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伤理论角度解读《慈悲》中的女性身份构建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8964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尼·莫里森(1931~)是美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女性作家。她的文学作品立意深刻,手法精妙,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她的第九部作品《慈悲》,自发表之日起,斩获无数赞誉。在这部小说中,莫里森打破以往的写作模式,将目光投向17世纪的美国,并着重探索这个时期所有种族中女性的悲惨生活。本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创伤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不同种族女性的身份构建问题。论文分为五部分,由引言部分、主体部分关于种族身份、母亲身份和宗教身份的三章以及结论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包含三节。第一节简要介绍了莫里森和她的小说《慈悲》。第二节从创伤症状、创伤经验、创伤治疗以及身份构建的角度简述创伤理论。第三节为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包含三章。第一章从种族身份危机及种族身份构建角度探讨弗罗伦斯和莉娜的种族身份。弗罗伦斯是一名黑人女奴的女儿,深陷被所爱之人抛弃的无助之中,但通过在最终被她推翻的墙壁上书写故事,走上了黑人解放之路;莉娜是白人文化统治下的受害者,通过重拾本族传统文化习俗,抵制白人文化的侵蚀及种族灭亡的恐惧。第二章是从母亲身份危机和母亲身份构建两个视角分析弗罗伦斯的母亲和扫罗的母亲身份。弗洛伦斯的母亲遭遇物化和性虐待,她的经历促使她卖掉自己的女儿,而无法传达的母爱使她的身份被扭曲。幸运的是她以讲故事的形式说出一切,最终得以宣称母亲的身份;扫罗是一位从未体会过母爱的混血女孩,但她却因为成为母亲而重获新生。第三章是从宗教身份危机和宗教身份构建两个方面研究丽贝卡和简的宗教身份。丽贝卡一直徘徊在被父母、孩子和丈夫背叛的绝望之中,最终转身寻求宗教的庇护;简,为了摆脱被定义的身份,投身魔鬼的怀抱。第三部分是结论。不同的女性走向不同的结局。女性的命运并不取决于她们的种族、性别或宗教,而是取决于她们的内心。文中女性在不同程度上抵抗了纵横交织的多重压迫,她们的行为为警醒那些仍处在边缘化的女性做出贡献并给予鼓励。
其他文献
2009年8月21日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了关于使用抗病毒药物控制感染H1N1患者病情的指南。国际专家组通过总结所有关于药物安全性和药效的研究,达成了以下意见。其中重
随着信息产业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一种新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且日益成为人们同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好比一个虚拟的
在通辽地区,对不同采种时期通草1号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cv.Tongcao No.1)种子的生活力,进行了行距与施氮量影响的研究,旨在揭示虉草生活力对行距和氮肥的响应规律,
众所周知,交流和语言习得紧密相关。交流不仅是促进语言学习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MacIntyre&Charos,1996)。因此,近些年来,交际意愿作为交流的一个先导因素
在喜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85周年之际,全党7000多万名党员、3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历时一年半时间,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伟大成果,向伟大的母亲献上了一
徐玉华,著名国画家,多年来将童子题材、母爱、童真作为自己绘画题材的主旋律。  其作品《母与子》系列、《雨后荷塘新》、《湖上小学》等屡获业内大奖。近年来,这一幅幅充满意趣的童年画亦受到市场的热捧,最近徐玉华作品《水乡乐园》获“中国书画世界行”第二届百杰书画家金奖。  在徐玉华的作品中,儿童统统长着一张五十年前的面孔,身穿“过时”的装束,纯真顽皮,或在乡村小道上与公鸡嬉戏,或者攀爬到柿子树上抢摘秋实…
古典诗歌翻译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最集中体现,译者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他既是原诗歌的读者,又是目标文本的作者。因此,他的主体性发挥适度与否将直接关系到诗歌翻译的长远发展
近年来,系统功能语法被广泛应用于语言教学和语篇分析。就新闻发布会语篇研究而言,大多数学者都是从人种学的角度,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语用的角度及批评话语分析角度来探讨的,很少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