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促使成员国之间消除了贸易壁垒,只有消除这些壁垒才能加快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的运转效率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区域经济合作区之一1,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规模接近6万亿美元、贸易额达4.5万亿美元的由发展中国家构成的自由贸易区。2003年,“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促进了农产品之间的贸易,增加了双方在农产品需求方面的互补性。2004年,中国和东盟之间签署的《货物贸易协议》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农产品关税的消减,扩大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量。2007年,《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加强了在建筑、环保、运输、体育和商务服务部门的合作,实现服务贸易逐步的自由化。2009年,签署的《投资协议》的条款规定投资双方应为投资双方建立一个自由、便利、透明及公平的投资环境。自从2004年以后,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外商直接投资也逐步呈现一个增长的趋势。因此,研究中国-东盟之间的贸易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所取得的经济效应会因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区协定起着重要的示范意义。2.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推动东盟经济一体化,不仅促进双方经济发展,而且对世界经济增长也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中国和东盟“10+1”框架下的中国和东盟成员国贸易规模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问题。但由于数据方面的制约,本文并没有分析服务贸易的相关内容。从贸易结构和特征等视角阐述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贸易概况,运用Chow TEST方法检验了《货物贸易协议》的签定对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规模的变化,采用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与东盟贸易规模的影响因素。此外,本文亦采用了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中国与东盟贸易五国之间的贸易规模的影响因素。 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包括了研究背景、意义、方法、思路、结构安排及可能创新与不足。此外,还对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概念包括贸易规模、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贸易扩大效应,研究范围包括东盟十国、东盟五国、中国的十大贸易伙伴及研究时间点的选择等。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理论文献综述、实证文献综述的视角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并介绍了相关的实证研究方法。理论综述部分主要介绍了基于Viner-Lipsey-Johnson局部均衡模型和基于Meade一般均衡模型的相关文献。实证研究文献综述部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国外研究贸易规模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贸易协定能否产生贸易流量;二是国外学者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规模的研究。国内的研究集中于贸易流量、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内贸易、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等方面。实证研究方法主要介绍了贸易比重法、强度法、贸易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指数及引力模型。 第三章介绍了中国-东盟“10+1”框架下东盟的贸易概况。首先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一体化进程进行了回顾,包括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与构建、贸易协定的签定及深度的一体化协定与进展。东盟成员国的贸易结构分析包括了贸易总量、国别和商品种类三个方面,既分析了内部贸易和外部贸易,又分析了主要的贸易伙伴国家,并对商品类型进行了定位。采用SITC2版的数据,计算了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了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产业内贸易的变化趋势。采用了Uncomtrade数据库,计算了贸易竞争性指数和互补性指数,分析了中国与东盟五国的贸易结构存在的竞争性和互补性问题。并采用贸易比重法和贸易强度法,分析了中国与东盟五国的贸易扩大效应。 第四章使用CHOW TEST方法检验了《货物贸易协议》的签定对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规模的影响。《货物贸易协议》的签定于2004年,把2004年作为一个断点,分别从进口量、出口量及净出口量进行了检验,以分析中国和东盟建立“10+1”框架对中国与东盟五国贸易规模的影响程度。 第五章主要使用面板数据来研究中国与东盟五国的贸易规模的影响因素。采用1994年-2009年中国和东盟五国的年度数据,选取了中国与东盟的进口量、出口量和净出口量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本国的经济规模、成员国的经济规模、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开放程度、是否签定《货物贸易协定》的虚拟变量等作为解释变量,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研究了中国与东盟五国贸易规模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货物贸易协定的签定对贸易规模的影响程度。 第六章主要使用对比方法检验了中国与东盟五国的贸易规模的影响因素。首先从从出口量、进口量和净出口量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和十大贸易伙伴(不包括东盟)的贸易规模的影响因素。然后同样从出口量、进口量和净出口量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与十大贸易伙伴(包括东盟)的贸易规模影响因素。通过两次的对比,检验了《货物贸易协定》的签定对中国与东盟五国贸易的作用。此外,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测算了由于国家的差异性对贸易规模的影响程度。 第七章为结论部分,并进一步提出了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相应的政策建议。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可能的创新主要包括:第一,使用不同的实证方法研究了影响贸易规模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包括贸易比重法、贸易强度法、产业内贸易指数、竞争性指数和互补性指数、CHOW TEST检验方法、协整检验、面板数据分析等方法。运用这些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规模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二,研究视角的创新。从进口量、出口量、净出口量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与东盟的贸易规模及其影响因素。衡量这三种贸易规模的因素有本国的经济规模、成员国的经济规模、经济开放程度、是否签定《货物贸易协定》等。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包括:第一,没有解决内生性问题,即各个解释变量和误差项之间的关系。误差项可能包括价格、汇率、文化因素等。第二,本文只考虑到单边贸易协定对贸易规模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多变贸易协定对贸易规模的影响。因此,对各个国家的多变贸易协定对贸易规模的影响是本文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三,CAFCA构建的主要协议框架《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涉及贸易、金融和投资等领域,贸易领域也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而在本文中,我们只分析了CAFCA的货物贸易规模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由于建立CAFCA的时间较短,因此本文中所做的一些结果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本文从贸易的整体结构上分析得出:在贸易总量上,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十大成员国中,东盟各国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东盟的外部出口大于内部出口,东盟的外部进口大于内部进口,东盟的主要贸易伙伴仍旧是东盟成员国以外的国家。从国别上看,从东盟出口和从东盟进口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日本、美国。从商品类型来看,东盟主要贸易的商品仍旧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传统与初级产品为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比较少。贸易比重法分析贸易扩大效应得出:中国和东盟五国的双边贸易在中国的总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小,但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贸易强度法分析贸易扩大效应得出:中国和东盟五国的出口贸易强度的水平值高于中国和东盟五国之间的进口贸易强度的水平值;新加坡和其他国家的出口贸易强度水平值高于和进口贸易强度;马来西亚和其他国家的进口贸易强度水平值略高于出口贸易强度;印度尼西亚和其他国家的出口贸易强度的水平值和增幅都高于进口贸易强度;泰国和新加坡的贸易强度呈下降的趋势;菲律宾和其他五国的出口贸易强度的水平值高于进口贸易强度。产业内指数分析得出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比重在减少,逐渐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转移。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的分析得出方面得出了中国和东盟之间的由于经济结构的相似性致使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产品具有竞争力而缺乏互补性。由于东盟区域内部各个成员国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这不利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内部贸易创造效应的产生。 运用CHOW TEST断点稳定性检验得出: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定》的签定对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进口量、出口量和净出口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对进口影响的转折发生在2004年,对出口量的影响的转折发生在2006年,对进出口总量影响的转折发生在2005年,对净出口量影响的转折发生在2004年。 从所估计的模型中分析得到:《货物贸易协议》的签定能够促进出口的增长,东盟五国GDP的增长能促进中国对同盟五国的出口的增加,中国对东盟五国的净出口与中国和东盟五国的出口是正相关的关系。另外,中国利用东盟五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和东盟五国的出口是正相关的;中国从东盟五国进口量的增加与该国当期的经济规模的增量是负相关的,但中国对东盟某国的进口量的增加与东盟其他国家的经济规模的增量是负相关的。另外,中国利用东盟五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与东盟五国之间的进口量是正相关的,而且贸易转移效应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更多的贸易创造效应,《货物贸易协议》的签定能有效地促进中国对东盟五国的净出口量的增加,中国对东盟五国某国净出口量与该国当期的经济规模是正相关的,中国吸引东盟五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对东盟五国的进出口量的增加是正相关的。 中国与东盟五国和十大贸易伙伴(不包括东盟)的计量回归为稳健性检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十国签定的《货物贸易协议》有利于出口、进口和净出口。中国与东盟五国和十大贸易伙伴(不包括东盟)回归方程中经济规模的符号不一致,这表明中国从十大贸易伙伴之间存在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中国与东盟、十大贸易伙伴(包括东盟)和十大贸易伙伴稳健性估计出的参数的符号基本是一致的,这表明模拟的结果是可以被接受的。 最后根据本文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一)进一步优化货物贸易结构。通过出口贸易政策促进中国贸易结构的优化,加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外部的直接投资。(二)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东盟国家相比,中国具有容量大、发展潜力大的国内服务市场。同东盟国家相比,中国的服务业在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三)推进投资自由化进程。首先,主要从国别因素、投资方式的不同、产业选择的不同提出了带动投资的若干策略。其次,提出了加快和完善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以支持中国对东盟投资的增长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