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丹霞地貌特征及成景因素研究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ey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霞地貌研究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国内外大量研究集中于地貌特征定性描述、微观定量实验、空间分布和地貌成因等方面,丹霞地貌研究正在从定性走向定量、宏观走向微观,但定量化研究仍然佷少。本文以江西省丹霞地貌为对象,采用3S技术、面积高程积分法、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技术,并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对江西省丹霞地貌景观特征、遥感影像特征、演化阶段、成景因素进行定量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江西省丹霞地貌主要集中于沿武夷山弧形隆起带北西侧分布的红层盆地内,呈集聚分布模式。丹霞地貌景观具有在哨兵2遥感影像真彩色RGB(4,3,2)波段下呈棕灰色、棕红色,在假彩色RGB(12,4,3)波段呈橙黄色、橙红色的影像特征,据此能有效识别出丹霞地貌分布区。江西省丹霞地貌类型多样,根据形态特征划分为9种正地貌,2种负地貌,4种微地貌。(2)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定量分析江西省丹霞地貌成景系统,因子探测器的分析结果显示对丹霞地貌分布影响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地层、构造、河流和地形;交互探测器的结果显示地层和构造共同作用时对丹霞地貌影响最大。构造控制着红层的沉积和丹霞地貌的发育,红层物质的分布决定丹霞地貌的分布,流水对丹霞地貌景观外貌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地形影响着外动力条件进而影响丹霞地貌景观。(3)应用面积高程积分法定量分析江西省红层和丹霞地貌区的地貌演化阶段,结果表明红层和丹霞地貌区的地貌演化阶段自南向北具有由年轻变老的分布特征。东部和中部地区红层区由南向北地貌演化阶段由壮年晚期转为老年晚期,西部地区红层区地貌演化阶段以老年期为主。江西省东部和中部地区丹霞地貌呈自南向北演化阶段由壮年晚期转变为老年早期,西部地区丹霞地貌主要以壮年晚期为主。通过3S技术、野外实地调查和定量化的地理探测器和面积高程积分法对江西省丹霞地貌的空间分布特征、地貌特征、地貌演化阶段和成景因素进行分析,取得较好的效果,表明这些定量分析方法适用于丹霞地貌演化阶段、地貌特征和成景因素等的定量研究。
其他文献
林西—乌兰浩特地区处于天山—兴蒙造山系与华北陆块复合部位,是古生代古亚洲构造成矿域与中生代滨西太平洋构造成矿域叠加区域,构造火山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发现有百余处铀矿床、铀矿(化)点及众多中—大型多金属矿床,是我国重要的火山岩型铀成矿远景带和多金属成矿带。林西—乌兰浩特地区铀矿地质工作程度较低,以往铀成矿预测研究多基于中小比例尺定性分析,受当时基础地质工作程度低、物化探资料匮乏等因素限制,
随着摄影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4D产品中的数字正射影像,具有精度高、识别简单、可读的地理信息数据之多、容易放大缩小等诸多优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生产数字正射影像的步骤包括影像预处理、影像匹配、影像定位、影像拼接和影像输出,其中影像拼接是生产数字正射影像的关键技术步骤,影像拼接是将无人机拍摄有重叠区域的航空影像数据经过处理后,拼接成一张数字正射影像图的过程。就目前的发展阶段来
库鲁克杰列克河上游地区位于天山褶皱带西段与准噶尔微板块西段-阿拉套褶皱带交汇部位,为别珍套山华力西褶皱带的东段部位,华力西中晚期岩浆活动频繁,具备良好的铀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区花岗岩型铀矿主要赋存在华力西中期花岗岩与青白口系的外接触带中,主要受背斜构造和断层控制,且与中基性、中酸性岩脉的关系较为密切。但研究区花岗岩和青白口系外接触带的空间展布特征尚不清楚、背斜构造及断裂的发育特征还未查清,中基性、中
数据一致性、数据可靠性和负载均衡是分布式存储系统需要解决的三大难题,数据分布状况直接影响集群负载均衡性能。因此,分布式存储系统中如何设计优秀的分布式负载均衡算法尤为重要,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无法保证磁盘文件分布均匀,尤其是在集群扩展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新增的节点和旧节点数据量不均匀。(2)分布式集群数据及状态的一致性无法得到保证,在路由表或者集群状态切换时,容易发生数据不一致
层状矿井模型能近似表达煤田水平分层结构,其响应特征可以直观地反映全空间效应。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回线源全空间瞬变电磁响应公式,采用数值滤波算法对层状全空间响应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半空间、叠加方法4π空间和典型全空间的响应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装置参数和地电模型参数对瞬变电磁感应电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全空间响应采用汉克尔滤波算法和余弦数值滤波法组合的计算结果精度较高;将半空间近似为全空间
南昌市新建县广泛分布由古风沙和现代流沙组成的沙化土地。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位于新建县南部的厚田沙地作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实地测量、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科学理论,将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风沙地貌特征、美学特征、旅游价值、旅游开发存在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丰富风沙地貌特征及其美学研究的内容,可为中国南方亚热带湿润区风沙地貌的地质遗迹保护和地学旅游开发
随着对温室效应认识的深入,各国正努力调整能源结构,核能作为最具潜力的能源发展迅速,现已探明的铀矿足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铀矿的开采将产生大量的废渣,目前这些废渣露天堆放在堆填场地内,受降雨、风蚀等自然条件影响,场地内铀钍的扩散迁移可能对周围生态环境构成威胁。本研究选取江西某退役铀渣堆填场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表征分析铀渣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进行消解实验、逐级化学提取实验、静态酸浸实验和动态模拟
本研究以中韩笔译课程为依托,基于内容融合(CBI)的教学理念,将翻译课程设计为以原文文本创作的社会背景、作者写作意图、文本的社会影响、文本的用途、文本特征分析、文本内容深层次探究同翻译方法翻译技巧相融合的课程模式。在完成"6个主题"课程资源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先后以大连外国语大学朝鲜语专业两个学年选修笔译课程的五个班级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数据资源在课前、课上、课后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和数据驱动教学模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Marine Controlled-source Electromagnetic,简称MCSEM)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具有效率高、成本较低以及异常分辨度高等优势,在海底金属矿、非金属矿勘探、地质结构调查与油气资源开发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非结构三角形网格,采用自适应有限元正演模拟,对起伏海底地形海洋可控源电磁法(MCSEM)二维Occ
核能可提供低成本电能并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但是,核燃料的生产及后处理过程会产生大量含铀放射性废水。水溶液中U主要以U(Ⅵ)和U(IV)存在,U(Ⅵ)具有高水溶性、高迁移性;而U(IV)易形成难溶的氧化物,因此将U(Ⅵ)还原为U(IV)可有效降低铀的毒性及迁移性,从而减少铀对水体的污染。光催化法以其环境友好,条件温和,价廉高效等优点广泛用于还原U(Ⅵ)的研究。高效光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是有效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