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天津市胸科医院近2年来的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原发性肺癌的临床观察,来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原发性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微创性、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自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选取193例临床诊断为Ⅰ-ⅢA期的原发性肺癌手术患者,分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VAMT组)98例和传统后外侧切口组(TPI组)95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后主要并发症、术前1d和术后4h、1d、2d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IL)-6、IL-8浓度。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肺叶切除、肿瘤直径、术后随访时间、术后病理类型、术后病理分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2)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与传统后外侧切口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比较如下:手术时间(150.02±29.88)min vs (151.58±27.65) min、术中出血量(200.71±95.77)ml vs (234.84±74.56) ml、切口长度(5.83±1.56) cm vs (22.8±4.67) cm、淋巴结清扫数目(18.58±7.29)枚vs(19.29±5.10)枚、术后离床时间(3.91±0.85)天vs(4.74±0.76)天、术后引流量(575.61±186.03) ml vs (656.63±207.9) ml、带管时间(4.07±1.17)天vs(4.48±1.39)天、术后住院时间(11.34±1.94)天vs(12.74±2.34)天、术后1d疼痛强度评分(4.56±1.32) vs (7.14±1.07)、术后吗啡片用量(200.10±73.99) mg vs (265.07±70.95) mg,经统计学分析,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与传统后外侧切口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离床时间、术后引流量、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d疼痛强度评分、术后吗啡片用量方面较传统后外侧切口组均明显减少(P<0.05)。术后主要并发症方面(肺部并发症、心律失常、切口感染、肩关节活动障碍)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较传统后外侧切口组均明显减少(P<0.05)。(3)与术前1d比较,2组术后4h、1d、2d时点血清CRP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且在术后1d时点达高峰;与术前1d比较,2组术后4h、1d、2d时点血清IL-6、IL-8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且在术后4h时点达高峰;与传统后外侧切口组相比,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术后4h、1d、2d时点血清CRP、IL-6及IL-8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1)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Ⅰ-ⅢA期原发性肺癌患者行肺切除(包括单肺叶、双肺叶、全肺、袖式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安全的,关于其远期的生存率需进一步随访观察。(2)与传统后外侧切口相比,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具有出血少、切口小、急性期炎性反应轻、对机体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原发性肺癌优选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