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9月,复旦大学244名学生重新选择专业转到新系,这样人数众多的转系转专业,首开了我国高校大规模制度化的转专业之“门”,至今很多相关论述都以此作为中国高校转专业工作开始的标志。在转专业的本科生中,或因高考发挥欠佳被调剂录取,或因填报志愿盲目跟风,或因奉父母之命未能对自己准确定位,这些学生进入高校之后才发现对所选专业不能很好适应,继而萌生“转”意。然而转专业政策的实施并不是高校的目的,而是服务于一个崇高的办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按照自身特点,自由选择适合的高等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个性潜质,在得其所长的同时成才报国。一句话,最好的高校应该是一片肥沃的土壤,让洒下的种子自由发展,而不是开出一模一样的花。
本文是对我国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现状与对策的研究,选取了数所高校近几年实施的转专业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并以浙江师范大学转专业政策及三年转专业状况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基本框架如下:
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和方法,着重对国内外现有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着重分析我国高校本科生转专业政策的实施背景,从转专业政策实施的现实条件入手,进而调查数所综合类和师范类高校的转专业政策,具体从给予学生转专业的次数、转专业的时间安排、对申请转专业学生的资格限制、规定的转专业学生名额比例等方面比较其异同,分析政策规定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为了更详细地了解转专业现状,特选取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的转专业政策--《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作为个案进行研究,以2007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的己转专业本科生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转专业的人数变化、专业的流动特点;继而选择数名学院老师及本科生进行访谈,分析转专业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从我国高校本科生转专业的宏观因为--自由发展,保证兴趣;追求功利,着眼就业;转换环境,解决困难等三方面,对参与2009年转专业工作的部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促使本科生产生转专业意向的微观因为,例如对所选专业的满意程度、所学专业在志愿中的位置、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第四部分提出保障本科生合理转专业的对策,从三个选择过程进行完善:“起点”选择--抓好中学时期的职业规划教育和新生入学教育;“过程”选择--学生选择转专业要谨慎,学院审核环节要严格;“补偿”选择--随时跟踪调查转专业学生适应情况,定期反馈转专业政策实施成效。结语部分从转专业视角审视了大学教育的“有用”与“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