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和胃方联合针刺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yle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疏肝和胃方联合针刺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及精神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探讨精神心理因素在NERD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症状、精神心理因素与NERD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  方法:将120例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针刺组、中药组、针刺组、西药组各30例,中药联合针刺组予疏肝和胃方联合针刺治疗,中药组予疏肝和胃方治疗,针刺组予单纯针刺治疗,西药组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8周。观察四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精神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并探讨精神心理因素在NERD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症状、精神心理因素与NERD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结果:(1)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与治疗前相比,中药联合针刺组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总积分明显降低(P<0.05),优于中药组、针刺组及西药组(P<0.05);(2)在改善焦虑、抑郁方面,中药联合针刺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针刺组及西药组(P<0.05);(3)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中药联合针刺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功能、总体健康、肌体疼痛方面,中药联合针刺组优于中药组、针刺组及西药组(P<0.05),在心理职能、情感功能、活力、心理健康方面,中药联合针刺组与中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组、西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社会功能方面,四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NERD临床症状与焦虑、抑郁积分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ERD临床症状、焦虑、抑郁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结论:1.疏肝和胃方联合针刺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2.疏肝和胃方联合针刺治疗可改善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3.疏肝和胃方联合针刺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4.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伴精神心理异常的比例较高,说明精神心理因素在NERD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验证腕踝针特殊的皮下浅刺针法对急性腰痛的止痛效应是否具有特异性。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将90例门诊急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予以腕踝针皮下浅刺针
王仁亭此幅书法,形式新颖,采用大字小字互补制式,整幅作品布局合理。大字处显著位置,点明主旨;小字为大字的注释内容,全部楷体构成。小字部分采用界格,行距大而字距小,落穷款
目的:通过比较配伍桂枝、或配伍肉桂或不配伍桂枝肉桂对桃核承气汤作用于热瘀证动物模型药效的不同,来为桃核承气汤中当用桂枝还是肉桂的学术争议提供实验层面的依据。  方法
目的:观察三拗片治疗感染后咳嗽风寒袭肺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予口服三拗片治疗,对
韩愈 《原道》 有云: “博爱之谓仁, 行而宜之之谓义, 由是而之焉之谓道, 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 作为一名教师, 能带给学生什么? 需要带给学生什么? 虽已从教十余年,仍
期刊
陈彤云老师,1921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中医世家,父亲陈树人先生以善治温热病而闻名。受家父熏陶,陈彤云老师自幼爱好中医,喜欢旁听父亲带徒时讲解中医经典著作、本草汤头等。她是家
朱家雄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杰出专家。  蒙台梭利与“走火入魔”  近些年来,接触了不少学过蒙台梭利教育的老师,大多都被我称为“走火入魔”了,用一句文雅一些的话说:被他们的“蒙奶奶”感化了,一心一意跟着“蒙奶奶”了。这是在其他的教育中所没有的。  我没有真正地学过蒙台
目的:观察齐聪教授治疗389例女性不孕症临床疗效;探讨齐聪教授治疗不孕症的思路、方法及用药规律;以总结研究齐聪教授治疗女性不孕症的学术思想。   方法:收集上海市曙光医院2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中医“治未病”思想由来尚久,但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地治疗疾病,更注重于追求健康的状态,此观点与中医“治未病”思想一脉相承。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