之一。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植物通过感知、传递和响应干旱胁迫信号,形成了抵御和适应干旱胁迫的长效机制。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是世界上第五大禾谷类作物,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较小的基因组,被认为是研究作物对干旱胁迫响应以及适应性的理想植物材料。WRKY转录因子作为植物转录调控因子,在植物响应
学位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调控基因表达、基因功能分析以及疾病治疗的强有力工具。随着许多治疗靶点的出现以及应用方法的发展,RNAi正在彻底改变基因治疗的方式。然而,目前RNAi在基因治疗方面的应用,仍然局限于一些重要的问题,如短时效和毒副作用。为了更好地利用RNAi,我们仍然需要新的策略。已有研究表明,Epstein-Barr病毒核抗原1(EBNA-1)和质粒复制起始
学位
代谢综合征是指一组由胰岛素抵抗引起的相互关联的临床症候群,包括腹型肥胖、血脂紊乱、高血糖、高血压和胰岛素抵抗。大量研究结果证实果糖过量摄入是引起代谢综合征脂肪肝的重要因素。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伴随系统性炎症和血清内毒素水平升高的现象。在肠屏障受损之后,有研究发现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肠道革兰氏阴性菌等生成的内毒素主要成分脂多糖会随之进入血液,并通过肝门脉系统影响肝功能。有临床和动物实验发现益生
学位
文本纠错是指对于文本中错误的文字进行纠正,该任务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基本任务。互联网时代,中文作为世界第二大语言,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对于中文文本纠错的研究至关重要。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使得深度学习方法同样在文本纠错任务中大放异彩,目前文本纠错领域最新提出的方法都是基于端到端的seq2seq方法,该方法在英文文本纠错中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是由于中文汉字的独特性与复杂性以及中文纠错语料的缺乏,使得
学位
草地作为地球表面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不仅为人类生产及生活提供畜产品,对畜牧业发展起着重要支持作用,同时具有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多项生态服务功能,因此其在确保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随着全球气候多变,加上人类活动的干扰加剧,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大,其结构和功能已发生相应改变。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下,草地生产力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评估地表生态系统健康和了解生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