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与中国现代美学的生成

来源 :杨文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zhizhe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美学的现代性与西方不同,后发型和外源型的现代化进程决定了中国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是统一的,而西方两者则有较为明显的矛盾性。作为一种跨越中国与西方、超越古典与现代、联系审美与道德的关键要素,同情参与到中国现代美学的生成之中,塑造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学科知识形态。中国现代美学所论述的“同情”主要有两种意涵:主体情感向外物及自然的投射与互动交流;自我对于他者境遇与情感的感同身受。二者分别表征着审美场域中的物我同一和伦理场域中的主体间性。前者促进了美学学科自律性的生成,即美学的学科独立与理论内涵的建构;后者推动了审美价值向社会价值的延伸,即美学向社会、政治等领域的蔓延。正是在同情的推动下,中国现代美学学科自律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面貌得以呈现。第一章从总体上分析中国审美现代性的特征和同情对中国现代美学生成的影响。在西方,审美现代性起源于对社会现代性的批判,因为社会现代性造成了工具理性的片面发展和人的主体性的丧失,审美承担起救赎者的角色。与西方现代化的进程不同,中国现代化具有后发性和外源性,从而决定了其批判社会现代性的历史条件尚不成熟。中国现代学人对科学、理性等现代性表征充满了向往,而非视为批判的标靶。与此同时,情理统一的思想文化传统使得中国现代学人在接受西方美学时抛弃了其感性与理性的对立倾向,主张感性与理性的和谐。中国现代美学始终以启蒙、救亡、建设民族国家的社会现代化为鹄的,通过同情将个体人格的培养扩展为群体德行的塑造,从而对社会现代性的主题发生影响,实现学科自律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第二章以王国维和蔡元培的“同情说”为核心,讨论同情对于中国现代美学诞生阶段的影响。王国维接受了以康德为代表的“审美无功利”主义,实现了美学学科的自律,同时其形而上学的玄思又为中国现代美学提供了诸如“境界”“古雅”等多种理论话语与范畴,开拓出中国现代美学作为“审美哲学”和“文艺美学”的理论内涵,促进了早期中国现代美学的生成。王国维认为孟子“恻隐之心”与亚当·斯密的同情有着相似之处,并认为孔子的忠恕说是“由博爱及同情以达普遍之仁者”,由此开启以西方情感主义伦理学阐释传统儒家道德思想之先河。蔡元培的“同情说”有着鲜明的社会和政治指归。在严复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井上圆了的“复情”说的影响下,蔡元培将同情视为道德与社会的根本,并将个体意欲的消除和社会性的发展视为民族存续的关键。在他看来,审美上的“情感移入”可促进同情的培养,从而有利于个体性的消除和群体性的增长,由此将审美与救亡等社会问题相连接。第三章以朱光潜的“同情说”作为重点考察的对象,探讨西方同情理论本土化再造对于中国现代美学生成的影响。朱光潜将移情视为主体情感向客体的外射以及二者之间所形成的交流与互动,并以之作为审美活动中主客合一状态的理论说明,从而显示出以中国传统“物感”美学阐释西方移情论的倾向。他通过“审美的同情”和“道德的同情”之区别来解释悲剧的快感。在他看来,同情促成了艺术社会性的生成并构成了艺术区别于游戏的本质特征。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之下,朱光潜将同情视为仁爱、道德甚至是人类文化、社会的根本,与此同时,他将审美想象作为发展同情的有利因素来实现文艺的道德功能,从而建立起由审美到社会的桥梁。第四章以宗白华的“同情说”为例,讨论本土同情思想现代性转换与中国现代美学生成的关系。受法国哲学家居友思想的影响,早期的宗白华将同情视为审美活动的主要心理机制,认为艺术的目的在于“融社会的感觉情绪于一致”,有利于个体之间产生同情作用。在将学术道路转向中国古典美学之后,宗白华于传统文论中提炼出“移我情”与“移世界”的观念,建构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移情理论,并以此参与到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移我情”即审美活动发生时主体情感的改变,“移世界”指审美活动发生时客体形象的变化。两者分别从主体与客体两方面说明了审美的逻辑前提,显示出本土思想现代性转化所产生的理论效应。同时,宗白华从同情的视角对魏晋风度进行现代阐释,认为基于同情的真性情、真道德是对“乡愿主义”的驱逐,构成了抗战胜利的重要驱动力。第五章以丰子恺的“同情说”为例,阐释艺术实践基础上的中西同情思想融合及其对于中国现代美学生成的影响。“绝缘”是对功利性与认知性思维的隔绝,“同情”是在“绝缘”的同时达到主体对客体的情感移入,因而“同情说”和“绝缘说”构成了丰子恺理论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全面抗战爆发之后,丰子恺将“同情说”向社会和政治维度做了功能性延伸,但这一延伸建立在“绝缘”与“同情”的基础上,因而维护了审美和艺术的特性。丰子恺以“同情”来阐释“气韵生动”,并赋予其形而上学的特质,进而推出“万物一体”的艺术境界与人生境界。他认为,同情是童心和艺术相连的关键,并指出童心的内核和艺术起点均是人类对于他者和自然万物的同情。正是在自身丰富的艺术实践基础上,丰子恺将同情作为艺术活动发生的前提和美学理论的根基性概念,实现了中西相关思想的融汇和美学理论的生成。第六章总结讨论同情之于中国现代美学生成的意义和价值。王国维、蔡元培于两种维度(学科自律和社会价值)、朱光潜、宗白华、丰子恺以三条路径(西方理论的本土化、本土思想的现代化和以艺术实践促进理论生成)推动了中国现代美学的诞生与发展。生成路径虽有不同,但都循着学科自律和社会价值二维度,即将同情视为道德的基础,将审美作为发展同情的方式。通过审美,同情实现了从个体的道德完善到社会整体德行的改变,从而为中国现代美学建构了“审美—同情—社会”的思想主线。这一主线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构成了中国现代美学“情感启蒙”功能的重要面向,促进了现代美学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双向构建。在当代价值上,同情化解了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所带来的“物化”倾向,将人还原为有着完整情感世界的个体,从而为努斯鲍姆意义上的“良好生活”提供一种有利的社会基础与环境。
其他文献
采用合理的预制T梁混凝土外观提升措施十分必要,可以得到外观质量合格的预制T梁,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文章以广西平天高速项目为例,对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的预制T梁混凝土外观质量提升措施进行研究,现场对比预制T梁混凝土质量的各影响因素后,确定了最佳的施工工艺、脱模剂、水泥、拌和时间、外加剂、布料方式及振捣顺序和时间;提出了T梁混凝土烂根、混凝土色差和气泡多等外观质量缺陷的具体解决措施,可用于指导后
期刊
<正>随着各国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大力发展零排放电源,以风力和太阳能为主的绿色能源在美、欧和中国等主要国家迅猛发展。伴随着绿能装机容量的大幅增长,如何保障其消纳及收益,也成为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亟待破解的难题。一方面风光等绿能发电的间歇性和不可预测性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抬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营成本,对新型能源体系下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提出了新的考验。另一方面绿能的低可变成本和高
期刊
<正>3月28日,山西能源局正式发布新版《山西省电力市场规则汇编(试运行V13.0)》,自2023年4月1日起执行。其中,颇具瞩目的一点变动是,在新版规则宣贯会上,山西明确“将日前用户侧申报曲线纳入日前市场出清”。这意味着用户侧真正实现了参与日前市场价格形成,真实的日前双边市场最终形成。山西作为本轮电改在现货市场建设领域的探索者和标杆,规则最终选择了市场规律,放弃了地方特色。
期刊
<正>自2015年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动至今,电力市场建设已取得重大进展,在“双碳”目标推进和电力供需持续偏紧的形势下,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向了新的阶段。随着一系列电力改革政策密集出台,运用市场化手段解决能源供应、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号得到了充分释放。山西作为我国开展连续现货不间断结算试运行时间最长的省份,更是率先开展了中长期分时段交易,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灵活的风险调整手段。售电公司作为连接发电
期刊
<正>作为我国第一个正式运行的省级电力市场,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简称“电力多边市场”)一直是国家相关部委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共同开展电力市场化改革探索的试验区,2010年,在全国首创“多方参与、双向竞争、价差传导”的市场模式,2015年在全国率先开展新能源柔性打捆交易,缓解风火和光火矛盾,促进新能源的电量消纳,2022年,在全国率先开展现货市场“一轨制”全电量集中优化,降低系统发电成本,促进新能
期刊
十四五时期是河北省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关键节点,也是承德市高质量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机。承德市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入推进文旅+康养体育产业,加快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的总目标。本文围绕承德市文旅融合康养体育产业,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法,针对承德市文旅康养体育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现状与问题提出符合承德市文旅康养体育产业发展的建议。
期刊
报纸
报纸
学位
拱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基本类型之一。在时间上,中国拱桥发展历史漫长,仅就目前可见实物证据而言,已至少有1400余年历史。在分布上,拱桥遍及全国各地。中国古代拱桥不仅留存有相当数量、令人瞩目的建筑实物,其形象还频频出现于诸如绘画、文学、戏曲、影视等艺术作品之中,成为本土桥梁的典型代表。因此,它不仅是实用之物,还包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以往对于中国古代拱桥的研究,主要是在考古发掘、保护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