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认知行为识别及其与学习成效的关系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angw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公共教育场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深度学习技术助攻在线MOOC学习平台,为各行各业的教育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了便捷沟通和智能学习的渠道,开启了信息时代的教学新革命。MOOC在线论坛作为平台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平台课程讨论区存在的大量交互贴文本数据,隐含着学习者在参与论坛讨论过程中的各种话语行为及认知思维形态,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识别学习者话语内容中潜在的认知行为类别,对研究MOOC论坛中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成效及培养高阶认知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中国大学MOOC平台《天文漫谈》课程讨论区的交互话语数据和学习者获得证书的统计数据,利用CoI框架对学习者的话语内容先进行部分认知行为编码,再通过训练基于RCNN的认知行为分类模型,实现对课程讨论区全部话语数据的认知行为识别。其次,针对MOOC高多样性、自由参与讨论的特点,挖掘学习者在不同类别群体下的认知行为序列模式,并探讨MOOC论坛中影响学习者学习成效的因素。最后,研究结果可以用于平台优化MOOC课程建设、教师实施精准化干预,以此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含以下四个部分:(1)通过文献调研,分析比较已有的认知行为编码框架,选择CoI框架对学习者的话语行为进行认知编码规则定义,并构建了一个基于MOOC论坛交互话语的认知行为数据集,用于训练基于深度学习的认知行为分类模型。(2)对现有网络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提出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RCNN算法的认知行为识别模型,该模型结合RNN获取上下文语义及CNN关键特征提取的优势,可最大范围捕获文本的语义和语序。通过算法对比和验证,本文采用的深度学习认知行为分类模型,其效果已达到预期,具有一定的说服性和参考性。(3)基于RCNN认知行为分类最优效果模型识别《天文漫谈》课程讨论区学习者全部交互话语的认知行为类别,通过序列模式分析,挖掘群体学习者的认知行为规律,并对其序列模式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学习者群体在主题讨论中的认知行为序列模式差异及角色引导对学生认知行为发展的影响,为MOOC教师实施干预提供参考。(4)分析MOOC论坛中学习者认知行为对学习成效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讨论引导方式对学习者认知行为和学习成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高、低学习成效组学习者的四种认知行为(触发、探索、整合、解决)的发帖量均与其学习成效存在显著相关性。且讨论引导方式对学习者认知行为水平和学习成效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相比老师引导的讨论,学生自发引导方式下的讨论对学习者认知行为与学习成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
其他文献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学习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施的“停课不停学”活动,进一步推动了 MOOC学习的应用广度和深度。虽然MOOC学习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受众门槛低、学习资源丰富等优势,但也存在学习者被淹没在海量的资源中、难以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学习资源以及退课率高等诸多问题,所以如何为在线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资源服务是当前在线学习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从工程领域到经济学领域,大量问题都存在多个需要优化的目标,而且各个目标之间相互制约、彼此冲突,此类问题被称为多目标优化问题(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MOP)。与传统数学方法相比,进化多目标优化算法(Evolutionary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lgorithm,EMOA)不需要了解问题的数学特性,而且在一次运行中
随着“互联网+”教育和智能技术的不断融合,智慧课堂场景下的多屏多点触控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表现形式将更加丰富多彩。然而,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将不适用于新时代背景下的师生互动关系,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为引导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掌握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学习状态、感兴趣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课堂学生注意力将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兴趣热点、知识盲区以及积极状态,是提高
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技术是研究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系的利器,同时也是当前生物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然而多种因素导致单细胞RNA测序数据中存在噪声,如Dropout现象等。这些噪声可能会阻碍单细胞测序的部分下游分析问题。为此研究人员提出多种计算方法用以填充或补全单细胞测序数据,以减少数据噪声。单细胞RNA测序数据会因为Dropout现象等原因导致测序数据矩阵具有极高的稀疏性,针
随着我国大学入学人数的逐年递增,高校教学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而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一段时间学习成效的重要指标,成为评价高校教育水准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各高校借着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迅猛发展的东风,纷纷建立了数字化校园环境。在此进程中,海量学生行为数据在校园内生成并不断积累。这些数据涵盖了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不仅是研究人员当下关注的重点,也受到了高校管理人员的关注。但在实际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模具与机电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其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针对该课程内容庞杂、系统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发掘课程蕴涵的“思政元素”,对《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旨在认识"千位"及其计数单位——"千",初步建立四位数的整数数位顺序,进一步体会相邻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感。这是教材第一次正式介绍"比100大的数",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在生活中其实已普遍接触过,且绝大多数学生会读会写即将要学的"1000以内的数"。在这样的学情下,加之"数的认识"本身又有些枯
期刊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既孕育着机遇,又带来了挑战。一方面,许多网络社交媒介涌入人们的生活,如微信、微博、贴吧等,使得人们在发表自己的言论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互联网俨然成为了人们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另一方面,正是由于人们在互联网上发表的言论存在自由性强、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和超越时空性等特点,为虚假违法消息的传播提供途径,容易导致舆情负面危机,互联网因此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因此,如何用科学的方法预
人机对话,主要目标就是希望机器能够与人类进行流畅、自然的对话,从而便利人类的生活,满足人类的需求。为了增强对话质量,使机器生成的语句更像人类发出,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机对话系统。但是,在开放域中,如何能让机器清楚理解人类意图,明确对话目标,仍是一直在攻克的难关。因此,本文主要关注在开放域中的对话生成,该任务旨在生成更符合逻辑,与上下文衔接更紧密,更具有主题性和多样性的回复内容。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用户在这些平台上发表意见、抒发个人情感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海量的评论数据随之产生,发掘出用户的情感倾向已经成为产品售后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目前文本情感分析任务中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博评论、电影影评、电商评论,针对线上课程评论进行情感分析的相对较少。但是线上教学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和普通高等院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线上课程评论进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