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黄帝四经》与汉初文学思想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ow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老之学在先秦思想史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学派,然而因为距今久远的年代及汉武帝时期施行独尊儒术的统治思想等因素,黄老之学的著作大多亡佚或无从考证,致使学术界对黄老之学的研究也略显薄弱,而这种情况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大量帛书后有了较大的改观。学术界对帛书《黄帝四经》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热情,但是之前关于帛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献学、流派归属、思想、政治等方面,少有提及其文学方面的价值。虽然有的研究中会提到一些帛书《黄帝四经》个别篇目的文学价值,但是都不完整、深刻,关于文学价值方面的研究基本没有,非常的薄弱。鉴于这一情况,笔者力图立足文本,从文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帛书《黄帝四经》,分析同时代和后期相关文献著作,比较它们之间的思想观念和文学思想的异同,进而尝试推导其对汉初文学思想及后世的某些影响。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介绍本文选题的意义,回顾近现代以来对于黄老之学、帛书《黄帝四经》以及它们在文学思想方面的研究状况。之前黄老之学在文献学、哲学、历史学等领域都得到较多层面的研究,而帛书《黄帝四经》在文学领域及其与汉初文学思想的联系这一方面还有待挖掘,同时,也试图通过黄老之学的相关哲学原理探索后世某些文学思想的成因。第二部分第一章是对帛书《黄帝四经》及黄老之学的内涵阐述。帛书《黄帝四经》是道家重要学术流派“黄老之学”的代表作,本段主要阐述黄老之学的思想内涵和帛书《黄帝四经》所体现的政治思想和文学思想。其中重要的内容有两点:一是对黄老之学的理论基础进行概括论述;二是以帛书《黄帝四经》为代表的先秦文献所呈现的主要思想内容进行论述。第二章是帛书《黄帝四经》及黄老之学在汉初作家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在汉初文学作品中,如《新语》、《新书》、《韩诗外传》、《七发》、《淮南子》等著作中,黄老之学都对其部分内容产生了渗透与影响。在这些作品中,它们各自的思想内涵和思想倾向并不相同,既有以宣扬道家和杂家思想为主,“旨近老子”的著作《淮南子》,也有以宣扬儒家思想为主的作品如《新语》《韩诗外传》等著作。这些作品虽然表达的主旨各不相同,但是都借鉴和吸收了黄老之学的思想内涵,对其也有新的思考与承继。在文学影响方面,帛书《黄帝四经》以“道”和“法”为最高的理论依据。“道法自然”是老子兼天道与人道的宇宙观、人生观之最高命题,也是汉初黄老之学的思想旨归。由于对自然的崇尚,汉初审美特别讲求天性,反对人为雕凿。黄老学派之人对老子的道论加以改造,将“道”置于天地之间,或将天地作为“道”,让其成为人类可以体察遵循的实体,赋予“道”可以感知的现实性内涵。这对汉初文人总揽宇宙,恢宏博大的艺术追求产生了一定影响。此外,汉初文学作品里的一些文学理念和文学主张也是通过传播黄老哲学、政治思想过程来体现。在结语中,本文总结了帛书《黄帝四经》及黄老之学的思想内涵,体现以帛书《黄帝四经》为代表的黄老之学及至道家思想对汉初文学思想产生的多方面影响。
其他文献
书信作为中国古代散文的重要文体,不仅起源时间早、使用范围广,而且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在书信这一文体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东汉书信贡献良多。此时期的书信不仅在数量上有所
<正>雁,会意兼形声字,《说文·隹部》:"雁,雁鸟也。从隹,从人,厂(hàn)声。"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雁,善于游泳和飞行。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嘴宽而厚,雌雄羽色相似,多数种
期刊
研究人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eukocyte-associated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1,LAIR-1)对人红白血病细胞HEL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探讨LAIR-1在急性髓系白血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是家喻户晓的英雄帝王,汉光武帝才华横溢、朴实忠厚、多谋善断、忍辱负重,是史学家褒扬和推崇的对象。基于历史事实的刘秀传说,也因其时代特殊性、人物典型
许佑生、邱妙津、崔子恩、陈雪、白先勇、童戈等都是中国现代同性恋作家。他们的文字不仅准确传达了边缘人的心灵呼喊,还展示了作为同性恋者在现实中的处境与感悟。本论文以
新的一年开始,在人们的众多问候语中,少不了“恭喜发财”的祝福,这一祝福表达着人们对国家,对所经营的企业、就职的单位,对个人、家庭的美好心愿:国家经济发展、财力充足,GDP
废名是中国现当代文坛上一位个性鲜明的作家、学者,无论是他的文章还是学术研究成果,均呈现出“废名式”的风格,有着他个人的印记。废名一生所受影响众多,一方面,他深深扎根
话剧《日出》自1935年创作以来,迅速在国内外各大剧院轮番上演,它是曹禺先生继《雷雨》之后又一部代表作,以断面铺陈手法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中药灌肠治疗急性肾衰竭30例。结果治愈17例,显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急性肾衰竭疗效满意。
阐述了水性醇酸漆的成膜机理,并针对储存稳定性差,储存后干性失落较大等缺点,提出若干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