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洋之间:德璀琳与近代中国——兼论近代来华侨民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ba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中期,中国封闭已久的国门被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被迫走上艰难曲折的现代化之路。随着中国的被动开放,大批西方人来到中国。他们的在华活动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条重要渠道,对近代来华侨民的研究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外关系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个“国际官厅”,1858年成立的中国海关招募了大量外籍雇员,他们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其中的一员,年仅23岁的野心勃勃的德国青年德璀琳于1865年来到中国,从一名四等帮办做起,凭借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出色的语言天赋逐渐在海关的众多洋员中脱颖而出,成为总税务司赫德手下最能干的税务司,多次参与近代国际博览会的组织工作并获得清政府和展会主办国的嘉奖。他还在烟台条约的谈判过程中,得到晚清最有权势的大臣李鸿章的青睐,成为深受其信任和倚仗的私人顾问,由此参与各项洋务活动,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特别是,他积极参与了李鸿章创建北洋水师和修筑大沽船坞、炮台等军事活动;在李鸿章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中国近代邮政;他还以李鸿章私人密使的身份参与中英鸦片贸易谈判、中法和谈、北堂迁移和中日和谈等秘密外交活动。德璀琳由于积极参与以上各项活动,与一心在中国揽权争利的赫德发生利益冲突。两人的关系由一开始的相互欣赏、关系融洽的上下级逐渐发展成竞争的对手,既要为在中国站稳脚跟、建功立业而并肩战斗,又要为捍卫个人利益和各自国家的利益而互相竞争。应当看到,在德璀琳与赫德的矛盾关系中,不仅有二人由于个人争权夺利而进行的争斗的方面,还有着他们二人背后各自的支持力量----德国与英国、清末地方督抚与总理衙门彼此之间既合作又彼此防范斗争的方面。   近代来华侨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大量涌入中国,其数量的变化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密切相关。在经济方面,侨民来华既受个人经济动机推动,也是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与西方工业化国家对中国等传统封建国家实行政治经济侵略从而建立世界市场的结果。在非经济方面,他们来华受到当时西方社会、思想、宗教及个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来华的动机不同,他们在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总的来说,来华侨民是一群地位尴尬的中间人,他们一方面为了自身利益,积极建设侨居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那里的现代化;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充当帝国主义政治经济侵略的工具,积极投入到对中国各方面权益的掠夺,因而阻碍了侨居地现代化进程的顺利进行。德璀琳是近代来华侨民中的一个典型。他在中国生活居住了40多年,在天津拥有极大的影响力,他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发展和天津的城市化进程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促进了中国社会在许多方面的变革。但是同时,他热衷于为个人和德国在中国谋求利益、巧取豪夺。为了个人利益,他积极介入到开平煤矿的矿权争夺,使中国最终丧失了开平煤矿的所有权。然而他并不是最后的赢家,他在中国的经历说明:侨民是帝国主义殖民侵略的工具,而不是最大和最根本的受益者。
其他文献
匈奴是我国的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曾建立了北方草原第一个游牧军事帝国。北方特有的严酷生存环境,造就了匈奴剽悍凶猛的民族性格、较为平等的人际关系和简朴、自然的社会习俗.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二战结束后,国际政策形势呈现出更加多元的局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冷战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经济体系巨变,美国实力也
秦汉是中国封建官僚体系发展的重要阶段。秦朝初步建立封建官僚体系框架后,汉承秦制,在其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东汉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重视整顿官僚队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以清末民初的福建教育会社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福建教育会社的缘起,对福建教育会社发展的基本状况和成员身份作了系统研究,认为福建教育会社与福建地方政府存在一种既和谐互
先秦儒家早期文献中多出现“保”字。“保”的最初字意是“负子于背”,而在《诗经》《尚书》等儒家文献中“保”字由最初大人对小儿的襁负之意,延伸为上天对人、君主对民众的
由于国内通胀和流动性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国际上欧债危机、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以及美元走势的不确定性,2011年虽然宏观经济可能较为稳定,但投资者作决策将更为困难。国内外经
汉代统治者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针,公开倡导全国以“孝”为本,使原本只属于宗法伦理的孝道走进了国家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泛道德观念的
1914年,一战爆发,让欧洲国家疲于奔命,暂时放松了对他们在华利益的关注。这让日本看到了一举解决中日之间所谓“悬案”的机会。1915年,日本向中国的北洋政府提出所谓“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