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影响反复移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蜕膜化的临床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ft1985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针药结合治疗反复移植失败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药(温肾活血方)及电针对胚胎着床障碍大鼠子宫内膜蜕膜化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RIF提供新的靶点及思路。方法:临床研究: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纳入拟行冻胚移植的肾虚血瘀型RIF患者160例,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中药组、电针组、针药结合组、对照组。各组在常规内膜准备与黄体支持的基础上分别予中药温肾活血方、电针、温肾活血方+电针。治疗1个周期后比较四组妊娠结局;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及内膜下血流信号;记录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生殖质量评分,评价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实验研究:采用性成熟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组(C)、电针组(A)、针药组(CA)、黄体酮组(P)、模型组(M)、正常组(N)。于妊娠第1日(PD1)起至妊娠第8日(PD8),中药组予温肾活血方煎剂灌胃,电针组予针刺关元、三阴交,针药组予中药+电针治疗,黄体酮组肌肉注射黄体酮,模型组、正常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PD3上午8时,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灌服米非司酮混悬液造模。PD8下午4时麻醉后进行取材,计数各组大鼠着床位点数;HE染色法观察子宫内膜组织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中Vimentin、E-cadherin表达;ELISA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匀浆中PRL、IGFBP-1含量,RT-PCR法检测妊娠大鼠子宫内膜中Ihh、Ptch1、Smo、BMP2、Id1、β-catenin mRNA相对的表达。结果:临床研究:(1)妊娠结局比较:针药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生化妊娠率比较无差异(p>0.05),中药组、针药组流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35岁中药组、针药组患者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35岁针药组患者生化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2)超声下子宫内膜形态学比较: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针药组最高(p<0.05),对照组最低(p<0.05),中药组、电针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内膜转化日针药组、中药组A型内膜占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子宫内膜血流比较:治疗后中药组、电针组、针药组内膜下血管支数增加(p<0.05),RI、PI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其中,针药组治疗后内膜下血流更丰富(p<0.05)。(4)血清性激素比较:治疗前各组卵泡期FSH、LH、E2、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内膜转化日各组患者血清E2、P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5)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各组患者生殖质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生殖质量评分升高,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针药组>中药组、电针组>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研究:(1)妊娠率及着床位点数:各组妊娠率无差别(p>0.05)。着床位点数比较结果C组、A组均高于M组(p<0.05),且低于N组(p<0.05),CA组与N组接近,且明显高于M组、P组(p<0.05),P组着床数与M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子宫内膜组织形态:M组蜕膜化缺失,N蜕膜化完整,C组、CA组、A组、P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蜕膜化,CA组与N组接近。(3)蜕膜细胞分化程度:M组与N组比较Vimentin表达升高,E-cadherin表达降低(p<0.05),与M组比较,CA组、C组、A组中Vimentin阳性面积减少(p<0.05),E-cadherin阳性面积增多(p<0.05);与P组比较,CA组、C组中Vimentin表达下调(p<0.05)、E-cadherin表达上调(p<0.05),A组仅Vimentin表达下调(p<0.05)。(4)子宫内膜蜕膜化程度:N组子宫组织中PRL、IGFBP-1水平最高(p<0.05),M组最低(p<0.05)。不同治疗组间比较PRL、IGFBP-1表达量结果CA组>C组、A组>P组(p<0.05)。(5)IHH/Ptch1/Smo/BMP2信号通路影响:M组与N组比较,Ihh、Smo、BMP2mRNA相对表达量均下调(p<0.05),与M组比较,C组、CA组大鼠子宫中Ihh、Smo、BMP2 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且Ptch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P组比较,CA组大鼠子宫中Ihh、Smo、BMP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Ptch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6)BMP2下游蛋白Id1、β-catenin表达:M组与N组比较,Id1、β-catenin mRNA表达下降(p<0.05),与M组比较,C组、CA组Id1、β-catenin mRNA表达量均上调(p<0.05),与P组比较,C组、CA组Id1、β-catenin mRNA表达量均上调(p<0.05),与N组比较,C组、CA组Id1、β-catenin mRNA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针药结合可提高RIF患者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2)针药结合可优化子宫内膜厚度、形态,改善子宫内膜血供,提高生殖质量、减轻肾虚血瘀症状且安全性良好。(3)米非司酮造模形成的着床障碍模型存在子宫内膜蜕膜化缺陷。(4)针药结合可影响Ihh/Ptch1/Smo/BMP2信号通路,上调BMP2蛋白表达,可能启动子宫基质细胞MET,使子宫内膜广泛蜕膜化,有利于胚胎植入。
其他文献
报纸
目的:课题组前期研究提示健脾清化方通过增加骨骼肌细胞中的4型葡萄糖转运体(Glucose Transporter Type 4,GLUT4)蛋白表达提高骨骼肌组织的葡萄糖利用,从而改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文献提示,骨骼肌脂肪异位沉积是引起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主要观察中药对骨骼肌脂肪异位沉积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两部分。体内实验以C57小鼠为研究对象。除
学位
目的:总结分析曹永清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用药经验,验证基础方“朴实方”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探索其可能存在的作用机理。方法:第一章,收录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曹永清教授专科门诊接受治疗的便秘患者的病历,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其处方规则和中药使用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第二章,收集整理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0日诊断为功能性便秘且同时接受朴实方基础方加减治疗的68
学位
目的: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该病的预防成为公共卫生和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在中国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甘肃省、吉林省五个地区建立开展流行病研究,调查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分析其危险因素,探讨中医体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以期为中医“治未病”预防骨质疏松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以及中国
学位
目的:通过实验及临床研究,观察益气扶正法治疗三阴性乳腺癌,在增强顺铂(DDP)耐药细胞株对顺铂敏感性、对患者总生存时间影响等方面的作用,并于lncRNA层面探讨益气扶正法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作用机制,为益气扶正法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1.鉴定三阴性乳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MDA-MB-231/DDP的耐药性。2.检测三阴性乳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MDA-MB-231/DDP和亲本细胞株M
学位
目的:通过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验证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为临床提供循证数据。明确电针缓解KOA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效果,提高KOA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延缓KOA的病理发展程度。选用前交叉韧带损伤模型小鼠进行体外实验,探索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机制。方法:1.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多中心临床研究根据多中心、随机、单盲的原则,纳入300例符合膝骨关节炎标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针刺组和假针组,
学位
目的:复发转移是胃癌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前期研究提示健脾复方胃肠安可通过调控RUN和FYVE结构域蛋白3(RUN and FYVE domain containing 3,RUFY3)的表达来影响胃癌的侵袭转移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但胃肠安干预后胃癌细胞中RUFY3的表达与抑制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内在关联性和分子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明确RUFY3在胃癌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在胃癌侵袭转移和上皮间质转化
学位
目的:依据大数据挖掘及芯片检测技术,结合临床队列试验、动物体内实验及细胞体外实验,由面到点、逐层递进地探索“风寒湿(Fenghanshi,FHS)”外部因素影响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进展及桂枝汤(Guizhi Tang,GZT)的干预机制研究。方法:1)首先基于FHS队列(2015年2-11月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KOA患者,n=110)进行气象数据
学位
目的:通过5/6(ablation/infarction,A/I)慢性肾衰大鼠肾内缺氧的角度研究线粒体凋亡途径和P53的活化及肾衰Ⅱ号方的干预作用,探索肾衰Ⅱ号方抑制细胞凋亡和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65只SD雄性大鼠按5/6(A/I)法制备慢性肾衰大鼠模型。30日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中药组(肾衰Ⅱ号方)和西药组(氯沙坦钾),每组15只。另取15只大鼠为假手术组。干
学位
目的:采用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研究降尿酸方对HIF-1α/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索降尿酸方改善尿酸性肾病大鼠肾脏血管内皮功能保护肾脏的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别嘌醇组,降尿酸方低剂量组,降尿酸方中剂量组,降尿酸方高剂量组。除正常组,余组采用氧嗪酸钾1500mg/kg/d联合腺嘌呤100mg/kg/d灌胃4周诱导尿酸性肾病模型,造模组灌胃结束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