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性情绪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wi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知觉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发生主观扭曲,已有研究发现情绪的效价和唤醒度是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近年来研究者提出了情绪动机维度理论,趋近和回避是情绪的两种动机取向。趋近动机是指朝着目标前进的冲动或行为倾向,而回避动机是指远离目标的冲动或行为倾向。动机和效价、唤醒度相互独立,支持证据主要来自于对愤怒情绪的研究结果。愤怒虽然是一种负性情绪,但是和趋近动机相关。而同为负性情绪的恐惧,则与回避动机有关。愤怒暗示潜在的攻击,恐惧暗示可能的危险,这样的情绪被称为威胁性情绪。威胁性情绪与社会环境紧密相关,且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人际适应具有重大价值。以往关于情绪对时间知觉影响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从情绪动机维度模型中获得启示,多是因为没有考虑到情绪的动机。基于此,本研究在匹配了效价和唤醒度后,从动机的角度探讨了愤怒和恐惧这两种威胁性情绪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实验 1 使用情绪面孔图片作为刺激材料,控制图片的效价和唤醒度。被试内设计,以 30 名大学生为被试,要求被试完成时间比较任务,探讨愤怒和恐惧这两种情绪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对动机的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与中性情绪相比,被试感觉到愤怒情绪传递出趋近动机,而恐惧情绪传递出回避动机。在对情绪面孔的时间知觉上,发现恐惧面孔引发了显著的时间高估,而愤怒面孔没有引发显著的时间知觉扭曲。
  实验2使用情绪身体姿势图片作为刺激材料,控制图片的效价和唤醒度。被试内设计,以 30 名大学生为被试,要求被试完成时间比较任务,探讨愤怒和恐惧这两种情绪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对动机的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与中性情绪相比,被试感觉到愤怒情绪传递出趋近动机,而恐惧情绪传递出回避动机。在对情绪身体姿势的时间知觉上,发现恐惧身体姿势引发了显著的时间高估,愤怒身体姿势引发了显著的时间低估。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基本支持情绪的趋避动机理论。
  实验3使用阅读写作任务诱导被试产生愤怒和恐惧情绪,被试间设计,愤怒、恐惧和中性对照组各 18 名被试,情绪诱导后要求被试完成时间估计任务,探讨处于愤怒和恐惧这两种情绪状态下时间知觉的变化。结果发现,与中性对照组相比,诱导愤怒组被试报告出趋近动机,而诱导恐惧情绪组被试报告出回避动机。在2s、4s、6s的时距上,与中性对照组相比,诱导愤怒组被试显著的低估了时间,而诱导恐惧情绪组被试显著的高估了时间。实验3的结果支持情绪的趋避动机理论。
  以上结果表明:
  (1)威胁性情绪的动机影响时间知觉,愤怒和趋近动机有关,引发时间低估,恐惧和回避动机有关,引发时间高估。
  (2)个体处于威胁性情绪状态中时,时间知觉的变化模式在不同的时距下保持一致。
  (3)无论是把情绪刺激本身的呈现时距作为估计对象,还是将情绪刺激作为背景诱发被试特定的情绪状态,考察其对目标刺激时间估计的影响,都发现了动机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支持情绪的动机维度理论。
其他文献
本研究旨在考察有童年创伤经历大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反刍思维和创伤后反应(PTG和PTSD)之间的关系,探讨反刍思维在个人成长主动性对创伤后反应的影响中的作用,以及有童年创伤经历大学生的创伤后反应的潜在类别。  选取黑龙江省多所高校的120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施测儿童期不良经历问卷修订版(ACEQ-R)、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Ⅱ中文版(CPGIS–Ⅱ)、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ERRI)、创伤后成长
学位
本研究旨在探讨童年期心理虐待、网络利他行为、归属感和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之间的关系,考察归属感和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在童年期心理虐待对网络利他行为中的作用。  本研究对黑龙江省和河北省六所高校的59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网络利他行为量表、一般归属感量表和社交网络真实自我呈现量表施测。采用Spss22.0、Mplus7.3和Amos2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1)童年期
时代的快速迭代催化了群体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价值观的形成受个体和环境双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从个体童年期在家庭环境中经历的不良经历为切入点,探讨其成年期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发生因素及不良经历对物质主义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机制。  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期不良经历、物质主义、安全感和权变自尊之间的关系,考察安全感和权变自尊在儿童期不良经历和物质主义之间的中介作用。对黑龙江省三所大学的88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本研究旨在考察儿童期心理虐待、冷酷无情特质、青少年攻击主题偏好和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人格特质和对于暴力材料的兴趣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中的作用,进一步探究两者之间的中介变量。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选取黑龙江省2所高级中学的960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得到有效问卷704份。以儿童心理虐待量表(CPMS)、冷酷无情特质量表(ICU)、青少年攻击主题偏好问卷(ASIQ)和中文
敌意是一种源于愤怒、通过攻击性来表达的包含认知成分的消极情绪。控制欲指个体依据自己意愿掌握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欲望或动机。依恋风格是个体对依恋对象紧密的情感联结,成人依恋风格很多均是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进行研究,较少考虑到参与者可能并无恋爱经历。本研究首先编制了适用于所有大学生的安全依恋问卷以评估其依恋风格。然后以控制欲与依恋风格为自变量,以敌意情绪为因变量,采用辣椒酱范式测量参与者的外显敌
学位
青春期是建立自我价值感的关键期,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跨文化研究发现中国人的自我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从与家庭的关系角度认识自我是中国人自我认知的重要倾向,自我价值感是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家庭角度去研究自我价值感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中学生家庭自我价值感权变性是指在家庭领域内,个体将自我价值感建立于家庭内部因素的程度,即个体在进行自我价值评价时受到家庭内部因素的影响程度。本研究将自我价值感
学位
自我调控是指个体主动地调整、控制自己的言语、情绪和行为反应,从而建立稳定的身心状态的能力。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实施,之前的独生子女转变为头胎儿童,这种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头胎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一些相关研究表明二胎儿童出生后,头胎儿童出现了更多的情绪和行为失调等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去探讨头胎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另外影响儿童自我调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父母的教养行为,但在以往关于头胎儿童父母教养行为的研
学位
自尊是个体通过社会交际而产生的有关自我能力感和自我价值的情感体验。合作是两个或多个具有相同合作观念的个体之间通过共同努力而达到双方获益的过程。信任是个体愿意相信对方能够与其在某种风险活动中互惠,在风险活动中对方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本研究旨在探讨自尊水平在不同情境中对大学生合作和信任行为的影响。  研究包括三个部分,研究一编制大学生自尊量表;研究二探讨他人在场和自尊水平对大学生合作行为的影响;研究三
学位
公正世界信念是指个体需要相信自己所处的世界是公平公正的,在这个世界里大家都可以得其所得,所得即应得。基于这样一种信念,人们喜欢用公正的方式来追求目标,避免做出违反社会规则、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道德判断是一种基于公正的决策行为,不仅有认知成分还包含情感成分,公正世界信念作为一种认知信念促使人们遵循社会道德规范,以公正的方式进行道德抉择,对道德判断具有重要影响。但现实是,生活中人们面对一些两难问题很难
学位
矛盾性别偏见理论认为性别偏见由多维结构所组成,包含两种截然不同但又紧密相连的性别偏见态度:敌意性别偏见和善意性别偏见。敌意性别偏见是指对违反传统性别规范的女性的贬损和消极态度,善意性别偏见是指主观上出于爱护女性的正面情感,通过特定角色限制而对女性形成的一种性别偏见态度。大学生的性别意识受到来自家庭方面的影响,亲子依恋会影响个体的矛盾性别偏见水平,同时,择偶偏好受个体性别偏见态度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