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大冷量脉冲管制冷机的高频轻量化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ong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型低温制冷机是低温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其在红外探测、低温电子器件、超导磁体、低温冷凝真空泵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脉冲管制冷机,作为小型低温制冷机领域的新晋成员,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寿命长、振动小等优势,逐渐成为了可以替代斯特林制冷机的新一代空间低温制冷机。随着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军事等领域对低温制冷机的制冷效率和结构紧凑性的要求均大大提高,尤其在空间液氮温区的大冷量制冷机领域,空间器件对低温冷量需求逐年攀升。但是,随着冷量的增加,脉冲管制冷机却面临着质量逐渐更加笨重的困境,而有限的空间载荷却是难以负担这种过重的制冷机。因此,亟需提高结构紧凑性,降低液氮温区大冷量脉冲管制冷机的体积和重量。
  面对上述需求,本文采取了提高运行频率的手段来提高制冷机的比冷量,从而实现脉冲管制冷机的轻量化。由于制冷机的制冷效率与其运行频率密切相关,仅仅简单地提高制冷机的运行频率是行不通的。为了研制在高频下高效运行的制冷机,本文探究了制冷机运行频率与各个运行参数间的关系。首先,建立了基于热力学非对称理论的脉冲管制冷机局部部件的微元热力学模型,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了频率对整机影响的特性,论证了提频方法的正确性,并采用SAGE模拟模型,进一步对提频方法进行了验证。其次,建立了包含电-冷转化的整机模型,用来优化制冷机冷指与压缩机的匹配关系,以提高轻量化制冷机的运行效率。最后,基于理论的指导,本文设计加工并测试了大冷量和高频轻量化的脉冲管制冷机,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优化工作,初步实现了大冷量脉冲管制冷机的轻量化,为制冷机的轻量化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本文获得的研究成果如下:
  1、脉冲管制冷机热力学过程及频率影响的理论分析研究。本文建立了包含蓄冷器、脉冲管及冷端换热器等部件的脉冲管制冷机的微元热力学模型,通过分析不同部件中的气体微元的热力学过程,阐述了各部件在制冷循环中的作用。同时,探究了制冷机中压力波与质量流相位产生的原因和相位差对微元泵热量大小及泵热方向的决定性作用。此外,着重分析了频率与脉冲管制冷机的相位差、充气压力、蓄冷器填料、制冷温区等参数的影响关系。并从热力学角度说明了采用适当的提频方式,能够保证制冷机冷量及效率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制冷机的比冷量,从而达到制冷机轻量化的目的。最后,采用商业软件SAGE建立了脉冲管制冷机的模型,从数值模型的角度,再次验证了提频方式的有效性。并预测了不同频率下大冷量脉冲管制冷机的轻量化程度,充分展示了高频化方式在大冷量脉冲管制冷机轻量化方面的巨大潜力。
  2、电-冷转化的脉冲管制冷机整机模型分析。制冷机的轻量化不仅需要提高整机的运行频率,还需要维持制冷机较高的制冷效率。在高频轻量化制冷机领域,制冷机的冷指与压缩机的匹配关系对整机性能的影响尤为显著。为了优化冷指与压缩机的匹配关系,提高高频轻量化制冷机的整机效率,首先本文推导了一种基于冷指阻抗的脉冲管制冷机的整机解析模型,并且建立了一个包含压缩机电功转化模块的整机数值模型。随后,通过实验对两种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且其在模拟方面具有更高的灵活度。
  3、常规40Hz左右高效率大冷量脉冲管制冷机的研制。研制轻量化大冷量制冷机分为两个阶段,首先需要研制出常规40Hz左右的大冷量脉冲管制冷机,之后才能在此基础上采用高频化的方式对制冷机进行减重。在常规高效率大冷量脉冲管制冷机的研制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实验具体分析了蓄冷器长度、填料、充气压力、层流元件、热端散热等对制冷机性能的影响规律。首次成功研制了11W/80K的大冷量脉冲管制冷机,其输入电功率为250W。随后,采用整机的电-冷转化模型,以提高整机效率为目标,对该大冷量制冷机的冷指和压缩机分别进行了优化。并成功将11W级大冷量脉冲管制冷机的功耗降低36%左右,其在液氮温区的热力学完善度可达19.1%,整机效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液氮温区10W级轻量化脉冲管制冷机的研制。在成功研制出常规40Hz左右的大冷量脉冲管制冷机的基础之上,开展了液氮温区10W级制冷机的轻量化研究。首先通过模拟对制冷机的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了计算,并论述了频率与各参数间的影响机理。通过实验验证了蓄冷器尺寸与频率间的密切关系,并对比了轻量化制冷机的各主要参数对制冷机影响规律与常规大冷量制冷机的异同。经过以上优化,初步得到了一台11W/80K的轻量化脉冲管制冷机,其运行频率为85Hz,整机质量约为6kg。与同冷量的常规制冷机相比,整机质量减重达40%。考虑到整机效率不佳的问题,通过整机电-冷转化模型,对该轻量化制冷机也进行了匹配关系的优化工作。随后通过优化冷指,成功将其制冷效率提升了15%左右,其在200W输入电功率下,也可以获得9.2W/80K的冷量。此外,将该轻量化冷指与高频压缩机匹配时,制冷机的比冷量再次得到大幅提升。整机质量仅为2.3kg,却可以提供6W/80K的冷量,比冷量高达2.3W/kg。
其他文献
小型液氦温区制冷机在红外探测、低温物理、低温医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液氦温区制冷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小型液氦温区制冷机主要包括:G-M制冷机,G-M型脉冲管制冷机和Stirling型脉冲管制冷机。其中,G-M或者G-M型脉冲管制冷机运行频率低,发展成熟,已经获得商业化应用,但其采用有阀压缩机驱动,存在内禀的不可逆损失,整机效率低,且体积大,这些缺点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多级Stirling型
氢具有无毒、无污染、能量密度高、来源广泛等优点,在新能源汽车和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氢能利用的一个很大局限是氢的高效贮存。相较于其他贮存方式,液氢贮存具有能量密度高和安全的优势。由于沸点低、易蒸发的特点,液氢贮存对贮箱的绝热系统提出了严苛的要求。目前,应用于液氢贮存的绝热材料主要有泡沫绝热(SOFI)、多层绝热(MLI)和变密度多层绝热(VDMLI),此外空心玻璃微球(HGMs)近年来
学位
低熔点液态金属材料在电子设备热管理领域的应用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为了拓宽液态金属冷却技术的应用场景,应对极高热流密度的散热问题,本文围绕液态金属多相流动传热问题,从基础效应与实际应用两个方面,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进展如下:  1.运用表面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对镓基液态金属在不同流体环境中的表面张力进行了测量,并对空气-溶液-液态金属三相线的动力学行为,如碱性
学位
脉冲管制冷机由于低温下没有运动部件,具有振动低、寿命长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尤其是采用对置式线性压缩机驱动的高频脉冲管制冷机,由于能流密度提高,制冷机的尺寸得到了有效的缩减,在体积和效率方面都有着显著的提升,从而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目前高频脉冲管制冷机在液氮温区已经出现一些商业化的产品,在液氢温区也日趋成熟,但在更低温度,比如10K以下温区,现在高频脉冲管制冷机发展并不成熟。目前报道的能够获得
无机水合盐和脂肪酸是两类典型的中低温相变蓄热材料,具有蓄热能力强的显著优点,应用前景广阔,但是,导热系数小和相变过程中液相泄露的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此外,无机水合盐过冷和相分离的问题也亟待解决。本文选取CaCl2·6H2O和十四酸分别作为无机水合盐和脂肪酸的代表,通过改性,分别研究CaCl2·6H2O的过冷、相分离、热循环稳定特性和导热性能的增强,以及十四酸导热性能的增强和液相泄露问题,最后,将
目前,国家正处于大力发展大科学装置及航空航天工程的时期,大型氦低温系统作为保障大科学装置及航空航天工程顺利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至关重要。作为大型氦低温系统的关键部件,低温氦透平膨胀机的效率直接影响了低温系统的性能。由于公开文献中关于低温氦透平膨胀机的研究较少,以往设计氦透平膨胀机时许多参数都基于经验选取,而低温氦透平膨胀机所具有的转速高、尺寸小的特点,使得其设计过程与其他类型的透平膨胀机不尽
学位
复合低温传输管线是大型氦低温制冷系统以及氦低温分配和传输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主要传输不同温区、不同种类和流量的低温工质给各个设备。复合低温传输管线的性能优劣、结构设计及漏热量负荷直接影响到大型氦低温制冷机的运行及工作效率,以及输送到用户的低温氦流能否满足设定工况。然而,对于超低温区(液氦到超流氦)、多通道、长距离及结构复杂的复合低温传输管线的真空多层绝热机理以及传热特性的研究工作还不成熟,存在较
热泵热水器作为一种有效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产品,近年来发展迅猛。但生活饮用热水、干燥、印刷、印染纺织、电镀、肉食品加工等领域普遍需要65℃~100℃的热源供应,常规热泵热水器基于单级蒸气压缩循环,无法实现大温跨泵热。本文充分利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在相变过程中的大温度滑移,实现与水侧更好的热当量匹配,结合回热这种简洁高效扩展温区的热力学方法,提出了一种混合工质回热式大温跨热泵循环,并开展如下研究工作
透平膨胀机通流部分的研究是提升膨胀机效率的研究重点之一,由于通流部分中的喷嘴,亦即静态叶栅,承担了相当一部分的气体焓降,尤其在透平膨胀机降温过程的前期,反动度较小,大部分焓降都发生在静态叶栅中,故对其展开研究也是对透平膨胀机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因静态叶栅的小尺寸和内部流体的高速流动等特点,导致实验测量较为困难,现在的大部分工作主要围绕数值模拟展开理论分析。为了更好地对静态叶栅内的流动形态进行观察,
本文对低熔点合金金属,即镓基液态金属和铋基低熔点金属的热电性质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包括对低熔点金属镓铋铟锡四元合金元素混合的分布规律的探究;镓基合金掺混镍粉、铋粉和铋基低熔点金属后的热电效应的性能探究;对同种金属不同相态下的热电效应的探究。  本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镓铋铟锡四元合金相图研究  研究了镓铋铟锡四元合金不同组分混合后金属元素的分布规律,本章采用SEM和EDS分析方法,对不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