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余热利用双金属热再生氨基电池理论及实验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kun72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温余热能(<100 ℃)广泛存在且数量巨大,被认为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开发先进的低温余热能利用技术将其高效地储存和转化为电能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减少CO2排放的重要途径。针对传统热再生电池的电压限制(<0.45 V),本文基于氧化还原和热蒸馏提出了一种新的液态热电化学方法—双金属热再生氨基电池(bimetallic thermally-regenerative ammonia battery,B-TRAB),在室温下可实现高压放电和低压充电,从而将低温余热能转化为高功率电能。本文从电极反应机理、功率、能量和效率特性、温度效应、自放电抑制策略、液流电池系统和数值模型以及废水处理应用等方面开展了B-TRAB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根据电化学体系设计方法和B-TRAB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电极、配体和电解液的选择准则。基于可与氨配位的不同金属作电极,可构建多种B-TRAB系统,其中Cu/Zn-TRAB具有高放电电压(1.38 V)和低成本的优势。结果表明,Cu/Zn-TRAB的电极过程一定程度上都受扩散控制。电解液优化后,Cu/Zn-TRAB的最大功率密度为525 W/m-电极面积~2,100 A/m~2恒流充、放电下能量密度为714 W h/m~3。在不同充、放电策略下,Cu/Zn-TRAB可完成连续的热再生循环,并输出净能量和稳定的功率密度。工作温度对Cu/Zn-TRAB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在10-40°C,Cu/Zn-TRAB的最大功率密度线性提升至约723 W/m-电极面积~2,主要由于高温对离子扩散和反应动力学的促进。高温下输出功率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硫酸盐体系的p H较高和离子交叉污染加重。最大净能量密度在30-35°C获得。此外,热再生过程的蒸馏参数对热电转化效率有显著影响。针对氨基电池能量损失较大,分析了自放电现象并提出了电解液解耦策略。结果表明自放电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氨基电池中阴、阳极液间较大的p H差驱使碱性物质迁移到阴极液中导致阴极性能衰减。当阴极液p H达到7-8时,开始发生Cu(NH3)42+的沉积(即自放电)。Cu/Zn-TRAB在放电过程更容易受自放电的影响。利用NH4+水解对碱性物质的缓冲作用,电解液解耦后Cu/Zn-TRAB的能量密度和热电转化效率提升了45-50%,同时将温度适应性从40°C扩展到70°C以上。这种电解质解耦策略也适用于其他p H相差较大的电化学系统。为了便于实际应用,构建了结构紧凑且更经济高效的双金属热再生氨基液流电池(B-TRAFB)系统,大幅提升了膜面积和体积平均的性能指标。通过浓度和流速优化,Cu/Zn-TRAFB的最大功率密度为280 W/m-膜面积~2,同时能量密度为1280W h/m-anolyte~3,热电转化效率为0.34%(ηt/C=2.7%),远高于其他液态热电转化技术。此外,Cu/Zn-TRAFB系统也显示了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循环稳定性。阳极库仑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低价络合离子Cu(NH3)4+的存在和氨水对金属的腐蚀,并非受氧气的影响。基于扩散和电极动力学参数测量,构建了二维流动-电化学耦合的Cu/Zn-TRAFB数值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基于耦合模型探究了稳态和瞬态的物质传输和分布规律,并评估了不同充、放电策略下的性能和效率。研究结果表明,电极表面反应物浓度的耗尽是电池性能下降的直接原因。净能量密度(或转化效率)与输出功率密度呈负相关的对角分布。Cu/Zn-TRAFB的输出功率密度从13、175到270 W/m-膜面积~2时,净能量密度为17、4-5和0.5 k W h/m~3,热电转化效率为13.6%、3%和0.45%(ηt/C=81%、20%和2.5%)。基于B-TRAB的阴极沉积效应和热再生过程,提出了一种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同时产生电能的方法。对于含0.002-0.3 M Cu2+的废水,Cu/Zn-TRAB可实现90%以上的去除效率,同时输出功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为31-546 W/m-电极面积~2,能量密度随浓度线性增加为42-4888 W h/m~3。对于含0.05 M Cu2+的废水,在2 M NH3且不更换阳极液的条件下,可维持8个高效处理循环(去除效率>90%)。此外,对于含0.01-0.1 M Co2+和Ni2+的废水,Co/Zn-TRAB和Ni/Zn-TRAB也可实现约90%的去除效率。
其他文献
刚性折纸可被视为球面机构的装配体,其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本文系统地探讨了基于球面机构构建一维、二维、及三维可动网格的方法,通过分析球面机构网格的运动协调条件,设计了可切换手性以及具有层级手性的螺旋结构,研究了基于球面机构的可变形曲面,并且提出了一类新的刚性折纸管状结构以及折纸管状结构的厚板折叠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受刚性折纸图案的启发,设计了一种由球面四杆机构构成的一维螺旋结构。基
学位
随着抗生素在人类医疗和养殖业的滥用,抗生素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峻。污水处理厂汇集多方污水,是抗生素和抗性基因进入环境的重要点源,同时也是去除污染物的重要设施。深入研究以生物处理为主体的污水处理工艺中抗生素的归趋转化机制,和抗生素对功能菌群的毒性作用机理,有助于抗生素环境风险评价和污水处理工艺的评估优化,对提高抗生素去除率、保证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和降低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活性污泥法是普遍使用的一类污
学位
主动脉血管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等严重病变多发的人体器官。精确的在体应力分析是预测动脉瘤破裂风险、判别主动脉夹层发生和扩展的基础,残余应力广泛存在于主动脉血管中,其直接影响在体应力计算的准确性。残余应力具有层异性、三维性和个体差异性,而现有力学模型不能很好反映这些特征,建立主动脉残余应力精确的力学模型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围绕主动脉血管三维残余应力的力学建模及在
学位
经皮穿刺是临床中用于癌症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机器人辅助穿刺手术对于提高诊疗效果、减少医生操作负担和辐射环境伤害具有重大的意义。该课题融合了机器人学、控制工程、生物力学、医学图像处理等多学科知识,旨在通过对力觉、视觉等多种信息的处理分析,实现精准安全的穿刺操作,达到理想诊疗效果。本文面向机器人辅助穿刺手术的交互力学机理及操控策略开展深入研究:(1)针对经皮穿刺过程中纤维结构软组织的各向异
学位
生活垃圾热解气化技术具有适用性广、设备规模灵活、污染物排放量低等特点,其技术特点符合国家生活垃圾分布式处理的要求,近年来成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研究热点。生活垃圾典型组分复杂,各组分之间的交互作用影响其整体热解气化特性,且含有大量的氯元素,在热解气化过程中容易释放包括二噁英在内的含氯污染物造成环境风险。鉴于此,本文围绕生活垃圾热解气化过程的交互作用展开研究,建立了Weibull分布热解
学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FC)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然而PEFC在低温(0℃以下)环境中工作时不能够正常启动依然是其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之一,主要原因在于燃料电池在工作时,催化层(CL)中电化学反应产生的液态水如果不能及时穿过微孔层(MPL)和气体扩散层(GDL)排出电池,就可能在电池内部结冰。结冰既会堵塞反应气体扩散和液态水移动的路径,也会破坏电池内部结
学位
2021年“两会”中所提出的“加快建设数字经济、以数字化转型驱动变革”正在进一步落实。在后疫情时代云计算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将为我国产值规模巨大的传统建筑业注入新的生命力。同时,我国在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新进步也对工程建设业的数字化转型起到了推动与加速的作用。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建筑类传统软件业中的龙头企业,为顺应时代发展,也进行了由传统软件制造商向S
学位
计及服役环境需求的并联机器人机构拓扑设计与性能设计是机器人与机构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有限和瞬时旋量理论,围绕并联机器人机构拓扑与性能集成设计方法开展系统研究,内容涉及拓扑与性能的集成表征、集成建模和集成设计,以及相应的数字化设计软件等,具体如下:(1)在集成表征体系研究方面,揭示拓扑与性能集成设计与刚体连续和瞬时运动集成表征的内在联系;借助对偶数定义刚体连续运动和瞬时运动集成表征格式及其运算
学位
基于低光损伤、高分辨率等优点,光片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细胞生物学、临床医学等领域。为实现厚生物样品的三维成像,将液体变焦透镜应用到光片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当中,通过调谐液体变焦透镜的光焦度改变系统物方主平面位置,以探测样品的不同层面。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建立了基于液体变焦透镜的光片荧光显微成像系统模型,探究了液体变焦透镜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利用光线追迹法,分析了透镜光焦度对系统放大倍率的
学位
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零排放的能量转换装置,其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水热管理是燃料电池内部传输过程和物理状态的统称,其直接决定了电池的输出性能和耐久性。物理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是PEM燃料电池水热管理研究的两类主要方法,两者均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本论文重点研究了PEM燃料电池物理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的开发建立,应用于燃料电池水热管理。本论文中建立的三种模型,准二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