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磷组分及磷酸酶活性特征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mo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方式可改变土壤中的磷库特征,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磷素状况对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对温带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磷组分以及磷酸酶活性特征的研究较少。因此,为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中磷素组分和磷酸酶活性以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沈阳生态站上四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包括玉米地、水稻地、林地以及撂荒地为研究对象,应用31P核磁共振(NMR)技术分析有机磷组分,研究酸性、碱性磷酸单酯酶、磷酸二酯酶以及无机焦磷酸酶活性,并对四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利用干筛法进行团聚体分级,以确定磷组分以及磷酸酶活性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团聚体中的分配运移机制。结果表明:   ⑴正磷酸盐含量在磷组分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正磷酸单酯。与非耕作土壤(林地和撂荒地)相比,耕作、施肥处理能够增加耕地土壤(玉米地和水稻地)的全磷、有效磷以及正磷酸盐的含量。土壤有机磷组分(正磷酸单酯、正磷酸二酯、磷脂质)的含量在耕作地土壤中都相应地比非耕作地的高。耕作地的淹水条件使得焦磷酸盐在土壤中的合成作用减弱,使其含量明显降低。   ⑵耕作地土壤的扰动操作在整体上能够降低土壤各磷酸酶活性(酸性磷酸单酯酶、碱性磷酸单酯酶、磷酸二酯酶以及焦磷酸酶活性)活性。水稻田土壤的淹水条件显著降低焦磷酸酶的活性。土壤酸性磷酸单酯酶活性与有效磷含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表明低的有效磷的含量对其具有激活作用,且磷酸酶活性与其底物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各酶活之间在对有机磷的水解过程中存在着协同作用。   ⑶团聚体、土地利用方式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磷组分分布(焦磷酸盐、单酯、二酯含量)。全磷在耕作地土壤中主要分布在大团聚体中,正磷酸盐在非耕作地中主要分布在>0.25 mm团聚体中,在耕作地中相反;正磷酸单酯在团聚体中的分布与正磷酸盐呈现相反的趋势;无机焦磷酸盐主要分布在0.25-1mm团聚体中,且0.25-1 mm团聚体中几乎均可检测到DNA及磷脂,表明0.25-1mm团聚体中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⑷团聚体、土地利用方式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碱性磷酸单酯酶和磷酸二酯酶活性特征。非耕作条件下,碱性磷酸单酯酶及磷酸二酯酶活性均表现为团聚体粒级越小酶活性越高的趋势;而在耕作条件下,磷酸二酯酶活性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砾石和坡度对植烟土壤物理性质和烤烟生长的影响,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开展田间调查和布设砾石量和坡度对土壤物理性质及烤烟生长影响田间试验,以四种不同土壤砾石含
2月份,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加剧,总体呈先升后降走势。一方面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数据持续改善,市场的忧虑情绪暂时得到缓解,加上中东北非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使油价获得支撑;
提高重金属胁迫下水稻对氮素养分的吸收利用是合理利用遭受中轻度重金属污染的稻田土壤的理论基础。本文采集我国东北地区、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三大优势水稻主产区的21种水稻
本文以四种pH值和全磷(P)含量呈梯度变化的热带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外源有机磷化合物脱氧核糖核酸(DNA)、myo肌醇六磷酸盐(IHP6)、葡萄糖-1-磷酸盐(GP)和膦
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和土壤板结对蔬菜的生长、品质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堆肥茶是以水充分浸泡的堆肥液体,不仅含有有机和无机态溶解养
为了评价覆膜旱作对不同生态区稻田土壤肥力特征的影响,从2001年起在浙江省不同生态区的杭州市袁浦镇、海宁市的丁桥镇和郭店镇(平原地区)、金华市兰溪墩头镇(盆地地区)、新昌
本研究针对河北省典型粮食主产区,以藁城、深州、大名、辛集为代表,小麦和玉米为供试作物,探索不同根层调控措施下,作物对土壤累积氮素的利用及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布置田间小区试验和农户田块校验,以高产田传统水氮管理为对照,在控水减氮的基础上利用土壤调理剂(Agh)和植物生长调节剂(GGR)进行根层调控,通过分析小麦-玉米产量和吸氮量、不同根层调控作物根系生长状况、土壤剖面氮素分布和累积、水肥利用效率等,
目的探讨Topo Ⅱ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测定Topo Ⅱ在36例骨肉瘤和17例骨软骨瘤组织中的表达,并随访骨肉瘤患者生存时间。36例骨肉
本文以成都平原水稻土重金属为研究对象,利用美国ASD公司生产的FieldSpec handheld便携式光谱仪测定的室内土壤反射光谱和实验室测定的铜、铅含量数据,在对原始光谱进行平滑
滨海盐渍土在我国分布广泛,是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对我国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其恶劣的理化性状与生物学性状严重影响着它的发展利用,因此滨海盐渍土壤改良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