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美学关键词的生成流变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gidz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代社会,最典型的学术现象就是西学东渐,此时也是中西文化碰撞融合最广泛的时期,我国传统学术体系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被动发生了现代化转向。学科意义上的中国美学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从西方传入的,可以说这是中国美学学科产生的历史与逻辑起点。作为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美学,不同于传统美学散在、感性、缺乏体系的存在形态,它建立在现代学术理念与思维模式下,具有一套自成体系的概念、术语及话语方式,而这些几乎完全来自于对西方美学理论的移植。在移植过程中自然涉及到两种语言间的翻译转换,也势必会产生一系列美学相关概念、术语的汉语名称,它不仅构成了这门学科体系的知识基础,更昭示出中国古典审美理想的现代转型。所以,探索此时关键美学概念、术语的源流变迁史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纵观当前理论界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学界对中国近代美学范畴,尤其是晚清至五四时期美学关键词的源流考辨工作还是稍显薄弱。本文试图在学界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史料的挖掘以及对历史语境的回归,首先从宏观的视角概述我国引进西方美学初期的学界状态,梳理出由学科名称的首次引进到“美学”译名的流变过程,以及对“美学”概念理解的逐步深化直至近代美学体系初步确立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选取了现代美学理论中具有支撑性意义的五大范畴——“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和“丑”作为论述的重点,追溯考察近代审美理想中关键美学概念从作为名词提出到作为范畴的最终确立过程,阐明这些外来理论资源所经历的异质、转化与融合的过程,并进一步分析这些美学关键词所体现出的时代性特征与民族化印记。本文虽从最基本的美学关键词的考辩入手,其最终目的还是在于对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及美学学科的发展演变历史的把握,因为所谓美学的关键概念、基本术语,即是浓缩了的美学史。我国从20世纪初对西方美学引进之始,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许多理论与具体概念在接受与传播过程中都难免被模糊运用、被想象性误读,所以对于此时美学关键词的梳理,既有助于我们廓清美学初建时的面貌,了解中国近代学术界是如何接纳这些来自异域的新概念的,又可以实现当前美学理论界更好的发展。
其他文献
信息的存在和传递需要一定的媒介,信息媒介起源于有声语言。信息媒介的发展经历了有声语言、文字符号、纸张印刷技术、单一电子分载技术和多媒体磁光电共载技术五个阶段。信息
该文提出了一种用FP-树挖掘大数据库的新方法及其算法PCM。在该方法中,首先把大数据库划分成子数据库的集合,然后在每个子数据库上构造FP-树并挖掘它,如果子数据库的FP-树不能放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妇女皮肤交感反应的变化与性激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妇女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未处于围绝经期内的健康妇
本论文对女装设计中省缝的应用方法进行了研究。省缝是女装造型设计的精髓,也是构成服装款式造型的主要结构线。本文以日本文化式原型制版方法为载体,从省缝应用原理出发,通
弗兰茨·李斯特作为世界上最伟大作曲家、钢琴家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影响深远、形式鲜明、激情澎湃的音乐作品。早期的李斯特参加巡演时通常会演奏那些技巧艰深、炫技浮华的钢琴
当今世界正发生着全面而深刻的变革,经济的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对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世界各个国家的职业教育都在进行不断的改革,由原来单纯的岗位
自上古“伏羲画易”,“仓颉造字”之始,中国的文化艺术便洋洋洒洒地展开了动人的画卷,古老中华文化中无时无刻不蕴含了人们对“一”、对“自然”的理解与崇拜,而“线”和“线
我国主要农产品人工成本创新高人工成本是我国农户农业投入中最大的单项支出(见表1)。据预测,2010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人工成本继续增加,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和烤烟的亩
在民族音乐文化不断传承、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民族唱法的发展趋势尤为引人关注。民族唱法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而不断发展延伸,不断凝炼,如今民族唱法已发展成为集“科学性
动词后带助词“着”(zhe)的这种动词的情态形式是很特殊的一种形式,在现代汉语研究中也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种情态形式。随着语法学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个情态形式也越来