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植入物注射装置设计及初步应用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多眼部疾病,如角膜溃疡、感染、干眼症以及角膜移植等都需要长期频繁用药。现临床应用的眼药中以滴眼液为主,易被泪液冲刷或经鼻泪管流失,药效维持维持时间短,生物利用度仅为3%。对于青光眼、重度干眼症等,所用药物还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易引起眼部明显不适,患者依从性差。因此,需要开发更好的眼药剂型或发展更有效的药物递送技术。为了克服上述困难,开发适合临床长期治疗的需求,人们探索了新的药物释放系统,显著减少给药次数,常见系统有纳米胶束、纳米粒、微球、脂质体、聚合物植入剂等。药物缓控释膜片作为聚合物植入剂的一种载体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膜片载一种或多种药物使其协同作用,通过手术如结膜下、巩膜层间或皮下组织内植入,使得药物缓慢、稳定地释放长达数月,无需频繁给药且给药剂量准确。然而药物缓控释膜片通常需要通过手术植入球结膜下或巩膜层间,手术创伤大,且手术制备的植入囊袋较大,植入物常常发生移位、脱落等现象,同时手术易造成出血或感染,具有较大风险,患者不易接受,严重阻碍了新型药物缓控释制剂的发展。
  我们针对此问题,设计符合人眼球生物力学且能直接注射缓控释膜片的注射装置,此装置注射筒及推进杆等用3D打印机打印成型。注射针头为扁平弧形针头,由弧度+直通道两部分组成,总长度为25mm,弧长设计为10mm,直通道为15mm。针管截面外径2.28mm*0.7mm,壁厚0.159mm,截面内径为1.962mm*0.383mm。注射推进杆截面直径1.6mm*0.3mm。同时,我们利用兔子作为模型动物,通过兔眼结膜下注射植入明胶膜片评价此注射装置植入膜片的可行性。我们在兔左眼利用该注射装置将明胶膜片进行注射植入,右眼作为对照组。用裂隙灯检查兔眼实验前眼睛状况并拍照,膜片植入后,对实验眼和对照眼进行检查并拍照。植入当天实验眼与对照眼均有轻微充血,所有兔眼均无出血情况,伤口清晰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充血现象减轻,植入后第三天实验眼与对照眼均无充血现象。观察时间内实验眼均未见膜片移位、脱落情况。植入后第0、1、2、3天随机取2只兔子,处死后摘除眼球,根据切片观察植入后第0天,实验组与对照组穿刺伤口周边均有充血、浆液渗出,呈轻微炎症反应,实验组植入的膜片边缘炎症反应较对照组明显。植入后第1天,实验组与对照组穿刺伤口周围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炎症反应较前一天明显。植入后第2天,实验组与对照组切片未见中性粒细胞增多,表明炎症已得到控制。植入后第3天,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可见炎症细胞明显减少,新增毛细血管垂直于创面生长,并可见成纤维细胞增生,说明伤口有肉芽组织生长,创面开始愈合。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伤口愈合时间上吻合,未见明显区别。表明注射装置用来膜片注射是可行的、可靠的。
  本文设计的结膜下植入物注射装置,改变常规手术植入的方式,膜片通过微创的方式注射植入,减小创伤;注射过程简便省时,可有效地克服传统植入手术创伤大、感染率高的缺点,为新药缓控释制剂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实验目的:  视神经轴突损伤后难以再生仍然是临床上面临的关键问题。作为一种中枢神经,视神经轴突损伤后难以再生有着复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除了中枢神经元本身再生能力有限外,轴突损伤切断了生长因子沿轴突从脑靶区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运输,损害了RGCs的正常生理功能,并进一步促进RGCs凋亡,限制了轴突再生的潜力。因此运用材料学的方法,在损伤部位植入具有生长因子缓释功能的药物载体,弥补因轴突损伤
学位
目的:  开发在温和条件下制备蛋白质微胶囊的简单、普适的方法。对该蛋白质微胶囊进行物理和化学性质表征后,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蛋白微胶囊的多功能性,为蛋白质微胶囊的制备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方法:  1.通过共沉淀法制备掺杂单宁酸的碳酸钙模板后将该颗粒加入各种类型的蛋白质溶液中进行孵育,随后通过交联剂(DMT-MM)进行交联,最后加入EDTA去除碳酸钙模板来制备各种类型的蛋白质微胶囊。通过多种表征
作为全球产科难题,仅我国孕妇早产(Preterm Birth,PTB)比例为5%~15%,早产儿病畸残及死亡率显著增加,临床上预测早产的诊治技术十分有限。因此需要更为准确的方法来确定早产的风险。在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断中,获得人体及生物体的形态和功能学信息主要依赖于各类成像技术。Mueller偏振光成像不仅能提供丰富的样品结构和光学信息,且对亚波长微观结构变化十分敏感。空间频域成像技术(Spa
实验目的:  三维泡沫Ni(3D NF)是一种可以直接用于无酶葡萄糖电化学检测的电极材料,但该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差,不能长时间重复使用。本论文采用石墨烯包覆的方式对3D NF材料进行改性,提升材料的稳定性,并进一步通过在电极表面原位沉积Au纳米粒子提升电极的催化性能,以构建检测性能优异、稳定性好、可重复使用的无酶传感电极,用于血糖的测定。  实验方法:  以3D NF为基底材料,通过高温化学气相沉积
语言交流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交流方式,而语言通常以语音的形式被表达出来。人们所说的每一句话,不仅包含着说话人所表达的语义信息,还蕴含着说话人丰富的情感信息。语音情感识别就是让计算机通过人类的语音,获得说话人的情感状态,具体过程为:从语音的各种形式中提取特征,选择与情感相关度较高的特征进行训练模型,使其具有辨别不同情感的能力,最后使用测试集验证模型性能。  本文采用语谱图和HSF(High-leve
学位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中对糖尿病足的诊断技术在定量局部循环血液供应、血液粘滞度和物质交换程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迫切需要一种大视场范围组织局部循环的无创实时连续成像技术,获得包括反映血液循环、物质交换及组织代谢的组织血红蛋白、毛细血管中血氧总量、饱和度等重要局部循环及氧代谢参数。通过提取生物组织的光学特性可以获得组织的相关功能信息,如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及其他微循环动
针对不同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制定专门的治疗方案或“精准医学”被认为是癌症治疗的新纪元。精准医学在筛查,诊断,愈后,治疗反应和耐药预测,复发转移的早期检测以及生物学意义的癌症分层等临床应用上具有广泛的实用性。精确医学的目的是通过将医疗的重点转移到疾病的早期预测和针对治疗反应量身定制治疗上,消除以护理的平均反应为中心的“一刀切”的患者管理模式。无创“液体活检”技术的发展正是精确医学领域的重大创新,作为一种
学位
现有的研究表明,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轻度认知障碍等精神疾病已成为21世纪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重大、严重危害个人健康和家庭生活的常见疾病。如何阻止、延缓、治疗以及预防精神障碍疾病等带来的脑功能失调问题成为医学研究者的研究重点。有新的研究证明大脑的尾状核区域与悲观情绪的情感决策高度相关,这有望帮助科学家提高对抑郁症的理解和治疗。而在对该区域的分析研究过程中
学位
慢性病正逐渐变成人类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原因,也将变成医疗体系中支出最多的一个部分。我国慢性病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并且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慢性病发病周期长且难以治愈,只能对症状进行控制,而疾病的发生却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所以未病先治显得尤其重要,而大中型医院资源有限,只能主要负责疾病的诊治,难以承担对于地区居民的日常医疗服务与健康监察,而慢性病预测可针对这一环节。慢性病带来的健康影响越来越得到
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它是一门深度学习的研究,他和普通神经网络不同是,它有很多层数据模型,可以多到1000多层,中间有很多的隐藏层,又被称为深度前馈网络(DFN),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它是通过每一个神经元的输入的信息与前一层的感知信息相连接,每个神经元可以只对局部的感受野进行感知,然后提取局部的特征,在提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